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秦刚王毅权斗内幕 秦执行习秘密外交 普京捏住习把柄
1. 秦刚王毅权斗内幕 秦执行习秘密外交 普京捏住习把柄  (126,465次) 2023/8/3

毛用这样的目光望着他的私生子
2. 毛用这样的目光望着他的私生子  (109,205次) 2023/8/1

彭德怀是怎样处理毛岸英之死的?
3. 彭德怀是怎样处理毛岸英之死的?  (109,147次) 2023/8/2

4. 习近平性格的六个糟糠特点  (99,012次) 2023/8/8

习近平挥泪罢秦刚 王毅回炉 证实内斗传言
5. 习近平挥泪罢秦刚 王毅回炉 证实内斗传言  (96,165次) 2023/7/25

这小毛孩儿几句话就踹飞了中共的“文件轰炸”(视频)
6. 这小毛孩儿几句话就踹飞了中共的“文件轰炸”(视频)  (87,775次) 2023/8/3

7. 秦刚案 谁在背后捅了习近平一刀  (84,714次) 2023/7/27

8. 秦刚戏剧性罢免 习近平很难堪  (81,965次) 2023/7/26

应了《罗刹海市》的歌词 中共的阴谋被42国当面拒绝(图)
9. 应了《罗刹海市》的歌词 中共的阴谋被42国当面拒绝(图)  (74,138次) 2023/8/7

秦刚王毅权斗内幕 (视频)
10. 秦刚王毅权斗内幕 (视频)  (70,845次) 2023/8/4

11. 中共国一片哀鸿遍野的末世风景(图)  (67,879次) 2023/8/10

12. 中共党魁代代相传秘密任务:严防出现第二个戈尔巴乔夫  (67,249次) 2023/8/6

13. 中共央企暴雷引恐慌 中国版「雷曼风暴」要来了  (67,227次) 2023/8/13

“青龙国宴“犯忌 洪水淹故宫600年未见
14. “青龙国宴“犯忌 洪水淹故宫600年未见  (66,159次) 2023/8/2

半月内十大麻烦来袭 中共开启垮台模式?
15. 半月内十大麻烦来袭 中共开启垮台模式?  (63,845次) 2023/8/13

中共急眼了!为了出席APEC李家超低头认怂(图)
16. 中共急眼了!为了出席APEC李家超低头认怂(图)  (62,968次) 2023/7/31

中共内斗很精彩 习近平不去灾区只为躲暗杀?(图)
17. 中共内斗很精彩 习近平不去灾区只为躲暗杀?(图)  (62,919次) 2023/8/12

不满造假宣传 河北霸州灾民抗议 爆警民冲突(图/视频)
18. 不满造假宣传 河北霸州灾民抗议 爆警民冲突(图/视频)  (59,391次) 2023/8/6

19. 这一幕,金正恩怎么也想不到  (59,353次) 2023/7/31

20. 北戴河讨论什么?中共危机四伏 习近平无力回天(图)  (57,269次) 2023/8/12

 
 

 
 
2023年8月12日发表 人气:23,998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救人反被判罪 中国法官的震惊言论(视频)
——离奇彭宇案 吃人恶毒世
 
救人反被判罪 中国法官的震惊言论(点击视频直接观看)

【人民报消息】本是见义勇为,救死扶伤,农夫救蛇,却被蛇反咬一口,官方判定蛇胜诉,农夫还需要赔偿蛇的损失。这不是寓言,是中共治下的真实案例。

“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去扶”,中共法官如此判案,打掉人的道德良知,用法律把中国社会推向人吃人的社会。

欢迎大家点赞和订阅我们的频道,感谢您的支持!

南京彭宇案发生在2006年11月20日,按一审判决书所述,原告南京64岁的徐寿兰老太当天在21路水西门公交车站等车,这时,来了两辆83路车,徐寿兰称看到第二辆车上人少,于是,她向第二辆车走去。而当时被告彭宇是从第一辆车的后门下车,现场证人陈二春当时也在候车,但陈二春并没有看到徐寿兰是如何倒地的,只是当他发现徐寿兰摔倒后,跑上前搀扶时,彭宇也跑过来帮忙。他们帮徐寿兰联系其儿子和侄女,等其家人赶到后,陈二春有事离开,而彭宇与其家人一起将徐寿兰送到南京鼓楼医院并代付医药费200元。

一审判决书中称“原告后被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并住院治疗,施行髋关节置换术,产生了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损失。”2007年1月12日,徐寿兰将彭宇诉至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并向其索赔全额费用13.6万元。

该案的主审法官为南京鼓楼区法院的王浩,经过三次庭审,于2007年9月3日做出一审判决。法官判定彭宇给付徐老太所有损失的40%,共计45876元。

一审判决后,不但彭宇不服,于2007年9月18日向南京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而且也受到了媒体和民众的质疑,本应基于事实和证据而裁定的判决书,却满篇充斥着各种背离道德准则的“常理”判断,例如:“如果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并判断“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常理,在老太太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说明事实经过并让老太太的家人将她送到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对于当日彭宇主动为原告代付的200多元医药费,判决书认定“这个钱付得不合情理”。

彭宇则坚称自己搀扶徐老太是出于做好事的目的,属于见义勇为,不应该承担任何民事责任。由于此案的审理过程中有多家媒体和电视台参与进来,案件的各种报道和评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因此,此案被人为消声,二审并未开庭,据说双方达成了和解,彭宇撤诉,甚至还签定了所谓的保密协议,相关人员都不得对外公布任何细节。所以,直到今天,彭宇案对公众而言,仍存在着很多解不开的谜团。

看到有人摔倒后伸出援手,给以救助,本是出自人的良知善念,从社会角度应该得到表扬,从被救助者角度应该表示感激,但是彭宇案的判决却从法律角度颠覆了人们的认知,那就是做好事会被栽赃,不但名誉受损,同时经济也受损,法律并不会保护做好事的人。因此彭宇案被公认为引发社会道德下滑的一个重要节点。

判案不公亵渎了法律的公正

据案发当天做笔录的派出所所长在法院作证时所说,彭宇做笔录时是承认自己撞了徐老太的,如果这个关键的原始笔录拿出来,所有的问题都会不言自明。然而,派出所所长却称,当天的讯问笔录在派出所维修过程中丢失了。

接着派出所所长又说,虽然笔录原稿丢失了,但手机上有笔录的照片。然而,在电视台和记者面前拿出所谓的“笔录照片”之后,却发现了更多的问题。首先,照片中的“笔录”日期是案发第二天的,而不是案发当天的,时间产生了偏差;其次,这个拍照的手机主人被发现并非派出所所长的,而是徐老太当警察的儿子的。后来媒体经调查发现,徐老太的儿子竟然是这个派出所的警察;同时,彭宇也质疑此笔录中的很多话都不是自己说的。因此,派出所所长涉嫌作伪证,案发当天的原始记录“被丢失”,也让人怀疑是因为其中有对彭宇有利的证词和证据。

而对于彭宇方证人陈二春的证词,说没有看到彭宇撞倒徐老太,反而是彭宇主动与他一道将徐老太扶起。同时他一再对法庭强调,徐老太当时说过“不会连累你们”这句话。但法庭上徐老太一方却对陈二春的证词矢口否认。

而判决书中却裁定,被告儿子所在派出所提供的证据被采信,“其在本案中提交的有关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并形成证据锁链,应予采信。被告虽对此有异议,但并未提供相反的证据,对其抗辩本院不予采纳。”

一审判决书还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 。

在彭宇是否撞了徐老太这个关键事实上,法官的判定与民众和媒体对庭审现场证人证词的感受背道而驰。因而舆论普遍认为,此判决不公。

人民网四川视窗评论道,“彭宇被判败诉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提醒‘活雷锋’在见义勇为时要保护自己”。

如何“保护自己”?找证人?现场拍照片?但彭宇案显然告诉民众,有证人也不能“保护自己”,因为法官对于证据有选择地采信。所以,得出“为了避免麻烦,还是不要去做好事为好”的结论。为了保护好自己就最好不要去见义勇为,这导致后续出现大量的老人倒地无人救助的案例。

二审被“和谐”导致正义不彰

正当人们期待二审还彭宇以公正之时,却传出了双方和解的消息。大概内容为:彭宇赔偿徐老太一万元,并撤回上诉,双方对鼓楼区法院的一审判决不再执行。同时和解协议中有“双方均不得在媒体(电视、电台、报纸、刊物、网络等)上就本案披露相关信息和发表相关言论”的保密条款。

彭宇案至此被消音,然而,这种悄无声息的和解却被视为彭宇案最大的败笔,中新网评论称“彭宇案和解内容保密比公开更可怕”;工人日报指出“和解是在道德的伤口上撒把盐”;光明网呼吁“警惕彭宇案糊涂账动摇道德信仰”……

中共十七大于2007年10月中旬召开,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还将此案件的“和解”作为政绩来宣扬,他在十七大会议上声称,彭宇案和解,“对社会,对各方,对舆论,对将来社会影响,对道德示范都有好处”。

2008年3月15日中共两会期间,江苏省最高法院院长公丕祥在回答记者关于此案的提问时回答:“最后案件的结果是以和解撤诉而结案的,并且双方当事人对案件的处理结果都表示满意。”

江苏省委的公权力介入司法,使彭宇案出现了没有二审的结果,和解内容又说对一审判决不予执行,那么一审判决书是否仍然有法律效力呢?法律程序和逻辑出现了混乱,更重要的是背离了社会道德观念的判决对民众心理造成了冲击。

欢迎大家点赞和订阅我们的频道,感谢您的支持!

“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去扶”

法官在法庭上质问彭宇的这句话,不但成为当时媒体热议的焦点,而且从此流传甚广。民众在自己的良知和法官的诘问之间,被逼迫着进行选择和思考:“做人还要见义勇为吗”? “遇到老人倒地应该去扶吗”?

如果从道德和良知层面看起来应该去做的好事,却得不到法律的保护,甚至要被讹诈,那么这件好事应该去做吗?因此,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在遇到摔倒的路人时,一旦想起这句话,就会默默地收回那只伸出去的援手。

这句恶意满满的话,将人们心中仅存的一点良知善念击了个粉碎。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况且做好事还可能受到讹诈,袖手旁观却不会受到谴责,因此可以说,法官的这句歪理“名言”,是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沦丧中国社会的道德,导致出现越来越多遇难者无人救助的恶果。

彭宇案的判决经数年发酵后,逐步演化为社会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后续多地都发生了翻版彭宇案。最令人痛惜的是2011年广东佛山的小悦悦案,又把彭宇案带回人们记忆中,被指彭宇案是法官惩罚好人、埋下见死不救的社会毒瘤的祸根。

彭宇案所涉及的人中,结局也大相径庭。彭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同情,他因忙于应诉连续3个月没有上班,但他所在的公司为了声援他,决定工资和奖金一分不少照发,二审“和解”后据说彭宇离开了南京。

按照“常理”判案的法官王浩被调离鼓楼区法院,改任鼓楼区挹江门街道办调解人员,被安排到了街道的司法所。据说徐老太的儿子及某派出所所长也因违规被撤职。

徐老太后来搬了家,据说后来得了脑血栓,案发四年后就去世了,时年68岁,而当时南京市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9岁。

感谢各位观众的收看!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有任何的想法或意见,请在下方留言。如果您喜欢这个节目,请给我们点个赞,这将是对我们团队的最大鼓励!同时,如果您想继续收看我们的节目,请订阅我们的频道,以便第一时间获取我们的最新内容。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8/12/7716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捐助,哪怕3元5元也是鼓励和支持。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分享至手机:
 
 
相关文章
 
图片文章导读
 
救人反被判罪 中国法官的震惊言论(视频)
 
 
中共内斗很精彩 习近平不去灾区只为躲暗杀?(图)
 
 
河北官方公布洪灾29死 民众:死一千都不止(图/视频)
 
 
拜登对华投资限制令 加速外资逃离中国
 
 
北戴河讨论什么?中共危机四伏 习近平无力回天(图)
 
 
如果习近平能像他一样 就不怕暗杀了
 
 
浙江省公布过紧日子标准 被指或收效甚微
 
 
洪水滔天 习隐身忙军务(视频)
 
 
 
美航机长对乘客发号施令 意外在网上爆红(图)
 
 
曹德旺:美国的明星不带货(图)
 
 
灯火阑珊下的女人:自己是自己的特效药(图)
 
 
暴雨中双胞胎降生取这名字
 
 
称中共为定时炸弹 拜登:坏家伙遇麻烦就会做坏事
 
 
谁摘走了经济红利的桃子?中国近3亿人年收入不足8400元(图/视频)
 
 
天地震怒 中共气数已尽(视频)
 
 
川普未出席法庭传讯 对机密文件新指控不认罪
 
 
 
 
法学教授:对川普的起诉存在“重大缺陷”
 
 
中国透视:沙特调停会议和北京的外交赌注
 
 
网络博弈:《河北速查,请给舆论一个交待》被屏蔽(多视频)
 
 
被关三年 成蕾首发声:看不到一棵树 怀念阳光
 
 
都没钱了:中国再现通缩迹象 恐造成恶性循环
 
 
习近平野心太大本事太小 中共走向末路是命
 
 
拜登总统签行政令 美将限制对华投资
 
 
美国参议员致信司法部 要求调查中共资助的美国左翼组织
 
 
中国7月份消费价格及生产价格指数双跌,通缩灰犀牛来了?
 
 
英国强盛的秘密 (图)
 
 
中共军队出大事 三大不寻常(视频)
 
 
《日本大败局》对今天的启示(图)
 
 
领英退出中国 西方社媒在中成绝响(图)
 
 
这个笑话在中国火了:铜灯里的妖魔
 
 
习近平面对一场无声的隐形政变(图)
 
 
在周永康的庇护下 他包养9个情妇,阶阶高升
 
 
 
 
命运把他们推向更大的舞台:南希‧里根的最佳角色(下)(多图)
 
 
习近平的做法是王朝末年某种征兆(图/视频)
 
 
风吹就倒?黄河大桥护栏倒塌 被疑豆腐渣工程(视频)
 
 
国际社会新姿态:不把中共对台行动视作内政
 
 
中共国一片哀鸿遍野的末世风景(图)
 
 
加州华人实验室曝危险病原体 对美国构成威胁(图)
 
 
涞水县灾情惨重 多人遇难 失踪者尸首难觅(图)
 
 
柏林警察驳回中使馆无理要求 德国政府声援法轮功反迫害
 
 
千年大计碰上了百年不遇
 
 
白纸革命 引爆清零政策崩盘(视频)
 
 
分析:虽未脱钩,但西方和中国渐行渐远
 
 
中国记者又缺席了(图)
 
 
洪水滔天 战区频换将 习隐身演哪一出戏?
 
 
民国第一美女胡蝶的选择(图)
 
 
囊中羞涩 不堪刺激(图)
 
 
河北水患与中国的「乱世焦虑」
 
 
励志 三胞胎一同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图)
 
 
菲拒绝中共:不会拖走搁浅军舰(图)
 
 
这不是天灾是党祸!没有共产党 河北人就没有这场灾难(图/视频)
 
 
习近平性格的六个糟糠特点
 
 
前美军情报官:习近平低估侵台将使自己垮台的后果
 
 
纸纸家书只说墙 让渠径寸有何妨(图)
 
 
远离社媒 12岁女孩大学毕业(图)
 
 
洪灾当头 中共高层北戴河避暑(视频)
 
 
 
相关文章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enmin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