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布林肯訪中受屈辱 矢板明夫:中共表演了「阿Q精神勝利法」(圖)
 
時事評論家汪浩在臉書比較布林肯(上圖左二)與前任國務卿蓬佩奧(下圖左) 會見習近平的座位安排,直說「沒比較沒傷害」! (翻拍自汪浩臉書)

【人民報消息】中共「降格」接待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遭到許多觀察人士吐槽。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認爲,近幾年在外交上,中共一直被美國痛扁,這次降格對待布林肯,顯示出中共極端的不自信,宛如阿Q的精神勝利。 布林肯是自2018年以來,首次出訪北京的美國國務卿。不過,他18日抵達北京機場,中共未按國際慣例由外交部長或副部長迎接,只派北美大洋洲司司長楊濤接機,停機坪也沒有按照中方的慣例鋪上紅地毯,故意表現出冷淡。 19日,在和習近平會談時,中共在座位上做手腳,特意「矮化」美國。中共安排習近平坐在U型長桌正中間的「主位」,而布林肯則坐在習右手邊的「次位」上。特意營造一種下屬在向領導彙報工作的格局。有網民評論:「羣臣排兩旁 皇上坐中央,天朝架勢。」 中共不顧國際外交禮節的做法,受到許多事實觀察家批評。 《福克斯新聞》在20日引述前美國國家安全副顧問麥克法蘭(K.T. McFarland)的說法,指「中國(中共)當面對美國外交吐痰。」 《產經新聞》駐臺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則認爲,中共故意這麼安排,或許是由於最近美中關係惡化,中方在間接表達對美方的不滿。有意塑造成布林肯前來「晉見」習近平的印象。藉機向中國民衆展示,中共在外交上「又取得了一次偉大的勝利」。 矢板明夫在其臉書上貼文稱:在美國的文化中,對中共這一套表面上的禮節,並不是很講究。我們經常會看到美國的大人物在開會時,隨便坐在角落裏。我想,這一次布林肯到訪中國,他最在乎的,應該是和中方會談的內容。 矢板明夫表示:拿別人並不在乎、或者不了解的事情,來暗中貶低別人,其實是一種極端不自信的表現。這也就是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主人公阿Q被人痛打了一頓。當對方走了以後,阿Q心想:「兒子打老子。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於是,他心滿意足地覺得自己得到了勝利。 「這幾年在外交舞臺上,中國(中共)被美國一頓痛扁。無論是在知識產權、還是半導體、臺海問題,不是被制裁、被修理、就是被突破底線。但中共只是在口頭上抗議幾聲,迄今爲止並不見有對美國做出任何有效的反擊。」矢板明夫說,「這一次,把布林肯安排在了『次位』上,從這一連串的小動作,找到了心裏的平衡。習近平此刻的心態,或許和魯迅筆下的阿Q一樣,有一種心滿意足、旗開得勝的感覺。」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資深研究員宋國誠則認爲,這樣的座位安排顯示了中共的混亂:兩國會談,雙方分坐兩邊,習近平坐在中間,他算是哪一方的? 《法廣》6月20日報導也對此提出了質疑:這種不對等的主客座位安排,到底是習近平樂意,還是手下的殷勤,無從知曉。但隨着習近平權力達到頂峰,官場阿諛之風也步步高,甚至突破了底線。報導指出,被視爲「中南海大祕」的政治局常委、中辦主任蔡奇就是捧習高手。有人猜測,這樣的場面安排或許出自他的手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6/21/7642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3/6/21)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