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德行令人敬仰的魏驥(圖)
 
宋寶藍
 
魏驥臨死之前,仍在擔心勞民傷財,可謂是一代純臣。

【人民報消息】明成祖永樂時期,魏驥以進士副榜出仕,朝廷任命他到松江擔任訓導,督察學務。他常常在夜裏攜帶着茶水粥飯,去犒勞那些辛苦讀書的學子。學子們感念他的恩德,所以奮發讀書,很多人取得功名成就,直接爲朝廷和地方培養許多優秀的人才。魏驥還奉詔參與編修《永樂大典》,書成之後,他回到任上,被推薦爲太常博士。 明英宗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魏驥擔任吏部侍郎時,屢次奉命巡視京都及附近的地區,查訪民間疾苦。正統十四年,升任吏部尚書。他稟性勁直,對君子和小人分辨得很清楚,常說一句話:「沒有是非之心,不是人啊!」 當時宦官王振得到明英宗的寵信,王振仗着天子的寵信,欺上瞞下,擅權跋扈,凌辱朝中的公卿大臣,惟獨不敢欺辱魏驥,還尊稱他爲「先生」。 魏驥爲官曆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等朝,曾多次到京師辭官,都沒有獲得皇帝的允許。大學士陳循是魏驥的學生,他曾表示自己可以請朝廷爲老師加官封爵,被魏驥嚴詞拒絕。 魏驥直到七十七歲被允許退休後,才回到了家鄉。平日,他與鄉里人相處和睦,教導子孫孝悌之道,勤懇耕種。他居家一直布衣粗食,不置產業。時常戴着斗笠行走在田間。有一回,他遇到錢塘主簿,官吏喝責問他是誰。他回答:「我是蕭山縣的魏驥。」主簿一聽到他的大名,頓時倉皇致歉。 他胸懷憂國憂民之心,越到年邁時,那份責任心愈加深重。當時蕭山常發生水患,魏驥教衆人修繕浚湖湖堤,興湖利,又修螺山、石巖、畢公等蓄貯雨水的塘堰,以灌溉農田並防範災患。 他爲人敦厚,心地誠實光明,不僅遵循禮教,倡導理學,還大力鼓勵青年才俊進學。退休二十多年來,雖然身在民間,仍是戮力輔助朝廷協理一方,苦心教化百姓,四方都景仰他的德行。 明憲宗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魏驥九十八歲時,御史梁昉上奏天子,懇請效法前朝,尊敬那些德高望重且年邁的大臣,予以表彰。天子讀罷他推薦魏驥的奏章,欣然讚歎,於是派人慰問魏驥,賜予羊、酒,並命官府每月贈米三石。可惜天子的表彰尚未到達,魏驥就去世了。 他去世後,朝廷照禮制賜祭葬,贈其諡號「文靖」。魏驥的兒子魏完遵循父親的遺言,辭謝朝廷祭葬,奏請天子將那些葬金用以賑濟災民。明憲宗悵然若失,嘆道:「魏驥臨死之前,仍在擔心勞民傷財,可謂是一代純臣。」於是准奏賑濟災民。蕭山百姓感念魏驥之恩,請求在德惠祠祭祀魏驥,獲朝廷同意。 (參考數據:《明史》)△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3/30/7238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