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國際先驅論壇報:是中南海向法輪功妥協的時候了
 
【人民報消息】(國際先驅論壇報2003年7月22日報導) 四年前,也就是1999年7月20日晚,中國上下掀起了一場圍捕法輪功修煉人的運動。從處於衰退狀態的東北地區到與香港接壤的新興都市,數以萬計的人們在那個黑暗的夜晚被監禁。法輪功是一種精神運動,現在在西方社會正方興未艾。

四年後,這場運動還在持續,已經確認的死亡人數達到了748人,所有人均死於警方拘留所。法輪功問題成爲了中國的困窘,使全球對中國迅速發展的市場的着迷大大減小,廉價勞動力成爲中國越來越大的恥辱。這場迫害提醒着人們,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及天安門大屠殺背後的那些醜陋的怪物仍相當活躍。

四年前,當時的中國主席江澤民把法輪功作爲國內最大的威脅列爲迫害目標時,沒有人可以預料到這個羣體會具有如此驚人的生命力和韌性。在此之前,沒有一個異議團體可以堅持四天。1989年一百萬人公開聚集的那場民主運動,在一天之內就被鎮壓下去,直到今天仍然受到排斥。

作爲中國的最高領導人,江澤民在國際舞臺上表現出了與衆不同的表演慾和炫耀欲,人們普遍猜測法輪功的受歡迎程度觸及了他的某根神經。1999年4月25日,當數千名法輪功學員和平彙集在北京市中心要求政府認同時,事情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最初,中國政府對法輪功的態度是溫和及安撫的。事實上,法輪功在海外還得到了大使館和領事館的推廣。我的一位朋友曾經告訴我他1998年3月第一次參加法輪功交流會時的經歷,他當時就寄宿在紐約中國大使館轄下的位於皇后區的一家新華社分社裏。

之後,在江的突發奇想下,所有的人,包括當時的總理朱鎔基,都必須徹底改變態度。江的個人主義和專制使他製造了一場連他的政治局同僚們都無法阻止的仇殺。

這場運動具有以前的政治劇變的特徵:媒體攻擊、焚書、擺樣子審判、基層黨委監督、成立一個只向江個人彙報的超政府的機構「610辦公室」,尤其是不斷製造陰謀和謊言以使中國人民反對法輪功。

在中國經濟蓬勃增長和空前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對法輪功的鎮壓顯得格格不入。但是這卻是真實的,也是致命的。獲得2001年普利茲獎的華爾街日報記者伊安.約翰遜曾記錄了山東濰坊一位58歲的法輪功學員陳子秀的死亡。她在被當地「610辦公室」關押的3天之內帶着傷殘和青腫死去。

2001年10月,外交部發言人孫玉璽宣佈在一封海外法輪功學員發出的信件中發現炭疽病毒。幾天後,孫以「技術錯誤」爲由收回了這項離奇的指控,之後他很快被送到阿富汗。

天安門自焚事件發生後,法輪功學員在公共場合的和平抗議活動減少。但是,他們使用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方式讓廣大中國人民了解法輪功的真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方式是多次嘗試接入電視信號插播真相,以及大面積發放信息傳單和光碟。同時,海外法輪功學員幾次在天安門的公開請願也使該羣體的公衆形像永存於人們心中。

對法輪功的迫害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政治損失,卻沒有帶來任何利益。在中國企圖剷除法輪功的四年運動中,該羣體因其信仰者的非凡犧牲和承受而堅持住了立場。而在同樣的四年裏,我們看到了江的下臺;我們看到了薩斯瘟疫的警告,由此要求中國領導層承擔更大責任並增加透明度;我們看到了從香港7月1日50萬市民上街遊行顯示出來的渴望自由的勢不可擋的力量。

現在是中國領導層向法輪功妥協的時候了。該運動所要求的僅僅是不被幹擾而已。江現在已經從中國的政治舞臺中漸漸消失,推翻他的定論無需什麼代價。新領導層只需停止它不該做的事情而已。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7/24/2722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