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报消息】自从媒体报导广西巴马长寿乡之后,越来越多的癌症病人蜂拥进入到这个穷乡僻壤。从中不少人真的病情减轻或痊愈。一位住了半年病情减轻的癌症晚期病人马姐(她不再让人叫她马总)说领悟到「癌细胞并非来要你的命,而是让你放下欲望。」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闻名遐迩的「长寿县」。1964 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百岁以上老人28 人,1994 年增至79 人,2013 年,巴马县人口总数27 万人,而健在的百岁老人就有82 人,是中国长寿老人密集度最高的地区。 1991 年9 月,国际自然医学会将巴马列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乡。巴马县政府介绍,造就巴马长寿现象的外部环境因素是地磁、空气、水、阳光、食物。 「长寿县」吸引上百万的游客、养生者来到巴马寻找「长寿密码」。 108 岁的黄妈身体健康,坐在自家屋子里,每天都有来到巴马长寿村的游客来探望。除了慕名而来的游客,有不少养生者都固定来到巴马长住上一段时间,成了巴马的「候鸟人」。向他们询问巴马的情况,很多人都会用到一个词「神奇」。 「到这来不用吃药就好了,糖尿病在这呆了两年就好了。不打针不吃药。」 「高血糖,那你就来吧,绝对好,糖尿病到这儿效果最好。」 「小分子的水对身体对消化对气管各方面都好。没开,就喝,挺好,等开了以后就把矿物质都给破坏了。」 「来这不用吃药也能治病」 、「泉水河水生喝效果好」、「要到百魔洞里吸收地磁,到天坑呼吸负氧离子」……诸如此类的说法还有不少,也因此来到巴马的养生者中有不少人是来养病的。 这些「传说」有人信,也有人持保留态度。不论长寿之乡的长寿密码是什么,有一点大家普遍认可也感受得到,那就是巴马的自然环境。 从2003 年开始,绝症患者和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中老年人陆陆续续来巴马,求生或求养生。这些不定期居住的外来人口把自己称作「候鸟人」。2012 年,「候鸟人」及来巴马的游客突破了200 万人次。巴马甲篆乡坡月村村民说:「来到这里的,有些是高血压的,糖尿病的,各种的病类都有,有些有癌症的,还是来到这里,令当地多了『癌症村』的称呼。」 来在这里养生的人说,在百魔洞中磁疗,在娑罗树下吸氧,饮用盘阳河水,是流传的养生长寿的三大「秘诀」。来自县政府网站的资料,盘阳河谷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20,000 个,是一般城市的几十倍,洞外娑罗树,作为和恐龙同时期的植物,被公认是负氧离子最高的地点。高地磁,据说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效。而河水,更是因为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成了所有人的养生汤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