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百老汇华人圣诞晚会服装探秘(多图)
————演出中事件涉及很多朝代 制作符合历史 服装准备就绪
 
【人民报消息】(大纪元记者韦实12月6日纽约报导)新唐人电视台举办的全球华人新年晚会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历次晚会上,涉及古代题材的节目的演员们的戏装都是专人手工制作的。这些戏装从它们大方的样式到明亮的色调都给人深刻印象,戏中人物的扮相也因为服装而更加生动鲜活起来。

在圣诞晚会即将在百老汇亮相前,服装已经准备就绪,服装制作的设计师之一李樊红接受本报专访,介绍了服装制作的整套过程。

*服装的蓝本来源于史料

她介绍说,制作的指导是以史料为标准,通过服装严格再现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演出中的事件涉及了很多朝代。

服装也是严格根据史料的记载和古书古画中发掘的材料为蓝本。比如参考书中有<中国服装史>,这本书就是上海高等学院里边的老先生们从出土文物中不断总结考证而来的。他们从文革“破四旧”毁坏文物前就一直偷偷在做,书里的很多东西都是有据可查的。

更直接的蓝本来自于敦煌山洞的壁画,那是中华文化的一座宝库,从南北朝到唐朝,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人往里加东西,壁画里的人物的服装很多就是当时最典型的样式。除了敦煌,制作时也参照了古代流传下来的雕塑、玉器、器皿。

布料烂掉了,可是这些文物不会坏,可以从中推测出当时衣服的款式、形状甚至颜色。现代的很多古装电影电视作品里边的衣服款式加进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在制作时,制作人员没有参考那些东西。

*清装无法代表中原的古代服装

晚会的人物的戏装是按角色做,干活的人就是短袄,贵族按宫廷装束,老百姓穿老百姓的衣服,当了官就得加颜色换样式。当然,舞台服装还要根据戏剧的要求,加适当的美化和装饰。

在目前,现代年轻人、海外的华人和外国人说起中国传统服装只认为是清朝服装。但是清装无法代表中原的古代服装,中国传统服装基本上是汉朝的风格,宽袍广袖。而其他民族的服装特点和各朝各代的汉人又不一样。

唐、宋、元、明、清,一个朝代一个文化,经济文化和当时的观念又影响服装,造成了各代中原服装有其鲜明的特点。

*中国各朝服装的特点

李樊红认为,唐朝的服装应该说是最博大的,和其它朝代比较起来,它的整个风格是大气、华贵、开放。

唐朝之前,中国曾经经过了南北朝战乱的年代,当时人们生活动荡,衣服上的花都看起来比较粗犷。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富足,衣服上的花是饱满、华丽、平和的,装饰图案传达的资讯是雍容华贵。


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富足,服装显得雍容华贵。(正见网)



唐朝女性穿着的衣服是大袖衫。(正见网)

当时的衣服式样也受这样的心态影响,最标准的衣服就是大袖衫,外面披的衣料是透明的,里边是袒胸露背。当时不止衣服有贵族气,唐朝人的发型变化非常多,女人的头发有很多种缠法,宫廷的款式经常变,如果头发不梳会一直拖到地上。

女人头发当时越梳越高,大臣有的甚至提醒宫廷风气奢侈,要节制一些。

唐朝的文艺诗歌文学有想像力,当时的中国人也非常开放,连服装也是开放的,这和当时的文化政治有关系,体现出国家的兴盛。唐装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吸收了各个民族服装的元素:唐朝和西域、印度,其他的亚洲其他国家频繁交往,吸收了很多外来东西,波斯和印度的图案也很流行,西北的胡服可以直接穿来上朝。

*康熙热爱中原文化

到了宋朝,程朱理学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衣服马上发生变化,从以胖为美到追求窄和修长,衣服也变得不那样华丽,花朵是小碎花,妇女以瘦为美。宋朝最流行那种长马甲,叫背子,“背子”大袖,前襟平行而不缝合,两腋以下开叉,穿着方便。除了长的以外,流行的是短襦,就是小袄,下边是长裙。继承唐的样式就是在长袖衬衫外边有半袖。宋朝男的就不穿胡服,领子是圆领或者是斜襟。


宋朝妇女以瘦为美,衣服也变得不那样华丽。(正见网)



宋朝男性不穿胡服,领子是圆领或者是斜襟。如图右。(大纪元)

与中原不同,各个民族的衣服色彩的对比很强烈,甚至粗犷,不象中原受儒家文化的约束。元朝和清朝都是外来统治,在服装上都是汉人穿汉人的,胡人穿胡人的。

两朝统治中原之后,没有同化得了中原,都是中国文化同化了它,没有办法改变中国文化的东西。比如刚开朝的康熙自己就热爱中原文化,也让旗人学中原文化。清朝也是汉人汉服,旗袍主要是旗人穿的。

*晚会服装制作流程 美和德的原则

来自于服装行业的专业人士们,已经退休的专业服装制作人也义务参与。制作组首先听导演讲戏,了解表演的动态需要,然后了解历史背景故事,搜寻相关的第一手的资料。

在制作中,樊红发现从出土文物、史料、雕塑中去找最原始的东西,成品最真实,发挥出来的东西不会有谬误,比较起来更为观众负责。从源头开始才有更多的源泉,能启迪灵感的成分和更充分的想像发挥空间。

现代设计,每一个细节,颜色的平衡的动态性,都要有设计的理论做指导,而古代人没有理论,设计的共性就是美和德的原则,看上去舒服、协调就好。制作者们用现代的美学观点来还原历史,在美中更加强调协调和平衡和对比。


古代人设计服装的共性就是美和德的原则。(正见网)

现代人的牛仔裤有很多种式样,古装也不是单一的几种样式。比如大袖,从盛唐到晚唐,在细节上和色彩都不一样,创作就必须考据当时的面貌。袖子多大,要根据当时的历史修改发挥;从最原始的东西定位色彩的基调。

*唐朝不喜欢大红

唐朝不喜欢大红,而现在的历史剧到处都是血红色,史书记载不是这样的。民间舞就没有朝代的限制,这些有设计师发挥的地方。在创作时,大家愿意跟古代的款式结合,这样出来的东西就会高雅。

样式定了之后出图纸,然后和跟导演、剧组、天幕、舞台组沟通,定了之后做式样,出真正衣服的试穿。设计图纸就基本定下用怎样的面料,面料性能不同,做出来效果决然不同。虽然在海外,还是用比较中国的东西多一些。如果用了其他民族的面料,一看就是外来的。

*不刺激感官 要对社会负责

晚会服装设计有个宗旨,不是弄些刺激感官的东西,而是要对社会负责,尊重正统文化。因此,制作要符合历史背景,从发型到帽子都要在历史的基本形式上做艺术的处理。

现代的所谓“古为今用”的处理方法,看起来很花巧,但是目的是用古代的东西表现自我,不能出来原汁原味的东西,只能表达设计者个人的个性。

圣诞晚会设计师们表达的是传统服饰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12/5/4245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