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传统文化】古人论知耻
 
【人民报消息】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曾赞赏“行己有耻”的士大夫精神,他还说,“知耻近乎勇”。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民族气节,知耻都是良知的先导。

孔子说:“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即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孔子还说“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大意是有羞耻之心就接近勇敢了。一个人懂的羞耻,才能自省自勉。有羞耻之心的人,才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战胜自我,这是“勇”的突出表现。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大意是一个人没有羞耻之心,就不能算作是人。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仁、义、礼、智的萌动,只有禽兽才不具备人类的这些天然的善性。人有“羞恶之心”,才会在名利面前表现出高风亮节。

孟子还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孟子.尽心上》),大意是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感,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呀!

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是很容易的事。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会觉的羞耻,能够有勇气改正,那还为时不晚。如果安于羞耻,或者不觉的是羞耻,反以为是荣耀,那就不可救药了。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意思是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不能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人有了羞耻心,才能意志坚定,于贫富、得失、义利之间有所取舍,而不是任凭欲望的驱使。否则,人没有了羞耻心,就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明朝学者吕坤在《呻吟语.治道》中说:“五刑不如一耻”,即再严酷的刑罚,也不如让百姓懂的一个“耻”字。吕坤认为,教育人懂的廉耻要比重刑更重要。人的道德提高了,知道了什么叫羞耻,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就能明辨是非,这比犯了法再来处罚更有效。因此,儒家一贯主张教化为先,惩罚在后。

(明慧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5/21/4051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