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二则孝媳照顾百岁婆婆的故事(图)
喻根华用轮椅推婆婆出门透透气。为了让婆婆解闷,喻根华每天都要带婆婆在村里转上一个半小时。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陆潇亭综合报导)婆媳关系在华人社会存在数千年之久,如果婆媳之间能够相处溶洽,这家人不管有钱没钱一定是幸福的家庭。这里报导二则孝媳的故事: 七旬儿媳照顾百岁婆婆传佳话 据《新华社》2017年8月27日报导,走进江西省上高县镇渡乡狮桥村喻根华家的土砖瓦房,101岁的婆婆黄凤娇安详地坐着,74岁的喻根华一边给婆婆梳头,一边陪她聊天,这是这片屋檐下熟悉的场景。 1961年,18岁的喻根华嫁给黄凤娇的养子罗建中,婆媳俩人开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相处。1983年,喻根华的公公摔跤跌倒导致瘫痪,罗建中要外出务工,喻根华和婆婆一起撑起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喻根华照顾瘫痪的公公,将两个女儿抚养长大。多年的相处,婆婆黄凤娇和养儿媳妇产生超越“母女”般的感情。 2010年,罗建中外出干活时不幸溺水身亡,家中只剩下喻根华和婆婆黄凤娇相依为命。2014年,即将步入期颐之年的婆婆又因摔倒导致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喻根华说:“不能让婆婆瘫在床上,只要能抱得动,我就继续抱,要是抱不动了,我们就一起去敬老院。”从卧室到厅堂,年过七旬的喻根华每天将婆婆抱进抱出。 婆婆年轻时特别爱干净,现在年岁大了也保持着这个习惯。喻根华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温水为婆婆擦脸,把婆婆的一头银发梳得整整齐齐。婆婆有时候大小便失禁,喻根华总是不厌其烦的为她擦洗,并换上干净衣物。 喻根华担任村里的保洁员,每个月有一定的收入。对待工作,喻根华格外认真。早上五时,喻根华便起来做好早饭,料理好婆婆吃饭,便赶去两个村小组打扫卫生。 喻根华伺奉101岁婆婆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村民称赞她是“百年难见的好儿媳”。但对于这些,喻根华只是淡淡地说“有婆婆在,我不敢老”。 六旬儿媳伺候102岁瘫痪婆婆18年

黄丽亚照顾瘫痪的婆婆18年如一日,她的孝心与耐心赢得左邻右舍的敬佩。

据《江南晚报》2017年8月31日报导,黄丽亚家住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铁路桥村。18年前,婆婆摔跤瘫痪在床的时候,她毅然辞职回家全职服侍婆婆冯玲珍,比亲女儿还贴心。而如今黄丽亚也已经是63岁的人了,可照顾起婆婆来,还是件件事亲力亲为。她18年如一日伺候高龄瘫痪婆婆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被大家称为“中国好媳妇”。 黄丽亚是冯玲珍的二儿媳。自从1981年她和老太的二儿子邵亚仁结婚以后,她就把婆婆接来和自己一起过日子。1999年,婆婆冯玲珍有一次去菜场买菜,摔了一跤,大腿髋关节严重骨折,当时老人80多岁了,后来去医院动了手术,但从此脚不能行走,右半身受损严重,开始了轮椅上的生活。因为老公邵亚仁不太会做家务,黄丽亚不放心让他照顾老人,所以尽管厂里一再挽留,但黄丽亚还是坚决辞职,成为婆婆的全职陪护。 黄丽亚每天早上6时左右就起床开始忙活起来,给婆婆倒屎倒尿、端洗脸水、洗脸、刷牙,煮好早饭再服侍她起来吃早餐,安顿好一切后,她才忙其它事情。“这么多年婆婆胖了,有110斤,自己却瘦了,只有105斤,已经抱不动老太了。”黄丽亚说,碰到天气好的时候,她就请人把婆婆背到外面晒太阳,吃完午饭后她陪婆婆聊聊天,下午的时候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水果点心给婆婆吃,等婆婆吃完后她再去做家务活。 离娘家很近 她却很少回去 冯玲珍表示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把劳动好手,养育了4个子女。自从摔伤以后照顾她的重担就此落在二儿媳的肩上。她告诉记者,没有儿媳的精心照顾,自己活不到102岁。 黄丽亚今年63岁了,身体有时也会吃不消,时常出现病痛,但她都忍着,把精力都放在照顾婆婆身上。虽然娘家距离只有几公里的路程,但很少回去。 黄丽亚说,10年前她母亲去世后,至今她93岁的爸爸都是哥哥一家在照顾,好在他们理解并支持自己照顾好婆婆。“将心比心,我们也会有老的时候。自己也有儿女,我们怎样对待长辈,孩子们也会学的。” 孝心赢得左邻右舍称赞 “从没有听黄丽亚抱怨过,真让人佩服。”邻居刘文兰说,冯老太是个爱干净的人,18年来,黄丽亚几乎每天都给婆婆擦身子,换洗衣服,两三天就伺候老人洗一次澡……虽说老人18年来卧床坐轮椅,无论冬天夏天,老人的衣服、被褥上没有任何异味,老人的房间也是干干净净,不曾有过褥疮的出现。“村里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黄丽亚这样的了”。村民对黄丽亚孝敬婆婆的事迹均赞不绝口,很多人以她为榜样。其它小区经常请她与大家分享经验和心得,黄丽亚每次都说,孝敬老人是做晚辈的本分,是应该做的。 黄丽亚的女儿邵佩珠说,“妈妈对奶奶如此尽心,耳濡目染也养成孝老敬老的好习惯。”她选择伴侣的首要条件就是孝顺,几年前结婚嫁到锡山后,她不但孝敬自己的公婆,还常常带着孩子回娘家,帮着妈妈一起照顾奶奶。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国人的美德,也是家庭伦理最注重的品德,和维系亲情很重要的因素。黄丽亚讲的那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将心比心,我们也会有老的时候。自己也有儿女,我们怎样对待长辈,孩子们也会学的。”△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中共国特色!两男子被撞飞后再遭车辗(图) 2017/8/16 (59,869次)
像妈妈一样的补鞋老师(图) 2017/6/7 (52,827次)
男子被高铁夹住身亡 家属状告铁路局(图) 2017/4/14 (58,308次)
游客进山拍摄花景 需先交买路钱(图) 2017/4/4 (56,020次)
男子找到23年前儿子的救命恩人(图) 2017/1/22 (48,285次)
两孕妇遇到不一样的医生 结果命运大不同(图) 2016/10/24 (50,132次)
被网约车劫持 女子智取歹徒脱困(图) 2016/10/4 (49,143次)
司机倒车冲进河里 邻居保安跳水营救(图) 2016/9/4 (46,391次)
寿宴上做公益 八旬老人捐265万元(图) 2016/8/5 (48,806次)
小笑话:理成江泽民式发型(图) 2017/9/3 (379,855次)
江姘头陈至立主管教育 上傍下包养(多图) 2017/9/2 (675,652次)
解周易八卦与神传文字之水乳交溶(2)(多图) 2017/9/1 (282,595次)
半世纪前的承诺与偷走美国科技灵魂(多图) 2017/8/29 (235,884次)
两位记得古埃及前世的人胜过史学家(图) 2017/8/27 (126,991次)
科学家摸到了门槛儿 人类是地球旅游者(多图) 2017/8/26 (298,017次)
解周易八卦与神传文字之水乳交溶(1)(多图) 2017/8/25 (275,605次)
看看中国共产党半个世纪前的承诺(图)(更新) 2017/8/24 (626,276次)
宇宙在新生!天文学家的解释无厘头(多图) 2017/8/23 (295,341次)

《最后一任总统》与日全食375年美国独有(多图) 2017/8/22 (241,728次)
小笑话:金正恩若攻击美国(图) 2017/8/17 (338,394次)
人祸天灾!九寨沟如此美景留不住(多图) 2017/8/16 (307,085次)
被习近平收拾了!BBC成了缩头乌龟(图) 2017/8/15 (242,974次)
绿卡当场销毁!有案底华人回美 原机遣返(多图) 2017/8/14 (231,041次)
小笑话:江泽民与王冶坪婚前婚后(图) 2017/8/13 (406,398次)
与好莱坞相关的两则消息令网友惊呼(多图) 2017/8/12 (224,761次)
中印若有一战 必为解救朝鲜(多图) 2017/8/11 (236,354次)
波罗的海神秘巨物让科学家成砖家(图) 2017/8/10 (122,811次)
科学家们根本不敢触碰这个问题(图) 2017/8/8 (289,446次)
习近平,必须在十九大前就敲打你(多图/视频) 2017/8/7 (387,873次)
世间绝无仅有图片!宇宙恶势力曾死命加持江蛤(多图) 2017/8/6 (258,750次)
预言:习近平最多只能连任一届(图) 2017/8/5 (263,301次)
透露个秘密:朝鲜是中共核弹试验场(图) 2017/7/31 (654,035次)
习近平,这事江和你总得有一人负责(图) 2017/7/30 (294,871次)
夏洛特小公主德国机场耍大牌 故事从这个镜头开始的(多图/视频) 2017/7/29 (429,446次)
第三号人物鸡奸罪出庭 梵蒂冈持续干旱 (多图) 2017/7/28 (301,921次)
刘晓波与老婆刘霞为这原因不让出国(图) 2017/7/27 (640,823次)
新港首上任仅三周 香港出了大事(多图) 2017/7/24 (225,771次)
头顶着同一个天 却有着不同的境遇(多图) 2017/7/20 (283,698次)
小笑话:老江夫妇分别找英子谈话(图) 2017/7/18 (424,737次)
新华网这图片解说透露CNN们快完蛋了(多图) 2017/7/17 (203,591次)
小笑话:推荐一个值得你信赖的网站(多图) 2017/7/16 (312,350次)
?!习近平,北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多图) 2017/7/15 (238,627次)
一通百通 破解世界两大难解之迷(多图) 2017/7/11 (323,144次)
这新闻忒大!美国大媒体和FBI咋不追踪(多图) 2017/7/9 (661,767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