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北京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年前好冷清 肉販:一年不如一年
 
【人民報消息】路透社報導,北京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在過往的農曆新年前,都擠滿了採購年貨的民眾,不過今年卻異常冷清,肉販們無聊到滑手機,感嘆「一年不如一年,購物的人變少了,買的也少了」。 一名李姓肉販表示,去年這個時候,市場人滿為患,根本不能動。他說,之前在年前每天可以賣20隻,但現在每天只賣5隻。 農曆年前應該是新發地最忙的時候,但銷售冷清顯見中國經濟萎靡不振。今年,由於就業前景堪憂,特別是對年輕人,再加上股市暴跌和房價下滑,讓悲觀的消費者勒緊褲帶過年。 新發地10名肉販和海鮮販向路透社表示,新年期間,家庭團聚會吃魚、餃子和臘肉,肉類需求應該大增,但今年卻很低迷。 李姓肉販表示,「一年不如一年。買的人少了,買的也少了」。 中國正努力從新冠肺炎疫情後復甦,但是目前消費者和業者的信心都很疲弱,再加上地方債台高築,全球成長放緩也衝擊了就業、經濟活動和投資。 國際貨幣基金預測,中國經濟成長在2024年會從2023年的5.2%降至4.6%,中期內會有更多下滑。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諮詢有限公司資深分析師馬文方(Ma Wenfeng,音譯)向路透表示,「肉類消費縮水象徵經濟下滑」。 數據分析公司Gro Intelligence預估,中國2023年的肉類消費增加3.6%,今年會放緩,「因此,中國肉類進口也面臨下滑壓力」。 中國養豬戶過去幾年積極擴張,導致豬肉和家禽供應過剩,如今消費減少,農戶和貿易商都面臨巨大壓力。為此,北京當局去年出手收購豬肉,提升肉價。 批發商金濤(Jin Tao,音譯)表示,由於利潤減少,新發地已經有好幾家肉攤關門,「5年前,市場在春節期間每天可賣出4千隻豬,但現在連2千隻都不到」。 雞肉販馬火陸(Ma Huolu,音譯)表示,由於餐廳關門,大單沒了,今年春節的生意比去年減少3成。一名不願具名的海鮮販表示,有些時候一天連一條魚也賣不出去。 就長期而言,中國在去年已經是連續兩年人口下滑,讓各界開始關切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食品進口國的需求,以及對全球農業的影響。 根據海關資料,中國肉類進口已經從2020年的高峰991萬公噸,降至2023年的738萬公噸,國內產量也更高。△ (太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2/9/8054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