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音色嘹亮的小喇叭--銅管樂器小號(圖)
 
2015年10月19日發表
 
小號俗稱小喇叭,在銅管樂器中,它的音域最高、音色最爲明亮,聲音穿透力最強。

【人民報消息】小號俗稱小喇叭,在銅管樂器中,它的音域最高、音色最爲明亮,聲音穿透力最強。小號的音色具有強烈的號角色彩,產生令人振奮的感覺;獨奏或重奏皆宜。不論輝煌的號召性的音調,還是寬廣的、抒情的旋律,甚至技巧艱難的華彩性樂段;小號都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算是最受大衆歡迎的樂器之一。 起源 小號(Trumpet)的歷史相當久遠: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小號出土於埃及法老王圖坦卡蒙的墓室之內(開羅美術館收藏),至少有3千多年的歷史了。埃及藝術中描寫的士兵手中也可看到,但是構造簡單,可能只能吹奏一、兩個音符。此後相似的樂器還先後出現在猶太民族中、羅馬和拜占庭時期。至於出現於中世紀的銅製喇叭則多少得益於十字軍東征時西方人對伊斯蘭小號的發現。此外日耳曼部落的圖畫中也有類似小號的樂器。 在歷史上,小號通常用在軍事或宗教儀式中。到了文藝復興,小號出現了改良,並且提高了它在皇家宮廷的地位,這種樂器更多的被用來演奏,而不再是單純的用來發信號了。 古代小號有長120公分,一端有個圓錐形的管子,直徑長約10公分,將其擴展開有26公分,設計簡單。最簡單小號是直的,沒有活塞、指孔或拉管。在巴哈的時代,小號在沒有出現彎曲型號之前,可長達7、8尺。後來因爲它太長,難以掌握,所以小號的製造者開始把它弄彎。 19世紀初,德國人史托爾哲發明了活塞裝置,比利時樂器製造商薩克斯將其應用在小號上,發明了能自如地吹奏出半音階的活塞小號,此後小號成爲主流樂器之一,不論在古典或通俗的流行音樂中都能發揮特色,在樂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小號的構造及音域 小號是銅管樂器的一種,多爲銅製,上端小,在尾端四分之一長的地方擴大成爲喇叭口,所以俗稱「小喇叭」。圓筒管上有三個按鍵式的活塞用來改變音高。演奏的時候由吹嘴吹入空氣,在管中產生震動發出聲音。小號的音量大,象徵勝利、凱旋、威武與莊嚴,所以軍隊使用小號來發號施令、提高士氣。 小號在18世紀前因爲管身沒有活塞或音孔改變音高,完全靠吹奏者的嘴形變化吹出不同的聲音。因此小號多半隻用於軍隊或慶典中。後來經過多次改良,如在吹嘴與管身之間加入「變音管」,增加管長以降低音高。 19世紀初有活塞的小號則和其它銅管樂器一樣,改變從吹嘴吹入的空氣壓力可以吹出「泛音」,按下活塞則可改變樂音。小號通常以降B調爲主音,調整管道後則可改爲降E調或C音爲主音。 小號的弱音器是修削軟木特製而成的,插入小號的鐘形口悶住聲音,而不改變音高。弱音器通常分硬音和軟音兩種,硬音弱音器能使聲音沙啞而帶有金屬色彩;軟音弱音器則可以軟化小號音質,使其聲音接近木管樂器。 小號的音色變化多端,在銅管樂器中,其音域最高,音色明亮,聲音的穿透力也最強,是銅管族中的高音樂器,音域約有兩個半八度,所以在管樂合奏中常有獨自表現的機會,它既可奏出嘹亮的號角聲,也可奏出優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因此小號在巴洛克音樂,古典音樂和軍樂中都有很豐富的演出節目,在爵士樂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小號名曲 許多有名的作曲家曾經爲小喇叭專門寫作曲子,如海登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門德爾頌的「小喇叭序曲」、普賽爾的「小喇叭奏鳴曲」、蕭士塔高維契的「小喇叭協奏曲」和韋瓦第的「小喇叭二重奏」等。 知名的小號演奏家 毛里斯.安德烈(Maurice André)(1933年5月21日-2012年2月25日)來自法國南方小鎮Ales,是法國最知名的小號演奏家之一。安德烈灌錄了超過150張以上的獨奏唱片,這是一項空前的紀錄。他使用高音小號錄製了大量的巴洛克時期小號作品,其高亢明亮的音色使其它的小號手競相模仿,使得1950年以前小號作品的演奏風格逐漸蛻變。今日小號在巴洛克作品的演奏風格上,不論德國、法國、英國或是美國,皆追隨安德烈的演奏風格,而安德烈宏大明亮的王者音色,也爲他博得了「小號皇帝」的美稱。 來自俄羅斯高爾基的小號神童納卡里亞可夫(Sergei Nakariakov)(1977年5月10日-),出道不久就被舉世驚歎爲「小喇叭的帕格尼尼」、「奇妙的魔法家」、「一位罕見的天才」。納卡里亞可夫不只開發出小喇叭極致的音色與音域極限,最重要的是他從根本拓展小喇叭的曲目,完美的音樂詮釋,開拓小號前所未見之境界,讓人歎爲觀止。△

 
分享:
 
人氣:28,03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