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生活 › 文章: |
媽媽的話 幫助她建立了自信(圖)
【人民報消息】青少年從兒童時期進入國中階段,都會有情緒彆扭的狀態出現,因爲他們的自我認同還處於摸索階段,會突然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同學不經意一句話,都會造成心理負擔。有位媽媽幫助女兒度過這個黑暗期的方式很特別,甚至還成了女兒的論文主題。 幫女兒面對尷尬年紀的青春難題 青少年上了國中就會面對同儕壓力、自尊心低落的考驗,同學相處狀況成爲決定他們的學校生活是否開心的關鍵。 另外,他們開始學習脫離對父母的心理依賴,有了想要自己作主的渴望,因而叛逆意識也會逐漸升級。這時候就考驗父母如何用智慧對待了。來看看故事中這位媽媽如何跟女兒建立溝通管道。 2003年,當住在美國俄亥俄州的絲凱.古爾德(Skye Gould)要上國一時,也正是全家要搬去遠在南方的佛羅里達州的時候。生性自卑又害羞的她,對於轉學生活的適應感到很害怕,也很沮喪。 絲凱說,當時整天都在擔心,怎麼面對新環境和新同學,怕自己做不好會被取笑甚至欺負。 媽媽有錦囊妙計 不過,幸運的是,媽媽史蒂芬妮.史蓋拉(Stephanie Skylar)早就想好對策了——媽媽開始每天在午餐盒裏放愛心小紙條,一方面給女兒驚喜,同時也能安撫她在學校的緊張情緒。 史蒂芬妮是個全職媽媽,工作繁忙的她無法隨時去學校參加相關活動,於是,她把每天想要告訴女兒的話貼在午餐盒上。那是媽媽的貼心小叮嚀和生活智慧小語分享,還包括如何交朋友和跟人相處等等。 媽媽說:「我希望和女兒的對話,不是那種不斷重複的嘮叨,而是可以心靈相通的互相打氣、鼓舞士氣。」 她希望能讓女兒在學校「不再覺得孤單,因爲有媽媽的話陪伴她,幫助她用不同的眼睛看世界。」 而對女兒絲凱來說,「這個小紙條的對話,讓媽媽對我的叮嚀不再是壓力,寫在紙上反而感覺是甜蜜的心裏話,給人溫暖,降低了發生言語衝突的機會。」「我相信這些是幫助我度過青少年不確定期的重要關鍵。」 多年後,絲凱有一天再度回想起這些對話的溫暖記憶,於是申請了臉書主題賬號,公開分享媽媽的愛心和智能,沒想到竟引來許多爲人父母和子女的網友的熱烈討論。 「媽媽的話」寫些什麼? 來看看媽媽的愛心。 「想交哪一個朋友,就先稱讚對方,讓對方知道妳的善意。」「想想看他們有哪些舉動令妳覺得很棒,讓對方知道妳如何被他們激勵。」 「不要太快對女孩們下判斷,妳應該永遠試着找出對方的優點,而非缺點,正面看法掌握在妳手上。」 「就算當妳再怎麼不開心,也要對人保持善意的笑容。」 絲凱說,這些「媽媽的話」幫助她建立了自信,教會她怎麼跟人相處、做朋友,每天收到小紙條都讓她感到很開心。 她說,媽媽當初寫這些貼心小語時,並沒有想到會給女兒帶來這麼正面的影響,還幫女兒重拾信心。 11年後的2015年,絲凱無意間讀的一本書,又讓絲凱再度回想起媽媽的愛心,此時的她卻又有了全新的看法。於是她打電話問媽媽,那些便當紙條是否還在,果然媽媽說「當然還在」。 媽媽收到意外生日驚喜 結果,在媽媽生日時,絲凱送給媽媽一個禮物驚喜:她把當年的紙版「媽媽的話」變成網絡公開版,與網友分享,向媽媽的愛心致敬。 當媽媽打開臉書頁面「媽媽的話」(Advice from My Mom)時,既感動又興奮!這是當年每天累積下來的紙片,隨手的隻字詞組,都被細心的女兒一一拍照並整理成不同類別的內容再度呈現,如今成了衆多陌生網友討論親子溝通的借鑑!媽媽真是深感榮幸呢! 看到自己的付出被女兒珍惜,媽媽流下欣慰和感謝的淚水。 女兒說,她希望這個臉書頁可以激發大家去找到適合自己的親子溝通方式,也期待能促成更多人一起來交流。 由於臉書引起的共鳴,絲凱決定繼續探討這個親子溝通議題,把它變成論文研究的起跑點。媽媽也萬萬沒想到,自己的愛心會在多年後更顯出珍貴的意義,成爲女兒論文的內容,這將是一個永生難忘的紀念了! 絲凱不斷地收到許多網友的來信,也更讓她更具信心:這個論文將會給更多人帶來啓發。2015年時,絲凱的故事還登上了《早安美國》在線版的點閱排行榜。(中文編譯裴晏)△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