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生態惡化:洞庭湖生態堪憂
 
作者:周同 整理
 
【人民報消息】編者按:由於只顧經濟利益,爲了滿足人類對生活的享受、自私的慾望和貪婪,人類對大自然的掠奪已給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產生了巨大的破壞。這種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對人類的生存發生著深刻的影響。

這種最終將毀滅人類的破壞始於人類道德的敗落。這裏將系列報導我們收集的中國生態環境惡化的情況。這種生態的惡化是觸目驚心的。然而,人們仍舊在不可控制的道德下滑中難以自拔。其實,天地乃爲人而存。人不循道,不可稱其爲人,天地爲何而存?


*****************************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東北隅,長江中游荊江段南岸,盛期湖泊面積逾6000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泊。洞庭湖平原是由山地、丘陵、平地、江湖呈環帶狀組合而成的碟形盆地結構,它鑲嵌在湖南省呈凹狀地貌輪廓朝北低落的「缺口」部分。而洞庭湖便適居其中,容納湘、資、沅、澧回水,吞吐長江之水, 是長江中游最重要的調蓄湖泊。

由於干支流中上游各地的水土流失嚴重,每年由湘、資、沅、澧「四水」和長江「三口」(松滋、藕池、太平)注入的泥沙量高達1.33億立方米,湖床平均每年淤積高達3.7釐米,洲灘以每年4000多公頃的速度擴大。湖內泥沙淤積十分嚴重,居我國湖泊之首位。由於湖泊嚴重的泥沙淤積,人們對湖泊溼地進行大規模墾殖活動,使湖泊面積由50年代初期的4350平方公里,減少到目前的2625平方公里,退居鄱陽湖之後,爲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泊。隨之湖區容積、溼地面積的萎縮和生態系統質量的下降,導致洞庭湖溼地生態功能降低,調蓄能力減弱,洪澇災害加劇,湖高田低現象日益突出。

洞庭湖的萎縮嚴重削弱了其調蓄宣泄洪水徑流功能的發揮。據統計,1949年以來洞庭湖削減入湖洪峰的能力平均每年下降153秒立方米,加之江湖關係調整、長江洲灘圍垸和幹流變遷,以及長江中游地區沿江湖泊相繼建閘控制,引發了江湖洪水位不斷升高,湖區出現「平水年景,高洪水位」的異常現象。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歷年最高洪水位的紀錄被一再突破。其中,1998年洞庭湖口城陵磯站的最高洪水位分別比1954 年、1996年高出1.39米和0.63米,達到歷史的最高紀錄。幾乎連年不斷的洪澇災害,給湖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了沉重的包袱。1996年洪水使湖區145座大小堤垸潰決,洪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303.6億元,其損失之大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洪災;1998年的大洪水,湖區外潰大小堤垸142座,潰災面積442.3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29億元,又超過了1996年。

同時,人爲因素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加劇。洞庭湖區近10年來的水質、生物監測資料表明,湖區總體水質雖然基本穩定,但局部污染逐年加重,其中,1998年排放湖區的廢水總量竟達7.95億噸。此外,1950年至今,已有1725平方公里溼地被圍墾爲農田,物種棲息地面積嚴重縮減。人類排水興葦,蘆葦面積不斷擴大,溼地生態系統產生逆行演替。對鳥類的大量獵殺,對魚類的過度捕撈,導致溼地生態功能嚴重衰退,各類野生動植物種類和數量急劇減少。曾經是中國特有物種如華南虎、揚子鱷等,在洞庭湖已基本滅絕。其中,中華鱘、中華秋沙鴨、白鶴、白枕鶴、白鸛、黑鸛、小天鵝、江豚等珍稀物種已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洄游性、半洄游性魚類的種羣數量明顯減少。

有專家說,洞庭湖按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用不了100年就會真正消亡。

參考資料:
1. 《世紀洪水》
2. 「滄桑鉅變的洞庭湖」

(正見網)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1/18/2957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