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克格勃老手西安兵馬俑「刺探軍情」 普京嘲諷中共仍不放棄獨裁 (圖)
 
【人民報消息】



10月16日上午,俄羅斯總統普京參觀西安秦始皇兵馬俑。

「從兵馬俑發現開始,我就一直很關注這個地方,很早就想來了。」10月16日上午11時許,身着灰黑色西裝的普京迫不及待地「看望」了他嚮往已久的兵馬俑。這支兩千多年前的軍隊陪着普京度過了一個愉快的週末,一向以冷峻著稱的普京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普京邁步走進12000多平方米的兵馬俑1號坑陳列廳,面對由一千多件陶質兵馬俑和戰車組成的宏偉軍陣,普京神情專注。他慢慢地走,仔細地瞧,一邊看着展牌上的文字說明,一邊詢問旁邊的中方陪同人員,虔誠得就像一個學生。

這位前蘇聯克格勃老手觀察細緻、眼光獨到,不停向身邊陪同的秦兵馬俑博物館館長吳永琪「刺探軍情」。

問:陶俑的鞋子爲什麼各不相同?

答:秦朝軍隊的鎧甲和兵器都是國家管的,但是服裝都是士兵自備,國家沒有大包大攬,所以鞋子和衣服的式樣不但不一樣,而且各種顏色都有。

當聽到這裏,普京微笑着說:「這不公平。」但隨後得知秦朝的縣長職位都要由秦始皇直接任命時,普京不無嘲諷的問道:「那現在呢?」

民主俄羅斯總統普京當然知道現中國的縣長不需要由「皇帝」任命,但中共依然沒有放棄「秦始皇」式的獨裁暴政卻是不爭的事實。新華社在報導這句話時,自我解嘲的形容普京「風趣」。

普京接着問:陶俑的身後怎麼有兩個環?

答:幾乎所有的弓箭手都有,兩個環是掛箭囊用的。

問:鞍馬怎麼沒有腳鐙子?

答:腳鐙子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秦朝時還沒有腳鐙子。

問:秦朝的馬爲什麼都不高?

答:秦時絲綢之路還沒有開通,個頭高大的大宛馬等還沒有引進來。秦朝的馬大都是河西走廊的馬,個頭相對較矮。

問:銅車馬的車輪子上突出的部位叫什麼?這個部位怎麼沒裝兵器?

答:突出的部位叫轄(音hui)(意爲把車輪固定在車軸上的裝置)。戰國時期,有的戰車也把車軸延長,做成矛等兵器,作戰時對馬腿進行殺傷。但這輛車是皇帝坐的,所以沒有裝。

普京說:「從兵馬俑發現開始,我就一直很關注這個地方,很早就想來了。今天一看,沒想到博物館這麼大,這麼好,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吳永琪感嘆道:「短暫的幾十分鐘,就能把文物細部觀察得那麼仔細,還能提出問題,我沒見過這樣的客人。」

在秦俑館的留言簿上,普京欣然題詞:「非常感謝你們的接待,兵馬俑確實是世界文化遺產,我再次向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全體人員表示祝賀和致敬。」不知不覺間,原定40分鐘的參觀時間幾乎延長了一倍。臨上車前,普京再次向吳永琪表達他對兵馬俑的濃厚興趣,並對吳永琪的精彩講解表示感謝。他表示歡迎兵馬俑到俄羅斯做客,把兵馬俑展示給俄羅斯人民。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10/17/3288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