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怒斥中共無恥!華盛頓郵報句句小鋼炮(圖)
 
諸葛青
 

一國兩制收回,「攻臺」稻草必用!
【人民報消息】3月12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一篇社論,題爲《無恥的中國》,爲了這個題目我不得不先羅嗦幾句。

中共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共國,國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它自己簡稱爲「中國」(China),但往大陸寫信的話,光寫China肯定收不到,有一次我在特快專遞的大信封上寫「P.R.China」也被送到臺灣去了,臺灣郵政局發現後才給轉去大陸,特快專遞成了特慢專遞,花錢不說,把急事都給耽誤了。有了這次教訓,我不敢再偷懶,信封上一定寫中共國的全稱。

中共盤踞大陸55年來,幾十年來不斷混淆「中共」和「中國」的關係,直到在大陸民衆腦子中把「中共國」和「中國」劃等號爲止。

其實郵報社論「無恥的中國」裏的「中國」指的是「中共國」,並不包括有着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各朝各代老祖先。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3月12日報導,美國華盛頓郵報今天發表一篇題爲「無恥的中國」(Brazen China)社論,譴責中(共)國使用兩面手法,一面與臺灣進行修好動作,一面又制訂反分裂法,爲入侵臺灣建立法源。而就在此時,以法國及德國爲首的歐盟卻積極運作,企圖恢復對中(共)國軍售,實在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行爲。

其實,屠夫中共從未與臺灣有過修好動作,難道農曆新年一次包機大戰就算是「修好」?那太可笑了。而且定的日子偏偏是趙紫陽遺體告別的1月29日,中共把所有記者都調到飛機場去了,這是個卑鄙的陰謀!

郵報社論譏諷的說,中國領導人似乎擔心世界誤會他們最近與臺灣政府進行一些修好動作的意思,以爲中國已有可能用文明及和平的方式與鄰國處理問題,迫不及待地要推出反分裂法,告訴世人他們公開以戰爭威脅臺灣的政策並沒有改變。

社論說,反分裂法就是以法律規定,如果臺灣的作法不符合中國的政治要求,中國就依法攻擊臺灣。而最重要的政治要求之一,就是要求民主選出的陳水扁總統放棄他主要政綱之一的修憲。

社論指出,陳水扁尚未進行任何修憲動作,即使修憲了,很大成份也只是裝飾作用。而自從十二月立委選舉敗選後,陳水扁已不斷向中國釋出善意,他甚至和親北京的反對黨領袖達成協議,宣示將放寬到大陸投資及交通的限制,並重申他不尋求臺灣獨立的諾言。

不過中共對陳水扁這些動作的回應,竟是以法律威脅臺灣,臺灣的和平民主政治活動將招致中共國的軍事攻擊。

社論強調,中共的非常好戰姿態是有其本的,上週北京才宣佈國防預算增加百分之十二,持續每年以兩位數字成長的勢頭。中(共)國的軍事支出在全球僅次於美國。而中共的武力威脅主要針對大陸民衆、臺灣和世界各地的華人。

中共國目前對臺灣的友好舉動是:在臺灣射程內已部署了數百顆飛彈,而且又向俄羅斯購買新型戰艦和潛水艇。

社論最後指出,正當獨裁的中(共)國政府以實際行動公開地重申其發動戰爭的決心的時候,以法國及德國爲首的歐盟卻不理會布希總統和美國國會的警告,一心只想趕快解除對中國軍售的禁令。他們不思協助美國維持亞洲和平,也無視於一個獨裁政權正式表明將侵略一個民主政權,他們在乎的只是自己狹窄的貿易利益。總而言之,那是一個完全不負責任的政策。

在美聯社向中共飛媚眼時,法、德被經濟利益衝昏了頭腦,衆多臺灣媒體「吃人家的嘴短」,中共指到哪裏就造謠禍亂到哪裏,在這種情況下華盛頓郵報能夠把事實擺在讀者面前,讓人們看清中共是世界上最大最卑劣無恥的邪惡中心,郵報幹得不錯!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3/12/3491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