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状元冯京 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图)
 
泰源
 
冯京在科举中连中三元,娶亲宰相女,留下「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佳话。

【人民报消息】冯京,字当世,宋朝鄂州江夏人。他在科举中连中三元,娶亲宰相女,留下「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佳话。这个「三魁天下元」的状元郎有一段奇特的来历。 天赐冯家状元郎 冯父是个商人,但是人生到了壮年还没有子嗣。有一次,冯父将出门经商,冯妻交给他数枚白金,说:「相公到现在都没有儿子,可以用这些钱来买个侍妾。」 冯父到了京师后,便买了一个侍妾,签订契约付了钱之后,问侍妾是什么地方人?侍妾哭泣着不肯回答。再三询问之下,她才说父亲是朝廷命官,因为负责运营货物亏损钱财,无计可施之下只好卖女来筹钱赔偿。 冯父听后十分同情,便让她回到故里,也不要求返钱。 冯父返家后,妻子看他一个人回来,便问他:「相公,买来的侍妾在哪?」他就将此番经历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妻子听后很赞赏他,说:「相公善心如此,何患无子?」 几个月后,冯妻果然有娠。临产前,邻居们都梦见喧天鼓乐迎接状元到冯家。第二天,冯京出生了。 老天送给冯家这个状元郎,回报冯老爷的阴骘——积阴德的善行。 连中三元展长才 冯京从小天资聪颖,喜爱读书。仁宗庆历八年,冯京在鄂州乡试,中举人第一名,次年在汴京会试,中贡士第一名,接着在殿试中夺魁。连中三元,人称为冯三元,是科举史上罕见的「三元」之一。 「冯三元」年仅二十九岁,生得一表人材,俊迈出众,轰动京师。因他尚未婚配,引来一些人的青睐,当朝高官张尧佐就是其中一人。 张尧佐的侄女是张贵妃,侄女婿就是当今圣上宋仁宗。他还想再找个状元女婿,一直在物色对象。 这一年殿试唱名刚刚结束,他就派了一帮人半强迫半哄骗地把「冯三元」冯京往家中拥。来到张府只见人山人海,一位身着紫金官服的中年人出面了,他亲自给冯京束上一条金带,说道:「老朽有一侄女已配当今皇上,还有一亲生女亦不算丑陋,欲配状元公,这也是皇上的意思。」 不多久,后宫张贵妃派人送来酒肴,张尧佐让冯京过目一长条女儿的嫁妆清单,冯京一边笑着,一边说「好!好!」但就是视而不见。张尧佐当场要冯京允下婚事,冯京巧妙地借故推辞了。 冯京是很有自信,自尊心极高的人。他知道张尧佐惯搞攀龙附凤,天下人早已议论纷纷,给这种人当女婚,岂不是大大地降低了自己的人品。 不过,冯京作宰相女婿的缘分是命中定下的,他的岳丈是朝中贤相富弼。冯京一直很敬佩他。冯京先后娶了宰相富弼的两女,留下了「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话。 中立不倚得赞誉 冯京虽然娶了宰相女,但对攀附权贵一直很避讳,而且身体力行。他虽然有担任知制诰(起草皇帝诏令的官职)的机会,因为岳父是宰相,为了避嫌,他就离开朝廷到地方去,出任扬州知州。在他当开封知府时,韩琦的宰相府就在开封,然而他在数个月间都没上门拜访。韩琦告诉好友——冯京的岳父富弼,说冯京很骄傲。富弼就让冯京去拜见韩琦。冯京告诉韩琦说:「公为宰相,从官不妄自造访请求,是以公为重,并非骄傲呀。」 冯京还以有节有守、敢言直谏留名史册。同朝吴充因论温成皇后追加册封之事被黜,遭到降职外遣。冯京上疏挺吴充,赞同他所言无不是,不当被黜。刘沆痛斥冯京,上奏免其职,宋仁宗为冯京说话:「冯京有何罪呢?」 在神宗一朝,冯京迁任御史中丞。当时,王安石主持新政,为当朝红人。冯京上奏,论陈王安石的政策,时时改玄易辙,更张失当。他多次上奏,累计有千百言,被王安石指为邪说,请皇上罢黜他的官职。而宋神宗赞同冯京的建言,并将他擢升为枢密副使。神宗对冯京中立不倚的操守,非常称赞嘉许。 早年乡居时,冯京潇洒不拘,常常深夜时还到处游逛。有一天深夜他在街上游逛时,被巡逻兵逮了,关押起来。第二天鄂州太守王素听说是他,未加追究,立即将他放了。 多年后,冯京已官至翰林学士,奉命安抚陕西。此时,王素以兵部侍郎,端明殿学士之身,兼任滑州(治所在今陕西平凉县)太守。两人契阔相会,十分欢洽。 在宴会上,冯京赋诗相赠,诗中有「吞炭难忘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恩」两句,说的就是不忘当年的救护之恩。冯京一点也不遮掩早年不光彩的经历,而且形诸篇章,显示他心地的清纯。 宋英宗治平二年冯京出任省试主考官。有位考生张舜民(字芸叟)的赋文写得很出色,但文中押韵字重复使用了「明」字。照规矩,这就不得录取了。冯京感到很可惜,就替他改了一个字,并将他列于优等那一级。那年宋英宗初即帝位,还在守丧期,不举行殿试,张舜民也就直接及第了。 张舜民考罢出场便发觉了自己的错误,很是沮丧。发榜时自己竟列第四名,他还以为考官马虎没看出来。此后,他与冯京各官东西,互无闻问。 一直到哲宗元佑年间,当时冯京已年老从副宰相退位,留守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张舜民经过该地,这才以门生之礼拜见。 冯京设宴款待,酒酣耳热之际说起往事,张舜民怀抱几十年的疑团终于解开,再三愧谢才离去。(后来张舜民官至直秘阁,右谏议大夫,以敢于直言著称。他为文豪迈有理致,尤其以诗见长。)△ (有删减)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4/29/74262.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