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二則孝媳照顧百歲婆婆的故事(圖)
喻根華用輪椅推婆婆出門透透氣。爲了讓婆婆解悶,喻根華每天都要帶婆婆在村裏轉上一個半小時。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陸瀟亭綜合報導)婆媳關係在華人社會存在數千年之久,如果婆媳之間能夠相處溶洽,這家人不管有錢沒錢一定是幸福的家庭。這裏報導二則孝媳的故事: 七旬兒媳照顧百歲婆婆傳佳話 據《新華社》2017年8月27日報導,走進江西省上高縣鎮渡鄉獅橋村喻根華家的土磚瓦房,101歲的婆婆黃鳳嬌安詳地坐着,74歲的喻根華一邊給婆婆梳頭,一邊陪她聊天,這是這片屋檐下熟悉的場景。 1961年,18歲的喻根華嫁給黃鳳嬌的養子羅建中,婆媳倆人開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相處。1983年,喻根華的公公摔跤跌倒導致癱瘓,羅建中要外出務工,喻根華和婆婆一起撐起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喻根華照顧癱瘓的公公,將兩個女兒撫養長大。多年的相處,婆婆黃鳳嬌和養兒媳婦產生超越「母女」般的感情。 2010年,羅建中外出幹活時不幸溺水身亡,家中只剩下喻根華和婆婆黃鳳嬌相依爲命。2014年,即將步入期頤之年的婆婆又因摔倒導致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喻根華說:「不能讓婆婆癱在床上,只要能抱得動,我就繼續抱,要是抱不動了,我們就一起去敬老院。」從臥室到廳堂,年過七旬的喻根華每天將婆婆抱進抱出。 婆婆年輕時特別愛乾淨,現在年歲大了也保持着這個習慣。喻根華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溫水爲婆婆擦臉,把婆婆的一頭銀髮梳得整整齊齊。婆婆有時候大小便失禁,喻根華總是不厭其煩的爲她擦洗,並換上乾淨衣物。 喻根華擔任村裏的保潔員,每個月有一定的收入。對待工作,喻根華格外認真。早上五時,喻根華便起來做好早飯,料理好婆婆吃飯,便趕去兩個村小組打掃衛生。 喻根華伺奉101歲婆婆的故事在當地傳爲佳話,村民稱讚她是「百年難見的好兒媳」。但對於這些,喻根華只是淡淡地說「有婆婆在,我不敢老」。 六旬兒媳伺候102歲癱瘓婆婆18年

黃麗亞照顧癱瘓的婆婆18年如一日,她的孝心與耐心贏得左鄰右舍的敬佩。

據《江南晚報》2017年8月31日報導,黃麗亞家住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前洲街道鐵路橋村。18年前,婆婆摔跤癱瘓在床的時候,她毅然辭職回家全職服侍婆婆馮玲珍,比親女兒還貼心。而如今黃麗亞也已經是63歲的人了,可照顧起婆婆來,還是件件事親力親爲。她18年如一日伺候高齡癱瘓婆婆的事蹟在當地傳爲佳話,被大家稱爲「中國好媳婦」。 黃麗亞是馮玲珍的二兒媳。自從1981年她和老太的二兒子邵亞仁結婚以後,她就把婆婆接來和自己一起過日子。1999年,婆婆馮玲珍有一次去菜場買菜,摔了一跤,大腿髖關節嚴重骨折,當時老人80多歲了,後來去醫院動了手術,但從此腳不能行走,右半身受損嚴重,開始了輪椅上的生活。因爲老公邵亞仁不太會做家務,黃麗亞不放心讓他照顧老人,所以儘管廠裏一再挽留,但黃麗亞還是堅決辭職,成爲婆婆的全職陪護。 黃麗亞每天早上6時左右就起床開始忙活起來,給婆婆倒屎倒尿、端洗臉水、洗臉、刷牙,煮好早飯再服侍她起來吃早餐,安頓好一切後,她才忙其它事情。「這麼多年婆婆胖了,有110斤,自己卻瘦了,只有105斤,已經抱不動老太了。」黃麗亞說,碰到天氣好的時候,她就請人把婆婆背到外面曬太陽,吃完午飯後她陪婆婆聊聊天,下午的時候她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水果點心給婆婆吃,等婆婆吃完後她再去做家務活。 離孃家很近 她卻很少回去 馮玲珍表示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一把勞動好手,養育了4個子女。自從摔傷以後照顧她的重擔就此落在二兒媳的肩上。她告訴記者,沒有兒媳的精心照顧,自己活不到102歲。 黃麗亞今年63歲了,身體有時也會吃不消,時常出現病痛,但她都忍着,把精力都放在照顧婆婆身上。雖然孃家距離只有幾公里的路程,但很少回去。 黃麗亞說,10年前她母親去世後,至今她93歲的爸爸都是哥哥一家在照顧,好在他們理解並支持自己照顧好婆婆。「將心比心,我們也會有老的時候。自己也有兒女,我們怎樣對待長輩,孩子們也會學的。」 孝心贏得左鄰右舍稱讚 「從沒有聽黃麗亞抱怨過,真讓人佩服。」鄰居劉文蘭說,馮老太是個愛乾淨的人,18年來,黃麗亞幾乎每天都給婆婆擦身子,換洗衣服,兩三天就伺候老人洗一次澡……雖說老人18年來臥床坐輪椅,無論冬天夏天,老人的衣服、被褥上沒有任何異味,老人的房間也是乾乾淨淨,不曾有過褥瘡的出現。「村裏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像黃麗亞這樣的了」。村民對黃麗亞孝敬婆婆的事蹟均讚不絕口,很多人以她爲榜樣。其它小區經常請她與大家分享經驗和心得,黃麗亞每次都說,孝敬老人是做晚輩的本分,是應該做的。 黃麗亞的女兒邵佩珠說,「媽媽對奶奶如此盡心,耳濡目染也養成孝老敬老的好習慣。」她選擇伴侶的首要條件就是孝順,幾年前結婚嫁到錫山後,她不但孝敬自己的公婆,還常常帶着孩子回孃家,幫着媽媽一起照顧奶奶。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孝順是中國人的美德,也是家庭倫理最注重的品德,和維繫親情很重要的因素。黃麗亞講的那句話值得我們深思:「將心比心,我們也會有老的時候。自己也有兒女,我們怎樣對待長輩,孩子們也會學的。」△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中共國特色!兩男子被撞飛後再遭車輾(圖) 2017/8/16 (59,869次)
像媽媽一樣的補鞋老師(圖) 2017/6/7 (52,827次)
男子被高鐵夾住身亡 家屬狀告鐵路局(圖) 2017/4/14 (58,308次)
遊客進山拍攝花景 需先交買路錢(圖) 2017/4/4 (56,020次)
男子找到23年前兒子的救命恩人(圖) 2017/1/22 (48,285次)
兩孕婦遇到不一樣的醫生 結果命運大不同(圖) 2016/10/24 (50,132次)
被網約車劫持 女子智取歹徒脫困(圖) 2016/10/4 (49,143次)
司機倒車衝進河裏 鄰居保安跳水營救(圖) 2016/9/4 (46,391次)
壽宴上做公益 八旬老人捐265萬元(圖) 2016/8/5 (48,806次)
小笑話:理成江澤民式髮型(圖) 2017/9/3 (379,855次)
江姘頭陳至立主管教育 上傍下包養(多圖) 2017/9/2 (675,652次)
解周易八卦與神傳文字之水乳交溶(2)(多圖) 2017/9/1 (282,595次)
半世紀前的承諾與偷走美國科技靈魂(多圖) 2017/8/29 (235,884次)
兩位記得古埃及前世的人勝過史學家(圖) 2017/8/27 (126,991次)
科學家摸到了門檻兒 人類是地球旅遊者(多圖) 2017/8/26 (298,017次)
解周易八卦與神傳文字之水乳交溶(1)(多圖) 2017/8/25 (275,605次)
看看中國共產黨半個世紀前的承諾(圖)(更新) 2017/8/24 (626,276次)
宇宙在新生!天文學家的解釋無厘頭(多圖) 2017/8/23 (295,341次)

《最後一任總統》與日全食375年美國獨有(多圖) 2017/8/22 (241,728次)
小笑話:金正恩若攻擊美國(圖) 2017/8/17 (338,394次)
人禍天災!九寨溝如此美景留不住(多圖) 2017/8/16 (307,085次)
被習近平收拾了!BBC成了縮頭烏龜(圖) 2017/8/15 (242,974次)
綠卡當場銷燬!有案底華人回美 原機遣返(多圖) 2017/8/14 (231,041次)
小笑話:江澤民與王冶坪婚前婚後(圖) 2017/8/13 (406,398次)
與好萊塢相關的兩則消息令網友驚呼(多圖) 2017/8/12 (224,761次)
中印若有一戰 必爲解救朝鮮(多圖) 2017/8/11 (236,354次)
波羅的海神祕巨物讓科學家成磚家(圖) 2017/8/10 (122,811次)
科學家們根本不敢觸碰這個問題(圖) 2017/8/8 (289,446次)
習近平,必須在十九大前就敲打你(多圖/視頻) 2017/8/7 (387,873次)
世間絕無僅有圖片!宇宙惡勢力曾死命加持江蛤(多圖) 2017/8/6 (258,750次)
預言:習近平最多隻能連任一屆(圖) 2017/8/5 (263,301次)
透露個祕密:朝鮮是中共核彈試驗場(圖) 2017/7/31 (654,035次)
習近平,這事江和你總得有一人負責(圖) 2017/7/30 (294,871次)
夏洛特小公主德國機場耍大牌 故事從這個鏡頭開始的(多圖/視頻) 2017/7/29 (429,446次)
第三號人物雞姦罪出庭 梵蒂岡持續乾旱 (多圖) 2017/7/28 (301,921次)
劉曉波與老婆劉霞爲這原因不讓出國(圖) 2017/7/27 (640,823次)
新港首上任僅三週 香港出了大事(多圖) 2017/7/24 (225,771次)
頭頂着同一個天 卻有着不同的境遇(多圖) 2017/7/20 (283,698次)
小笑話:老江夫婦分別找英子談話(圖) 2017/7/18 (424,737次)
新華網這圖片解說透露CNN們快完蛋了(多圖) 2017/7/17 (203,591次)
小笑話:推薦一個值得你信賴的網站(多圖) 2017/7/16 (312,350次)
?!習近平,北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多圖) 2017/7/15 (238,627次)
一通百通 破解世界兩大難解之迷(多圖) 2017/7/11 (323,144次)
這新聞忒大!美國大媒體和FBI咋不追蹤(多圖) 2017/7/9 (661,767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