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野生大熊猫 |
---|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9月11日报导,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竹林越来越少,大熊猫成了稀罕物。也就养起来了。它们的生存能力就越来越小。 9月8日上午,一只野生幼年大熊猫突然爬上了大邑西岭雪山缆车索道旁一棵近20米高的冷杉树上,并且一呆就是大半天。让看到的人又惊又喜。据深圳新闻网大纪元9月10日报导,8日上午10时左右缆车索道工作人员王子路亲眼看见,一只大熊猫栖身在索道第15号支柱─16号支柱间的一棵大树上。当时大熊猫正在慵懒地打着瞌睡,全然不顾下面翘首以盼的远方来客。 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韦燎及大邑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接到消息后,也赶到了现场。韦燎介绍,大邑雪山与卧龙相临,由于这里的森林保护状况良好,且有成片的竹子,一直就是野生大熊猫的自然活动区域,这里的管理区巡逻队和老乡们经常发现它们的踪影,虽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调查,保守估计数量不会少于30 只。 幼年野生大熊猫 |
---|
韦燎说,根据目测判断,这只大熊猫年龄估计在8~12个月左右,属于幼体,体重在30~40公斤之间,身长70~80厘米,暂时无法辨别雌雄,但基本可以确认就是西岭雪山自然繁殖产生的。下午5时许,留在树上太长久,又没吃没喝的大熊猫看着树下观望的人群始终不敢贸然下来,为了怕会有损它的健康,人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中央社台北10月10日有个惊人报导,说经过对熊猫遗迹长时间考察及研究,中国贵州省博物馆专家发现,今天被公认为无价之宝的珍稀动物大熊猫,在远古时代竟是人类的食物,而且大熊猫是极少数经历地球千万年变迁的见证者。 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蔡回阳向北京科技报表示,这个结论并非他个人主观推测,而是经过长期考察得来。 据了解,野生大熊猫在远古时期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及南北方交界处,距今八千年前在云贵高原地区灭绝,贵州和云南自此成为大熊猫化石的主要产地。 蔡回阳表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迄今,“我们最少在云贵高原的七个人类遗址和三十多个化石点中,发现大熊猫的骨头化石”。在这些地方出土的大熊猫化石以零散骨头居多,多数没有完整个体。 他进一步表示,既然已知大熊猫在早期并非人类驯养的动物,它们的骨骼化石又频繁地出现在古人类遗址,那么按常理只有两种可能性:一、人类曾经大量捡拾、采集大熊猫的遗骨,二、大熊猫是古人类的食物。 四川大熊猫 |
---|
由于当时大熊猫骨头的体积比现在小,不能成为制作工具的原料,相比而言“被人类捕食就更有可能”。报导指出,大熊猫是目前世界上极少数经历地球千万年变迁的见证者之一,在更新世晚期,地球由于气候的急剧变化而使得曾与大熊猫共存于同一时代的剑齿象、巨貘等动物走向灭绝,只剩大熊猫存活下来,但是其代价却是数量的急剧减少和生存活动范围的迅速缩小。 那个时代的人如果知道,大熊猫被连战作为与中共做肮脏政治交易的重头物品时一定会惊的目瞪口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