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不是笑話!上海水務局長開了個藥方
 
鄭義
 
【人民報消息】中國到處鬧水荒不算是新聞,上海鬧水荒也算不得什麼新聞。上海守着長江、黃浦江,說起來怎麼也不應該是座缺水的城市。上海缺的不是一般的水,河裏頭有的是水。上海缺的是「好水」——能喝、能用的乾淨的水。所以上海被稱爲「典型的水質型缺水城市」。

黃浦江的水來自太湖,太湖怎樣呢?——據今年夏天的水質監測資料,「太湖湖體各湖區水質均劣於五類標準」。什麼叫「劣於五類標準」?這是術語,讓我來解釋一下:這是中國自己定的水質標準。一、二類是最優,可以飲用;三類不能喝,但污染還不算嚴重;四、五類就是重度污染,到頭了。但是中國水污染形勢一日千里,進展迅猛,輕而易舉突破了標準制定者們當初最大膽的估計,這就出來個所謂「超五類」,「劣於五類」。現在如果我們再用大白話來解釋一下太湖的水質,那就是一湖臭水!這種「超五類」水再繼續超下去,不用說人的腸胃,就是手腳都不敢接觸了。其實早就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再加定幾類水質,比如六類是魚蝦滅絕,七類是嚴禁皮膚接觸,八類是百米之內禁止行人……等等。太湖這一湖臭水流進黃浦江,流到大上海,沿途還要加進新的佐料,情況就可想而知了。當然我也不敢說上海人喝的就是超級污染水,那是對上海大好形勢的誣衊,而且最後總還有水廠把關呢。雨水多的季節情形會稍好一點,用好水勾兌了一下吧。但只要不是雨季,這五類躲超五類水大概是跑不掉的。黃浦江還有一個獨特的標準,叫「黑臭天數」,八十年代是百天以上,一進入九十年代,就劇增到300天以上,幾乎是沒有過度的。現在的數字也許增長不快,因爲全年只有365天,已然是快到頭了。

因此之故,上海已榮獲聯合國命名未來全球六大缺水城市之一。

怎麼辦呢?

治理污染嗎?中國治污統統大獲全敗,無一例外。無論是七大江河還是十大湖泊,還包括北起大連南至北海的全部近海,沒有一處污染狀況有所好轉。治污這句話也就不要再提了。

據報載,有來自五湖四海的19位兩院院士和某些上海專家開了個藥方,說爲了讓上海市民早日喝上優質水,建議儘快在長江邊上建造「水庫鏈」,「充分利用長江的淡水。水庫可依江勢而建,取江邊灘塗,只需下挖數米即可。」——雖然院士們沒有玩弄術語,但看來還是需要翻譯一下。你要「充分利用長江的淡水」 就充分利用好了,何必還要沿江挖水庫呢?這其中的奧妙是長江也污染嚴重,院士們話沒說清楚,我猜他們是想趁雨季攢一點污染較輕的洪水。我覺得這倒是一個絕好的主意,反正污染也治理不了,拿得起,放得下,乾脆就別治了,全國都來挖沿江水庫!從飛機上看,那一定極爲壯觀:全中國每一條河流都將鑲上兩串閃亮的珍珠!

上海水務局的張局長也開了個藥方,說:「上海考慮採取淡化海水、合理利用地下水、充分利用雨水等方式緩解缺水危機。」我也有幾點簡單評論:上海地面沉降太嚴重,地下水的主意最好就不要再打了。淡化海水需要大量能源,眼下不現實,而且海水也是污染的。淡化海水方案的優點是氣魄宏大,可以留待將來考慮。依我看,「充分利用雨水」最具可行性,比「充分利用長江水」更現實。每座樓頂都建一個「樓頂水庫」,把雨水全部積攢起來,上海的缺水問題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了!水太重,舊樓強度可能不夠,可以用鋼筋水泥加固一下,由本樓住戶自己出資,不花國家一分錢。從地上看,樓頂水庫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廣告,絕對超過東京、香港。從天上看,樓頂水庫一反射陽光,哇,整個大上海,簡直就成了撒在長江口上的億萬顆璀璨奪目的東方明珠!

轉自《觀察》,原題爲「戲評上海水荒」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10/17/3287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