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生物學家研究的課題應該改變一下(多圖)
 
畢馨晟
科學家計劃「復活」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的史前巨型病毒,其歷史可追溯至3萬年前。
這種史前巨型病毒叫做西伯利亞軟體病毒。
這是自2003年以來發現的第四種史前病毒。

【人民報消息】近日,科學家發現第四種史前巨大病毒,它對人類是否有威脅、進化論爲甚麼不能解釋其成因等一系列問題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 據國外媒體報道,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科學家在俄羅斯科萊馬低地發現一種史前巨型病毒。這種史前巨型病毒叫做「Mollivirus sibericum」(西伯利亞柔弱病毒),是自2003年以來發現的第四種史前病毒,專家警告稱,氣候變化和冰層消融將復活類似的危險病原體。 這是該研究小組發現的第二種史前病毒,2003年他們發現了Minivirus,另外兩種史前病毒分別發現於2013年和2014年。 ◎ 科學家的發現與擔心 近年來,全球氣候轉暖使北極和亞北極圈地區升溫,其升溫幅度是全球平均升溫的兩倍,這意味着永久凍土層正在融化。研究負責人珍-米歇爾-克拉弗裏(Jean-Michel Claverie)說:「面對易受攻擊的宿體,許多病毒微粒仍具有傳染性,很可能潛在復活病原體病毒。如果我們不加重視,對這些地區進行工業化時未進行安全性保護,很可能未來會喚醒一些曾被根除的致命病毒。」 科學家決定「復活」這種新發現的潛伏在俄羅斯東北部冰凍荒原的3萬年前的病毒,觀察它們是否對人類或者動物有害。 研究人員稱,關於巨型病毒的故事開始於2003年,迄今爲止發現的四種類型史前巨型病毒具有不同結構、尺寸、基因組長度和複製週期,它們起源和進化模式與「研究假設理論」相沖突。 這個研究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此病毒是法國馬賽地中海大學(University Of Mediterranean)的生物學家從西伯利亞3萬年前凍土層的30米深處樣本中分離而得。其球形病毒顆粒的直徑爲0.6微米,用光學顯微鏡即可觀察,而一般病毒只能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見到。 CNN在9月11日的報導中說,這個「西伯利亞柔弱病毒」似乎並不像名字那樣的弱。研究主持人、地中海大學的讓-米歇爾·克拉夫利(Jean-Michel Claverie)教授解釋,雖然西伯利亞柔弱病毒的名字與此前發現的潘多拉病毒(Pandoraviruse)相比,多了世俗化的味道,但是「從西伯利亞柔弱病毒的行爲來判斷,很可能它也像潘多拉盒子一樣危險。」 ◎ 這種病毒頑固不肯進化 讓科學家困惑 生物學家除了不清楚西伯利亞柔弱病毒的致病性外,感到困惑的另一個難題是這種體積巨大的病毒超出進化論的推斷。 西伯利亞柔弱病毒是目前爲止發現的第四種巨大病毒。對於近年來發現的這些巨大病毒,進化論者將它們排除在生物界之外,並一直未被列入物種進化之中。這很奇怪的。不「進化」的就不是生物嗎? 持進化論的科學家認爲,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進化來的,都是由一個單細胞開始進化的。在這個結論的前提下,他們推測病毒的來源是在第一個細胞出現以後產生的。他們還有一個前提:病毒無法單獨存活,只有依靠宿主才能存活和繁殖。因此,他們認爲,地球上應先有簡單的病毒,之後才會出現複雜的單細胞生物。假設是這樣,病毒也得算生物啊!你不能說它什麼也不是。 克拉夫利教授研究後發現,持進化論的生物學家的結論是完全錯誤的,擬菌病毒曾經非常複雜、因此很可能具有獨立生存能力,它的祖先可能在細胞出現以前就已經存在了,這和它後來是否寄生在其他生物上並無關係。因爲,病毒寄生在哪個的身上都是有其原因的,不是亂來的。 ◎ 科學家研究的課題應該改變一下 《科學人》雜誌在2004年以《病毒不是活的嗎?》爲題報導說,病毒具有複雜的生存能力,它能直接與其它生物交換遺傳訊息,並不像進化論者所認爲的寄生物是沒有生命的。 而且,「可能最讓大部份醫師、還有大部份演化生物學家(即進化論者)驚訝的是」,大部份已知的病毒不會導致感染對象生病,只是長期寄居在細胞內,利用細胞成份繁殖自己。「這些病毒發展出許多靈巧的辦法,來躲避宿主免疫系統的偵查,幾乎在免疫防線的每一步,病毒都能想出改變和控制的辦法。」 這樣問題就來了,這些病毒怎麼會如此厲害?它們是怎麼知道要破壞人的免疫系統?它們會挑選什麼人下手?它們的選擇標準是什麼?誰給它們制定的標準? 另外,全球氣候轉暖會給人類生存帶來巨大的危險,爲什麼轉暖是在整個人類的道德全方位墮落的時候發生的? 有一段歷史記載告訴我們,科學家試圖喚醒曾被根除的致命病毒,以期未雨綢繆,是沒有實質意義的。 這段敘述是倖存者、教會歷史學家伊瓦格瑞爾斯留下的,他活過了羅馬帝國的第四次大瘟疫,見證了強大的羅馬帝國是如何被四次大瘟疫消滅掉。 他寫道:「每個人感染疾病的途徑各不相同,根本不可能一一加以描述……,也有一些人甚至就居住在被感染者中間,並且還不僅僅與被感染者,而且還與死者有所接觸,但他們完全不被感染。還有人因爲失去了所有的孩子和親人而主動擁抱死亡,並且爲了達到速死的目地而和病人緊緊靠在一起,但是,彷彿疾病不願意讓他們心想事成似的,儘管如此折騰,他們依然活着」。 爲什麼有人想活,卻死了;有人想死,卻一直活着? ! 生物學家們,不慌去「復活」3萬年前的病毒,用心研究一下以上的這些「爲什麼」和現像,對人類才有真正的意義。△ (人民報首發)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噢!幾個讓科學家哇呀呀的奇聞(多圖/視頻) 2015/9/8 (185,283次)
荷蘭科學家利用植物生長髮電(圖) 2015/5/20 (22,709次)
天降「蜘蛛雨 」 如白雪皚皚(圖) 2015/5/19 (24,524次)
科學家頭大!是誰把水中奇招教會水蜘蛛(多圖) 2015/5/17 (255,905次)
宇宙中的"黑洞"把科學家折騰苦了(圖) 2015/4/22 (253,441次)
科學家對火山爆發沒脾氣 火山也能沒脾氣(多圖) 2015/4/12 (414,640次)
科學家就H7N9禽流感流行發出警告(圖) 2015/3/24 (21,290次)
彗星發現之旅 科學家睡不醒的驚奇夢(圖) 2015/2/8 (288,003次)
近期最佳太空照片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多圖) 2015/1/8 (282,515次)
訪美里程碑!外交部長透露一個驚人消息(圖) 2015/9/19 (204,217次)
生物學家研究的課題應該改變一下(多圖) 2015/9/17 (244,124次)
王岐山談中共執政合法性 萬里已註釋(多圖) 2015/9/16 (73,007次)
一個折騰很久的怪聞 最近又在折騰(多圖) 2015/9/14 (342,947次)
腫瘤被撞飛 盲人見光明(圖) 2015/9/13 (45,838次)
從一張照片看臺灣媒體 媚共反習(多圖) 2015/9/12 (80,962次)
冤魂索命!重慶勞教局長逃命墜樓亡(圖) 2015/9/11 (79,664次)
最高檢這一舉動 江澤民回外地難(多圖) 2015/9/10 (356,817次)
習與前任不一樣 宋祖英妖不起來(多圖) 2015/9/9 (96,566次)

小道兒!爲啥李長春不停拍照(圖) 2015/9/8 (340,507次)
噢!幾個讓科學家哇呀呀的奇聞(多圖/視頻) 2015/9/8 (185,283次)
驚心動魄!胡錦濤當政時的場景再現(多圖) 2015/9/8 (94,705次)
小笑話:大閱兵 老江忘兜尿不溼(圖) 2015/9/7 (267,949次)
江綿恆,瑞士這個新聞是衝着你來的(多圖) 2015/9/6 (85,967次)
需要讀懂習近平簽署的主席特赦令(圖) 2015/9/5 (77,143次)
爲何習穿中山裝 普京瞧江笑容詭異(多圖) 2015/9/4 (108,658次)
敬神不怕最高法 美國小書記員真敢叫板(圖) 2015/9/3 (73,082次)
轉世後記得殺手的包括這位總統(多圖/視頻) 2015/9/2 (191,538次)
製造幾十年來最荒唐審判的江系大法官落馬(多圖) 2015/9/1 (338,483次)
得看!兩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圖) 2015/8/31 (264,832次)
張德江嘴上較勁 實際囊踹 (圖) 2015/8/30 (76,138次)
王岐山恍然大悟:習這手兒太厲害了(圖) 2015/8/29 (383,959次)
閱兵花絮!楞頭青點名訓將軍:請把腿抬高點(圖) 2015/8/28 (72,091次)
不可思議!浪漫燭光鑄成純潔天使(圖) 2015/8/27 (47,965次)
張德江審議這個提案 悲從中來 (圖) 2015/8/26 (65,475次)
江:張高麗沒用了(圖) 2015/8/26 (1,236,403次)
政法委橫絲兒肉高官會場打罵副市長 (圖) 2015/8/25 (304,425次)
蛙字校牌挪進黨校 劉雲山製造世界奇聞(多圖) 2015/8/24 (85,410次)
中央黨校校長劉雲山驚見江氏牛皮癬被治癒(多圖) 2015/8/23 (81,500次)
?!還有比這更蠢的省委書記嗎(圖) 2015/8/22 (99,889次)
救災的廣州房管局長咋英雄4年就栽了(圖) 2015/8/21 (317,649次)
一個驚人內幕讓貪官們聽的目瞪口呆(多圖) 2015/8/20 (94,187次)
對江澤民劉雲山的「父子同落」警告(圖) 2015/8/20 (65,911次)
重返中華!神話之鳥在證實一個神奇預言(多圖/視頻) 2015/8/19 (198,212次)
凶兆!百萬蜘蛛從天而降 連鬍鬚都被佔領(多圖) 2015/8/18 (256,49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