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從「秦朝全天星臺」說當今宇宙變化(圖)
 
劉曉
 
2010年10月17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生活在今天的人們似乎很難想像中國古人會對浩瀚的宇宙有着怎樣深刻地了解,不過,2008年底,考古學家在陝北發現的面積爲2.8萬平方公里的秦朝全天星臺遺址,卻着實讓今人歎爲觀止。

這個與長城和馳道並稱秦代三大工程的全天星臺是由當年秦朝大將蒙恬主持建造的,歷時6年才完成。它由1424個圓形或橢圓形土臺組成,分別與天空332個星宿或星官對應,還分別對應着秦帝國的疆域山川、郡縣城郭、宮廷苑囿、文武百官、軍隊、監獄、社會百業、日常生活等。更令人驚詫的是,它還與上古的一些事件相呼應,構成了完整的「地上天國」。

考古還發現,遺址總體輪廓爲女媧補天形,「女媧」頭北足南,「身高」約809秦裏(折337公里), 「體寬」約365秦裏(折152公里)。「身高」與「體寬」的個位數合爲九五之尊。女媧形「地上天國」自下而上共分九層,每層各有其名,各含不同的若干星宿或星官,印證了「天有九層」的古老傳說。

據說,當時秦朝皇帝正是通過觀星、祭星、占星這種獨特的方式來預測軍國大事的,而當時的老百姓亦希望通過觀天象知曉社會變異或自身的生計。這說明秦朝時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是相信來自上天的警示的。不過,在敬畏上天的同時,秦始皇並沒有放棄自己的苛政和暴虐,致使百姓怨聲載道。

在秦始皇去世的前一年,即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秦國東郡有一塊隕石由天而降,石頭竟然刻有六個大字:「始皇死而地分。」此前,還有一塊石碑上刻了一則讖語「亡秦者,胡也」。兩則預言都預示了秦始皇之死以及死後王朝的滅亡和分裂。預言讓秦始皇寢食難安,根據他個人的理解,滅秦者乃是北邊的胡人,因此多次發動了針對胡人的戰爭。但事實上,使秦朝滅亡的卻是他的兒子胡亥。

事實上,秦之前的上古帝王乃至秦之後的歷代王朝的皇帝,都十分重視觀察天象。《易經》曾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的就是天象,包括恆星、行星、變星以及雲氣等的廣義天象,觀天象的目的就是要得知人事吉凶。對古代帝王而言,就是要得知天象預示着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的變化。如果天象有異,那一定是上天的譴告。

比如,古人認爲太陽象徵着皇帝,發生日食就是皇帝有災難。唐代孔穎達在《左傳正義》中寫道:「日食,陰侵陽,臣侵君之像,救日食所以助君抑臣也。」春秋時晉人伯瑕還認爲日食是「不善政之謂也。國無政,不用善,則自取謫於日月之災。」也就是說,日食的出現象徵着皇帝違背了天的意志,因此天顯異象以示警告、譴責。

公元前178年,日食之後漢文帝下詔曰:「朕獲保宗廟,以微眇之身託於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亂,在予一人,唯二三執政,猶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羣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漢文帝把日食原因歸咎自己,並廣泛徵求進諫者,他成爲後世帝王遇到重大災異時下「罪已詔」先例。

北魏孝文帝則認爲日食是「聖人懼人君之放怠,因之以誡,故稱日食修德。」(《魏書•高祖紀下》)日食期間皇帝需素服齋戒,貶膳、廢樂、退避正殿;有的皇帝還下異常天象詔,除了自責外,還進行大赦、求直言、人才選拔、詔官員修省、修職。朝臣也常趁異常天象、自然災害之際,向皇帝上奏,批評國家的政策、人事,甚至批評皇帝本人等。

正是古代絕大多數帝王懂得對上天的敬畏,所以才不敢爲所欲爲。正是因爲古代尋常百姓也懂得天之警告,所以也不敢任意胡爲。

然而,古人對於上天的敬畏卻被接受所謂現代化教育的今人視爲迷信,對於天之異象不以爲然。可是,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如今卻正在宇宙中發生着,而且遠遠超出了現在人所能理解的範圍;特別是近幾年來,宇宙所呈現的膨脹、爆炸等圖景更是讓科學家們大驚失色。




近幾年來,宇宙所呈現的膨脹、爆炸等圖景讓科學家們大驚失色。

9 月30日,一篇發表在宇宙網上的題爲《我們生活在宇宙泡泡中嗎?》的文章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即地球正陷於一個真空的反常時空泡沫中。通過觀察,作者認爲這或許可以解釋宇宙的加速膨脹狀態,而主流的物理學則認爲宇宙膨脹是由暗能量引起的。此外,這一理論也將挑戰天文學遵循了450年的原則,即地球所在的宇宙並不特殊。到底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是否特殊,科學家們仍莫衷一是。

而前不久天文學家還發現太陽正在被拋離它所在的位置,銀河系中兩個旋轉臂正在消失,大量恆星誕生,大量超新星爆發,銀河系正在變成宇宙中的孤魂野鬼,等等。這似乎都在向世人昭示着宇宙在發生着鉅變,而這種鉅變已開始從遙遠的星際移到了我們的家園--地球。

這樣的改變對觀星象知人間變化的古人而言,早已是大驚失色,因爲超新星的爆發等天象往往標誌着災禍。這樣的天象到底在告訴人們什麼呢?也許,它所要昭示的是人間正在發生着史無前例的鉅變吧。

 
分享:
 
人氣:39,66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