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世界第二富豪妻子的選擇令人欽佩!(圖)
 
張幸子
 
【人民報消息】一百多年前,世界排名第二的富豪伊西多·斯特勞斯(Isidor Straus)夫婦的愛情故事,因爲一艘小型觀光潛水艇「泰坦號」(Titan)在深海失去聯繫,再度被人們提起。 獲救前景黯淡 只能期待奇蹟 小型觀光潛水艇「泰坦號」(Titan)在週日(18日)下海探索沉船「泰坦尼克號」(Titanic)的殘骸,不料失聯,至今仍然毫無音訊,船上5人生死不明。估計船上的氧氣存量已經耗盡。有專家直言五名乘客的獲救前景黯淡,現在只能期待奇蹟。 據外媒報導,船上共有5名乘客,分別是居住在阿聯酋迪拜的英國億萬富翁、冒險家哈米什·哈丁(Hamish Harding)。他曾經在2021年3月,乘坐潛艇抵達馬裏亞納海溝最深處。 還有巴基斯坦富商沙赫扎達·達烏德以及他的兒子蘇萊曼·達烏德(Shahzada and Suleman Dawood),他們是巴基斯坦最顯赫家族之一的成員,家族公司業務涉及農業、石化和電信基礎設施。 第四名是沉船「泰坦尼克號」(也被翻譯成:鐵達尼號)的專家保羅·亨利·納吉奧萊特(Paul-Henry Nargeolet)。他是一名前法國海軍軍官,曾37次潛入「泰坦尼克號」殘骸,並負責5000件文物的打撈工作。 第五名是這艘深潛器的駕駛員,也是經營這次海底探險活動的「海洋之門」公司的執行長羅許(Stockton Rush)。 駕駛員羅許的妻子溫蒂(Wendy Rush),現在正在期盼丈夫早點安全回家。溫蒂過去曾是一名飛行員,年輕時遇到了同樣熱愛冒險、擔任航空工程師的羅許,倆人在1986年結婚。溫蒂平時擔任「海洋之門」的通訊總監。過去兩年內,她也曾三度搭乘潛水器,前往海底探索「泰坦尼克號」殘骸。 誰也沒有想到,溫蒂的出身和「泰坦尼克號」頗有淵源,她恰好是「泰坦尼克號」的頭等艙乘客斯特勞斯夫婦的後代。
伊西多和伊達·斯特勞斯(Isidor and Ida Straus)夫婦。(翻拍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百年前的愛情故事依然感人 溫蒂的曾曾祖父伊西多·斯特勞斯(Isidor Straus)是美國梅西百貨公司的創辦人之一,當年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富豪。1912年,67歲的斯特勞斯和63歲的妻子埃達·斯特勞斯(Ida Straus)在歐洲度過寒冬之後,和「泰坦尼克號」上許多鉅富乘客一樣,搭乘「泰坦尼克號」的首航返回紐約。「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後,埃達作爲頭等艙的女性乘客,立刻被安排坐上救生艇。但是,當她發現丈夫不能和她一起登上救生艇,立即返回已開始下沉的輪船。 據記載,當時伊西多和一名官員力勸埃達回到救生艇上,但她拒絕了。一位倖存的副船長回憶,埃達當時對丈夫說:「我們一起生活很多年了,你去哪裏我就去哪裏。」 據他們家族的一位後輩佈雷特(Brett Gladstone)回憶說:埃達把自己在救生艇上的座位讓了給她的女僕伯德,埃達還脫下自己的毛皮大衣遞給伯德,說:「上救生艇吧。你會比我更需要這個」。然後,伊西多和埃達就走到了船的另外一端。他們留下的最後形像,是十指緊扣站在甲板上,冷靜地等待着…… 女僕獲救後,將毛皮大衣轉給了埃達的家人,「現在可能還好好地保存着。」 伊西多的遺體在沉船兩週後尋獲,他被安葬在紐約布朗區的伍德勞恩公墓(Woodlawn Cemetery),而埃達則消失在茫茫大海。後人把她的名字刻在伊西多的墓碑上一併紀念她。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依然把希望寄託與上天。(pixabay.com)

面對災難人們盼望出現神蹟 面對生與死的抉擇,身爲世界排名第二富豪的妻子,埃達把生存的機會留給他人,自己選擇留下陪伴在丈夫身邊,共同面對死亡,真實的演繹了「夫唱婦隨」的傳統美德。 眼下,男女之間合得來就在一起,合不來就立即分開,甚至爲了爭奪財產使盡各種手段。有許多世界級的富豪或明星夫妻,因爲離婚爭奪財產的過程比連續劇還要「精彩」,頻頻登上媒體的頭條,成爲人們茶餘飯後的熱議話題。離婚這種古人沒有的觀念和現象,現在已經成爲普遍現象。有很多的專家、學者都在試圖找出解決離婚率高企不下的方法,但是無解! 也許現在有人會覺得埃達的決定太愚蠢了,面對活命和即將繼承的鉅額財富,怎麼會一點留戀都沒有?也許對於埃達自己來講,她的選擇是自然而然的,因爲這個決定符合了她尊崇的道德理念和價值觀。即使現在的人猜不透埃達需要多大的善念和勇氣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不過,由於人們心中都保留着與生俱來的一點點善念,因此絕大部分人聽到這個愛情故事,都會被其中的意義打動,也都認爲埃達的選擇令人欽佩!即使他們的愛情故事過去了一百年,仍然常常被人們提起。 1997年,他們至死相守的愛情故事出現在電影《泰坦尼克號》的熒幕上。電影中,伊西多和伊達在最後時刻彼此擁抱,慢慢沉入海水中。儘管這一場景與事實有些距離,但依然令觀衆們深受感動,難以忘懷。 現在小型觀光潛水艇「泰坦號」五名乘客的命運牽動了很多人的心,有許多人開始爲他們禱告。可見,人在面對災難的時刻,都會把得救的最大希望寄託在老天爺,虔誠的向上天禱告,祈求上天賜予恩典和神蹟。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希望每個人都要保護好心中僅存的那一點點善念,以及對神的虔誠信仰。萬一有一天自己面對巨大困境的時候,心中的善念和對神的虔誠,會成爲你獲得救贖的機緣。△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6/23/7643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