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张鹏翮一介不取(图)
 
陆真
康熙皇帝称赞张鹏翮“一介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者”。

【人民报消息】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任官数十载、一直公正节俭的人,康熙皇帝称赞他“一介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者”,他就是著名的廉臣张鹏翮。 张鹏翮,字运青,四川遂宁人,自幼聪颖过人,并且怀有崇高的志向。一次,他读《陆宣公奏议》,慨然叹曰:“伊尹一介不取,孔明淡泊明志,先圣后圣,其揆一也(他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他决心向历史上的廉臣学习,注重名节,为国家建功立业。 康熙九年,张鹏翮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时年二十一岁。张鹏翮步入仕途后,在康熙、雍正两朝,历任刑部主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江南江西总督、吏部尚书、河道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职。他不论在朝堂做官,还是在地方任职,都为官清廉。他从不受属官一钱,从不取民间一物。 当时社会,一些重要的职位往往被视为可以捞钱的“肥缺”,而那些贪图个人利益者,往往把目光放在肥缺上。张鹏翮一生之中,曾在三个重要的肥缺上任职,然而他却真正做到“一介不取(一个小钱也不要)。” 清朝初年,科场考试沿袭明代恶习,营私舞弊现象相当严重。作为负责一省学校科举事务的学政之职,则被人们视为肥缺。清初的一些科场案,往往与学政受贿分不开。康熙皇帝深知科场中的陋习,决定刹此歪风,考虑到江南问题最为严重,只有“择第一清官,以司学政”,于是将任兵部尚书的张鹏翮“不拘常格”,派往江南任学政。 张鹏翮在学政任上铁面无私,“信正直行,矢慎矢公,终其任,无一幸进者。”有些纨绔子弟拿着京师权贵们写的推荐函,想拜见张鹏翮走后门,但慑于他的正气,终“踯躅逡巡,不投而去”。 按照旧例,凡呈学政报册时,都必须交些“部科费”,即所谓手续费。但是,张鹏翮一文不取。他离任后,江南士子怀念他的亢直、廉洁,“每言及,欷虚流涕(每次谈到他,都感动得流泪,泣不成声)”。 河道官,也历来被视为捞钱的肥缺。清代每年用于河工的款项极大,但往往收效甚微。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河道官偷工减料,苛扣公款,中饱私囊,以至河工屡修屡坏。张鹏翮自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七年任河道总督。他把全部精力放在对黄、淮、运河的综合治理上,取得重大成就,受到康熙帝的高度赞扬。 在此过程中,他对治河经费一再精打细算,努力为国家节约开支。几年中,他组织的几项工程耗资数百万,而他却从“不以一钱利己,故其下属吏员,亦感激输忱,乐为之用。”由于张鹏翮以身作则,因此属员也都能廉洁奉公,终于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当时有人称赞说:“昔之帑,肥于人;今之帑,肥于地。” 康熙五十二年,张鹏翮以政绩显著,情操严谨,被任为吏部尚书。在清代,吏部居六部之首。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均归吏部负责。吏部尚书一职,可谓大肥缺,然而张鹏翮却不以此为谋求私利的资本。△ (有删减)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汉书》与《后汉书》中关于巨人的记载(图) 2022/4/26 (186,092次)
老门生三报师恩(图) 2022/4/24 (35,229次)
前因后果 令人惊心动魄(图) 2022/4/19 (37,271次)
先祖救人于危难之中 福延子孙(图) 2022/4/15 (33,996次)
留名青史的一代仁官(图) 2022/4/9 (34,419次)
周朝三太母仪天下 太太的由来(图) 2021/10/10 (17,764次)
修身齐家为国尽职 唐名臣柳公绰有古之遗风(图) 2021/9/26 (23,864次)
因幼时一件错事 清代名臣汪守和受果报(图) 2021/3/7 (22,124次)
应梦兆张俭辅佐辽帝 为相二十余载清简自律(图) 2021/1/3 (23,362次)
叶挺长子与廖承志把周恩来当恩人(多图) 2022/10/21 (159,295次)
机率为百亿分之一和万亿分之一的奇闻(图) 2022/10/19 (167,142次)
从蔡英文总统的国庆演讲说到二十大(多图) 2022/10/14 (168,953次)
这个BBC的视频为此而受到青睐(图/视频) 2022/10/13 (144,241次)
让你直不起腰!老江用一流英文面对小宋丈夫的袭击(多图) 2022/10/11 (262,309次)
二十大前 扒扒三呆婊是咋教唆淫乱的(图) 2022/10/9 (280,988次)
祖父投胎做孙子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图) 2022/10/3 (188,046次)
墙国人不要定海神针 国殇日哭喊要活着(多图) 2022/10/2 (119,804次)
吓死谁!这个新创技术将改变世界格局(图) 2022/10/1 (146,312次)

小笑话:御医,请解决江泡妞儿的这个忧愁(图) 2022/9/26 (208,108次)
“习近平内部讲话” 全文 内容令人不寒而栗(多图) 2022/9/24 (353,756次)
小笑话:想当年 薄熙来教训瓜瓜失败(图) 2022/9/20 (248,440次)
呵!揭宋祖英一生最在乎的事(多图) 2022/9/19 (233,622次)
名字奇遇记(图) 2022/9/18 (144,036次)
英国2岁婴孩会读多国文字的秘密(图) 2022/9/16 (128,279次)
三千年古飞机证明猴子不是人类的祖宗(图) 2022/9/10 (155,945次)
悼念戈尔巴乔夫 中共二十大习不挪窝(多图) 2022/9/7 (194,238次)
王维林的生死悬念终于水落石出(图) 2022/9/6 (200,046次)
惊人发现!肉体只是灵魂的一件衣服(图) 2022/9/4 (152,130次)
民国高官经历的不可思议奇事(图) 2022/8/31 (200,164次)
这图片露天机!中共非得免除非洲大爷的债务不可(多图) 2022/8/28 (292,590次)
倒霉蛋儿和幸运儿的离奇故事(图) 2022/8/27 (124,687次)
无情的朱德遇到无义的毛泽东(图) 2022/8/26 (232,568次)
令人动容的动物奇闻(图) 2022/8/23 (149,103次)
中日建交50年 墙国出闹剧(多图) 2022/8/19 (145,948次)
她在欧洲能读到我的思维(图) 2022/8/17 (159,469次)
女婴脖子长出羽毛 医生的解释匪夷所思(图) 2022/8/14 (257,967次)
川普总统为何被抄家 保险箱被撬开(多图) 2022/8/13 (212,582次)
美国资深医生:天使伴我遨游宇宙(图) 2022/8/6 (157,275次)
60亿机率的怪病 为何跑进一家门(图) 2022/8/4 (228,502次)
中共为何怕美议长佩洛西访中华民国(多图) 2022/8/3 (206,243次)
今天八一!邓小平说没这事 习维尼傻抛光(图) 2022/8/1 (243,685次)
另外空间我姐夫戴着镣铐(图) 2022/7/30 (190,871次)
令我睡意全无的一碗汤面(图) 2022/7/25 (549,973次)
两条小黑狗 两个悲欢离合的故事(图) 2022/7/23 (183,499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