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抉擇》影評:伍子胥與何寶康的選擇(圖/視頻)
 
若塵
 

【人民報消息】看新世紀影視的電影《抉擇》,感覺女主角田靜雯是一個善良的好女孩,令所有人心疼。而男主角何寶康,身爲田靜雯父親生死之交的戰友,在劇裏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都不是一個討我喜歡的角色。原因就是他出賣過戰友,苟且偷生。 然而,當我再次審視這個人物選擇的人生道路時,卻有了新的理解。何寶康讓我想起了春秋時期的伍子胥,覺得他們的經歷竟很是相似。 伍子胥是一位充滿傳奇的歷史名人。他的父親伍奢原本是楚國太子建的太傅,也就是負責教導太子的老師,但卻受人誣陷。楚平王想除掉他,卻顧慮他有兩個有才幹的兒子,於是下了一道命令,讓伍子胥和他的兄長伍尚迅速前往郢都,否則就殺掉他們的父親。 伍尚爲人仁厚,明知是死路一條,卻以君臣之道,爲父盡孝的想法,依然選擇聽從君令,去了郢都,果然被處死。伍尚通過這種方式,盡了孝道。而伍子胥不同,他走上了逃亡之路,一夜間從一名士族變成了亡命徒。巨大的心裏落差不說,他還揹負着爲家族報仇的重擔,身邊還拉扯着太子建的兒子。這些都支撐着他活下去,所以他臥薪嚐膽、苟且偷生幾十年。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成功輔佐吳王,攻破楚國,一報血海深仇,同時也改變了春秋時期的國界版圖。 「子胥東奔,乞食於此,女分壺漿,滅口而死。 聲動列國,義形壯士,投金瀨沚,報德稱美。」 這是大詩人李白寫的碑文,描述的就是伍子胥逃亡過程中經歷的曲折離奇而又可悲可嘆的故事,其中展現的忠、孝、義的傳統價值觀,一直爲後人津津樂道。 回到《抉擇》這部電影,我意識到主人公何寶康的選擇和伍子胥不謀而合。他沒有一死了之,卻選擇忍辱負重地在魔鬼的身邊活着,這是一條更爲艱辛困難的路──在復仇前從來都不能活得輕鬆或釋然,也無法獲得解脫,還要忍受屈辱,這是選擇死亡的人無法體會和承擔的。 他爲了年幼的女兒,爲了有朝一日能爲老戰友們報仇,心懷痛悔,隱忍地與當年害死自己戰友的警察局長合作投資項目,事業失意時甚至像一具行屍走肉,成功時也開心不起來,生活像一直有一片陰雲籠罩着。 幸好他輾轉找到了老戰友的女兒田靜雯,可她卻因爲信仰遭到警察局長的通緝和抓捕。在保護她免受中共迫害的過程中,何寶康自己也獲得了內心的解脫和安慰,多年來的愧疚得以釋懷。 電影《抉擇》帶給我的衝擊和啓示還有很多,這裏只是說了我從何寶康這個角色身上得到的感悟,而其實《抉擇》蘊含着更深刻的道理和傳統價值觀,這樣的電影是現代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一股難得的清流,滌盪人們的心靈,傳遞善良人們的美好願景與希望。△ 長篇劇情電影《抉擇》(新世紀影視三週年公映版):https://youtu.be/k84uJbgguI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9/10/7315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