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为何重庆晚报着着实实火了一把(多图)
 
诸葛仁
 
2011年1月7日发表
 

1月6日,老郑陪着刚做完手术的老婆回家。
【人民报消息】1月6日,重庆晚报的一篇纪实采访文章一刊出,立刻火遍全国。

1月7日,报导说:昨天本报「新闻故事」栏目《风雪里,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报道了在万州谋生的忠县棒棒(扁担挑夫)郑定祥,新年第一天帮人挑两包羽绒服,结果与雇主走丢,在寒风中苦寻雇主五天,现在仍未找到。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喊出了一句「缺钱不一定就缺德」。

重庆晚报报导说,本网率先报道了老郑的事迹后,该报道在网上迅速掀起了一波关注的热潮,搜狐等50余家网站立刻进行了转载,该报道在「搜狐讨论」排行第二。中央电视台第7套节目也准备采访,不少网页专门为此发表评论文章。

在「穷的只剩下钱」的国度里,有网友称赞「他是中国的脊梁」,还有人甚至将老郑的一句「缺钱不缺德」写进了QQ个性签名。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会牵动这么多人的心?

先来说说重庆的地理环境。重庆是个山城,所以那里有一个很特殊和不可或缺的职业就是用扁担和箩兜替人家运送东西,当地人管他们叫「棒棒」。在万州城里谋生的忠县人郑定祥就是一位生活困难的棒棒。

据记者彭瑜、通讯员尧华燕报导,2011年第一天,老婆打来电话说,天太冷又感冒了,希望郑定祥在城里带件棉衣回去过年。没想到,这天,他真的运气来了:帮人挑了价值近万元的羽绒服,结果,走着走着,一抬头,雇主走丢了。

牵动人心的故事开始的竟如此简单……

郑定祥今年58岁,老家在忠县涂井乡清平村3组。老婆常年患病在家,去年儿媳因他家生活太困难与丈夫离了婚,留下两个不到5岁的孩子走了,小的还不到一岁。为养家,诚实憨厚、为人耿直的老郑农忙务农,农闲就进城打工。

老郑没想到2011年第一天的业务比天气还「「冷」,一上午没能找到一笔业务。下午4点多,小天鹅市场。有人提出两包货,挑到高笋塘女人广场,给10元钱人民币(不知为什么此时想起前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儿子曾伟在悉尼购买的豪宅用了2亿5千万人民币的民脂民膏)。别人都嫌钱少路远不愿去,老郑想闲着也是闲着,下力挣点钱身子也暖和,就接过了活儿。

雇主是一位40多岁的男子,这人催得急,老郑担起货物跟在雇主身后,没来得及看清雇主的相貌。

沿白岩路走到三峡茶庄,雇主给老郑一支烟,让他歇口气擦擦汗,之后继续赶路。雇主自顾带路,老郑挑起货物紧随其后。3分钟后,老郑擦了把汗水,将扁担换了下肩,抬头一望,雇主不见了!他加快脚步追赶,一直赶到高笋女人广场,老郑都没发现雇主。

人找人急死人!老郑索性站在新城路农村商业银行外,等待雇主出现。刚才走的浑身是汗,一停下来,汗变成了冰碴,贴在他的背上,寒风裹挟着冷雨,像刀子一样拍打着老郑的脸,他的手、脚都麻木了,鼻涕都流了出来,再加身上没一件厚点的衣服,老郑禁不住冷的浑身发抖。

猛抽了好几根烟驱寒,老郑的目光努力在人群里搜索。整整两小时过去,雇主依然没有出现。正当老郑犹豫如何处置这两包货物时,老伴来电话了,喊他买件棉衣回去御寒……

老伴说,老家天气太冷又感冒了,前两天输液又花了100多元钱,让他寄点钱回去。老伴告诉他,上次买回去的棉衣很暖和,不过给小孙子当棉被盖了,希望他过年的时候再带件回去。老婆一直提醒说,棉衣对她非常重要,穿上就不会感冒,也就不用花那么多药费。

老郑谈到此事一阵哽咽,说那件棉衣哪儿是买的啊,那是他上次帮人担东西到家,赶上主人正要丢弃这件旧棉衣,他赶紧捡了回来。过中国新年还有一个月,他打算辛苦点多挣点钱,回家一定给老婆买件新棉衣。

缺什么就来什么

两大包货物很轻便,「啥东西这老板这么不上心呢?」老郑搁下电话打算看个究竟,他从货物包袱裂开的缝隙看进去,居然都是衣服!伸手摸进去,滑滑的,暖暖的,老郑突然觉得手居然不那么僵冷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羽绒服」吧?老郑真有点舍不得将手抽出来:这东西真神奇,轻飘飘的竟还这么暖和。老郑突然想起老伴买棉衣的叮嘱,看看这羽绒服,他觉得老婆穿上这衣服肯定不会再感冒,而且还很轻便,干活也方便。

老郑脑海里一片遐想:老伴平生第一次穿上暖和的羽绒服,没有了咳嗽声,没事就要低头幸福的看两下、摸一摸;邻家的妇女还会投来羡慕的目光……不觉中,老郑露出了笑脸,心头暖暖的。

不是自己钱买的,不能贪


不是自己钱买的,不能贪!
想的再美,老郑还是决定完璧归赵:不是自己的钱买的,不能贪!

要是那些「人民公仆」都能这样想,老郑家的日子也不会过的如此艰难。

「飞来横财,拿回家得了。」「一件不过分吧?就算是雇主感谢也得送件衣服。」老郑想起了路人的劝说。听起来好象在理,但40年代的理和60年代的理有差别,80年代的理和今天的理差别更大。按谁的理去行?天理。因为天理是永恒不变的。

「毕竟不是自己的钱买的!」面对诱惑,老郑的良心让他无法心安理得的把这「横财」拿回家,他决定还是要交还雇主。

天色已晚,老郑觉得将货物带回出租屋实在不妥。随后找到女人广场物业管理办公室,称捡到了商户丢失的货物,先在这里放一放,然后再寻找失主。

1月2日,万州城飘起了新年第一场雪,嗖嗖的寒风一阵紧接一阵。老郑一觉醒来,发现身子骨一点力气都没有,头沉沉的疼得厉害。头天风雨中等雇主,他感冒发烧了。

同屋的工友劝他歇一歇,他还是硬撑着起床出了门。工友们不知内情,都埋怨他要钱不要命,下雪还要去挣钱。

老郑先去女人广场物业管理办公室,得知没有人前来找寻货物后,他又找到高笋塘派出所,希望民警出面帮忙找失主。因管辖范围限制,民警建议他到事发辖区白岩派出所报案。

顶着漫天飞雪,老郑来到白岩派出所。民警们了解情况后,通过报案系统,查找不到有人就此事的报案情况,建议老郑到高笋塘交巡警平台询问情况。老郑忙起来,似乎忘记了感冒,又跑到高笋塘交巡警平台。

带病在风雪里奔波一天,老郑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1月3日一早,老郑再次来到女人广场物业管理办公室。物管工作人员何学安说,这两包货物始终牵挂着老郑的心,每天早晨、晚上都要来过问。

何学安说,被老郑的精神感动,物管处的工作人员也加入到寻找失主的队伍。他们在女人广场商业街里传出寻找失主的信息,同时在高音喇叭里喊话,但还是不见失主。

老郑觉得,失主一定会在从小天鹅市场到女人广场这条路上找他。他带着扁担、绳索去市场销售羽绒服的地方,打听有无雇主寻找丢失的货物,然后又沿途询问,还是没有雇主的音讯。

1月4日,老郑心里还是放不下这两包货物,一大早出了门,沿街边找生意边找雇主。工友老王埋怨,老郑比丢了货物的雇主还着急。他告诉记者,老郑一天也就挣30多元钱,住宿每晚两元,三顿饭要13元,这几天分钱不进光吃老本,真搞不懂他是怎么想的?

老郑说出了自己放不下的原因:这几天天冷,是人家卖衣服的旺季,早点物归原主,才不耽搁人家的生意。如果每个人都能替别人着想,我们国家会少发生多少不幸?

但,一连寻找四五天,都没找到走失的雇主。

1月5日,老郑实在没辙了,他突然想到了报纸上的寻人启事。老郑联系上重庆晚报,希望尽快找到失主,早日去掉这块心病。

记者看到,两大包货物用编织袋包装,透过缝隙能看到里面是崭新的羽绒服。物管员何学安估计有50多件羽绒服,价值近万元。与崭新羽绒服形成鲜明对比,老郑只穿了三件单薄的衣服,袖口和前襟处都有破洞。

重庆不是已经有了保持恒温的五星级厕所了吗?而且市委书记薄熙来还经常引用邓小平「共同富裕」的语录,能否让在英国留学的薄瓜瓜少玩儿几次女人,给薄书记减少点经济负担,少刮些民脂民膏,在中共建政61年之际也能让老百姓冬天穿上一件棉袄?

「缺钱不缺德」将成2011年流行语

被感动的记者写下老郑这5天的时间表:

1月1日:「捡」两包货物,等候雇主到天黑。

1月2日:不顾感冒发烧,通过派出所找雇主。

1月3日:在原路上等待,还是没有找到雇主。

1月4日:一大早就出门,沿街寻找雇主无果。

1月5日:他实在没辙了,通过本报寻找雇主。

他为什么这样执著?「缺钱不一定就缺德!」老郑这句话经报导与转载,立刻火了整个中国。

一位网友说,「缺钱不缺德」这句话说的太好了,将会是2011年的流行语。

一位重庆网友甚至将QQ个性签名改写为「缺钱不缺德」。她认为,现在不论电视还是网络,打开之后,到处都是充斥着低俗的娱乐、暧昧、颓废,以及想一夜成名的急功近利,所以更应大力弘扬老郑这种「不缺德」精神,哪怕用QQ签名的形式传递。

另一位在评论文章中称,一个山城的棒棒,自身有如此多的问题困扰他,他也幻想过妻子穿上新羽绒服的笑容。但所有的梦想都被道德煎熬着,最后老郑在道德与私欲迷离之前,果断的选择了道德,着实令人敬佩。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6日下午,老郑的老伴周淑英突发尿结石和肾结石,住进了忠县石宝镇卫生院。老郑接到电话,左右为难,这边丢失货物的雇主还没找到;家里老伴住院需要花钱,而手头只有够回家的车费。

「五天没接业务了。」工友老刘说,老郑每天至少有30元钱收入,五天耽搁的工钱有150多元,可以为老婆买件棉衣了,至少也够老婆住一两天院。

最后,老郑特意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女人广场物业管理办公室。他说,自己不是想让雇主感谢自己,他只想要回那10元工钱,因为这是他凭劳动应该得的。

上万元的到手横财不要,他却只想要回那10元工钱。这解释的通吗?解释的通,老祖宗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5日晚,老郑从万州赶回忠县老家已是深夜11点过。老伴周淑英说,她不埋怨老伴为这事耽搁找钱,听到老伴做好事,自己的病情就好像好了很多;老伴能深夜赶回到身边,已经心满意足,比穿上新棉衣还暖和。

6日一早,他带上老伴赶到忠县县人民医院,为老伴做了肾结石和尿结石手术。因为手头紧,他还找人借了2000多元钱才凑齐了手术费。由于家中两个孙子无人照看,刚刚做完手术的周淑英还得马上回家看孩子。

老郑告诉记者,时间都过去快一周了,丢失羽绒服的雇主还是没有找到。他责备自己说,当时要是走快点、跟紧些就好了。他自己现在虽然回到家里了,但还是很牵挂羽绒服的事。老郑表示,等老伴3天的输液疗程完成后,自己就将回到万州,一边跑业务一边继续寻找羽绒服雇主。

媒体应该是传播道德的脊梁


重庆晚报刊登的这篇报导全文。
媒体应该是传播道德的脊梁!
1月6日,重庆晚报的这篇纪实采访文章一刊出,立刻火遍全国。各家报社一年365天每天都要出报,记者采访的新闻无数,为何这篇被迅速转载,好评如潮?

重庆晚报7日报导说,全国各地的网友和读者纷纷来电表示,要从物质上、精神上关注老郑。

一位网友说,他想送老郑一件羽绒大衣,这不是帮助他,而是对他在这个社会上坚持道德操守的一种回报。

北京一位先生致电记者称,看到报道后,他一直在思考用什么形式帮助老郑,并委托记者打听老人最需要什么。王先生说自己在重庆有公司,如果方便的话,他愿意为其提供一份工作。

西安一女读者告诉记者,她看完文章流泪了,她说老郑生活那么困难和艰辛,但他坚守了做人的本分,为大家树立了道德的标杆。她说,要为老郑送去一份温暖,哪怕是一句暖心的问候,一件暖身的棉衣。

下面还有几位网友的反馈:

棒棒哥真是好样的!诚实憨厚,为人实在,品格高尚,是个真正的中国汉子!

缺钱不一定就缺德!掷地有声!穷棒棒一句朴实的话,羞杀那些腰缠万贯者。

让缺钱不缺德这句话流行!

还有一个帖子道出了重庆晚报这篇纪实采访特别火的原因:「真的希望媒体多介绍介绍这样的事迹,引领一下社会道德的回归!这样的感人事迹太少了,我们太需要了!」

中华民族是个具有道德良知的伟大民族,无论马克思的撒旦子孙中共如何要割断炎黄子孙与祖宗的血脉联系也是枉然。民间对这个新闻的热烈反馈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人民报首发)

 
分享:
 
人气:58,375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