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張鵬翮一介不取(圖)
 
陸真
康熙皇帝稱讚張鵬翮「一介不取,天下廉吏無出其右者」。

【人民報消息】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任官數十載、一直公正節儉的人,康熙皇帝稱讚他「一介不取,天下廉吏無出其右者」,他就是著名的廉臣張鵬翮。 張鵬翮,字運青,四川遂寧人,自幼聰穎過人,並且懷有崇高的志向。一次,他讀《陸宣公奏議》,慨然嘆曰:「伊尹一介不取,孔明淡泊明志,先聖後聖,其揆一也(他們的道理都是一樣的)。」他決心向歷史上的廉臣學習,注重名節,爲國家建功立業。 康熙九年,張鵬翮中進士,選爲庶吉士,時年二十一歲。張鵬翮步入仕途後,在康熙、雍正兩朝,歷任刑部主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江南江西總督、吏部尚書、河道總督、武英殿大學士等職。他不論在朝堂做官,還是在地方任職,都爲官清廉。他從不受屬官一錢,從不取民間一物。 當時社會,一些重要的職位往往被視爲可以撈錢的「肥缺」,而那些貪圖個人利益者,往往把目光放在肥缺上。張鵬翮一生之中,曾在三個重要的肥缺上任職,然而他卻真正做到「一介不取(一個小錢也不要)。」 清朝初年,科場考試沿襲明代惡習,營私舞弊現象相當嚴重。作爲負責一省學校科舉事務的學政之職,則被人們視爲肥缺。清初的一些科場案,往往與學政受賄分不開。康熙皇帝深知科場中的陋習,決定剎此歪風,考慮到江南問題最爲嚴重,只有「擇第一清官,以司學政」,於是將任兵部尚書的張鵬翮「不拘常格」,派往江南任學政。 張鵬翮在學政任上鐵面無私,「信正直行,矢慎矢公,終其任,無一倖進者。」有些紈絝子弟拿着京師權貴們寫的推薦函,想拜見張鵬翮走後門,但懾於他的正氣,終「躑躅逡巡,不投而去」。 按照舊例,凡呈學政報冊時,都必須交些「部科費」,即所謂手續費。但是,張鵬翮一文不取。他離任後,江南士子懷念他的亢直、廉潔,「每言及,欷虛流涕(每次談到他,都感動得流淚,泣不成聲)」。 河道官,也歷來被視爲撈錢的肥缺。清代每年用於河工的款項極大,但往往收效甚微。其原因主要在於一些河道官偷工減料,苛扣公款,中飽私囊,以至河工屢修屢壞。張鵬翮自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七年任河道總督。他把全部精力放在對黃、淮、運河的綜合治理上,取得重大成就,受到康熙帝的高度讚揚。 在此過程中,他對治河經費一再精打細算,努力爲國家節約開支。幾年中,他組織的幾項工程耗資數百萬,而他卻從「不以一錢利己,故其下屬吏員,亦感激輸忱,樂爲之用。」由於張鵬翮以身作則,因此屬員也都能廉潔奉公,終於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當時有人稱讚說:「昔之帑,肥於人;今之帑,肥於地。」 康熙五十二年,張鵬翮以政績顯著,情操嚴謹,被任爲吏部尚書。在清代,吏部居六部之首。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均歸吏部負責。吏部尚書一職,可謂大肥缺,然而張鵬翮卻不以此爲謀求私利的資本。△ (有刪減)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漢書》與《後漢書》中關於巨人的記載(圖) 2022/4/26 (186,092次)
老門生三報師恩(圖) 2022/4/24 (35,229次)
前因後果 令人驚心動魄(圖) 2022/4/19 (37,271次)
先祖救人於危難之中 福延子孫(圖) 2022/4/15 (33,996次)
留名青史的一代仁官(圖) 2022/4/9 (34,419次)
周朝三太母儀天下 太太的由來(圖) 2021/10/10 (17,764次)
修身齊家爲國盡職 唐名臣柳公綽有古之遺風(圖) 2021/9/26 (23,864次)
因幼時一件錯事 清代名臣汪守和受果報(圖) 2021/3/7 (22,124次)
應夢兆張儉輔佐遼帝 爲相二十餘載清簡自律(圖) 2021/1/3 (23,362次)
葉挺長子與廖承志把周恩來當恩人(多圖) 2022/10/21 (159,295次)
機率爲百億分之一和萬億分之一的奇聞(圖) 2022/10/19 (167,142次)
從蔡英文總統的國慶演講說到二十大(多圖) 2022/10/14 (168,953次)
這個BBC的視頻爲此而受到青睞(圖/視頻) 2022/10/13 (144,241次)
讓你直不起腰!老江用一流英文面對小宋丈夫的襲擊(多圖) 2022/10/11 (262,309次)
二十大前 扒扒三呆婊是咋教唆淫亂的(圖) 2022/10/9 (280,988次)
祖父投胎做孫子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圖) 2022/10/3 (188,046次)
牆國人不要定海神針 國殤日哭喊要活着(多圖) 2022/10/2 (119,804次)
嚇死誰!這個新創技術將改變世界格局(圖) 2022/10/1 (146,312次)

小笑話:御醫,請解決江泡妞兒的這個憂愁(圖) 2022/9/26 (208,108次)
「習近平內部講話」 全文 內容令人不寒而慄(多圖) 2022/9/24 (353,756次)
小笑話:想當年 薄熙來教訓瓜瓜失敗(圖) 2022/9/20 (248,440次)
呵!揭宋祖英一生最在乎的事(多圖) 2022/9/19 (233,622次)
名字奇遇記(圖) 2022/9/18 (144,036次)
英國2歲嬰孩會讀多國文字的祕密(圖) 2022/9/16 (128,279次)
三千年古飛機證明猴子不是人類的祖宗(圖) 2022/9/10 (155,945次)
悼念戈爾巴喬夫 中共二十大習不挪窩(多圖) 2022/9/7 (194,238次)
王維林的生死懸念終於水落石出(圖) 2022/9/6 (200,046次)
驚人發現!肉體只是靈魂的一件衣服(圖) 2022/9/4 (152,130次)
民國高官經歷的不可思議奇事(圖) 2022/8/31 (200,164次)
這圖片露天機!中共非得免除非洲大爺的債務不可(多圖) 2022/8/28 (292,590次)
倒黴蛋兒和幸運兒的離奇故事(圖) 2022/8/27 (124,687次)
無情的朱德遇到無義的毛澤東(圖) 2022/8/26 (232,568次)
令人動容的動物奇聞(圖) 2022/8/23 (149,103次)
中日建交50年 牆國出鬧劇(多圖) 2022/8/19 (145,948次)
她在歐洲能讀到我的思維(圖) 2022/8/17 (159,469次)
女嬰脖子長出羽毛 醫生的解釋匪夷所思(圖) 2022/8/14 (257,967次)
川普總統爲何被抄家 保險箱被撬開(多圖) 2022/8/13 (212,582次)
美國資深醫生:天使伴我遨遊宇宙(圖) 2022/8/6 (157,275次)
60億機率的怪病 爲何跑進一家門(圖) 2022/8/4 (228,502次)
中共爲何怕美議長佩洛西訪中華民國(多圖) 2022/8/3 (206,243次)
今天八一!鄧小平說沒這事 習維尼傻拋光(圖) 2022/8/1 (243,685次)
另外空間我姐夫戴着鐐銬(圖) 2022/7/30 (190,871次)
令我睡意全無的一碗湯麵(圖) 2022/7/25 (549,973次)
兩條小黑狗 兩個悲歡離合的故事(圖) 2022/7/23 (183,499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