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失去「核心」的岁月
 
作者:田牧
 
【人民报消息】去年中共的「十六大」,胡锦涛如愿地「登基」。

当初,媒体最关注之一的是:胡锦涛丢失了「核心」二字。

海外舆论似乎对这新上任的总书记特别锺情,视其外表稳重、低调、深沉的形象,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对于他失去「核心」的称呼,产生同情和不平。

舍弃「核心」,对胡锦涛的影响究竟如何?

一、舍弃「核心」

十三年前的「八九民运」后,邓小平对中共党的历史最高领导层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核心」论:遵义会议前中共上层比较虚脱,遵义会议后的领导人由毛刘周朱任,以后的陈云、邓小平、林彪形成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是核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第二代党的集体领导层,历史将我(邓小平)推到核心的位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就是江泽民。并要求当时的常委「以高度的自觉性来理解和处理」,「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就这样江泽民凭藉邓小平「核心论」保护伞的庇护,一天未拉下地顶着「核心」走过了风雨飘摇的十三年。至于功过是非,今天全球范围内出现审判江泽民的汹涌大潮,可见其政绩的不同反响,名扬世间。

依照惯例,中共党的十六大会议后,胡锦涛理应成为第四代「核心」,然而「核心」的字样却消失了。

依笔者的观察,甩脱多余的帽子──「核心」,不会是旁人,而是胡锦涛本人。理由是:其一,江胡两人上台所经历的程序有别。江泽民是中共党的历史上唯一未经过中共党章规定的程序而一步登天的总书记,极需要政治老人的「核心」圣喻来加固其初期的统治;胡锦涛依法定程序名正言顺地上台,他不需要用「核心论」来支撑自己,从而在世人面前显现出自己的政治不成熟。其二,江胡两人的治世风格迥异。江泽民的性格是外向型的,喜好个人表现;胡锦涛给人的印象比较稳健踏实,对虚无花俏的东西是不屑一顾的。其三,冠以「核心」实属多余,且不伦不类。在一党专政的中国,中共总书记本来就是「天子」,还需要什么点缀?我们没听过以康熙为「核心」的清王朝政府,也不可能听过以布殊为「核心」的美国政府,他们一个是皇帝,一个是总统,都有自己相应的称谓。其四,以低调、稳健、务实的谦和形象走上政治舞台,容易赢得民心,这是尤为重要的一点。

二、索取「民心」

「核心」为虚,可有可无;而「民心」却为实,失之不得。

接班伊始,胡锦涛率领新班子奔赴河北西柏坡,御驾亲临,意义不同寻常。西柏坡虽不是中共的发源地,但至少是共产党夺取天下的最后台阶──中国革命的神圣之地。胡锦涛在西柏坡讲话,重提要坚持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它的意义在于祭祖亲民,继承先辈遗志,亲善芸芸众生,开创新世纪建设高潮。这股「攀穷亲」,向民众嘘寒问暖,展示勤政亲民,关心百姓疾苦,取悦「民心」的风尚旋即带来了全国效应,可见胡的用心良苦。

今年年初由于中共官方部门匿藏萨斯疫情,导致萨斯病毒繁衍,漫及全国十几个省份,染及不少国家和地区,胡锦涛政权毅然罢免了有关责任高官,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紧急措施,转危为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孙志刚事件」再次揭示了中共政权草菅人命的大墙一隅,胡锦涛政权再度弥缝修补,解除对城市外来人口的人道侵犯,这是中共执政以来对百姓地界流动管束方面的重大突破。

这些无疑都是一帖帖换取「民心」的良药。

三、「民意」难欺

中国的问题不简单,萨斯疫情和「孙志刚事件」的解决,只是个开端。

今天的中国,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刮目相看,另一方面却让人寒心:对「政治异议」人士、对「法轮功」信徒等疯狂迫害的人权记录。「法不责众」是制定法律必须遵循的依据之一,当一个国家的法律威胁到千百万子民的人身安全,当一个国家的法律给千千万万的子民带来深切的恐惧,这就说明国家的法律出了问题。

中国的腐败使人忧心。贪官污吏一查一窝端,一追一片倒,追根寻底腐败来自于共产党体制内,牵扯到的数目之大,范围之广,别说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就是人类历史上可能也绝无仅有。

中国的问题堆积如山,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大隐患。还有诸如失业问题,行政干预金融而引出的银行钜额坏账等等,都是些骇人听闻的一串串数据!

所以仅仅注重勤政亲民取悦民心,远远不够治理当今中国。

四、面对「民声」

胡锦涛执政一年,是如何面对人民的声音呢?

今天,全球爆发审判祸国殃民的江泽民的风潮,胡锦涛政权犹如惊弓之鸟,面对海外华人审江的声音,匆匆安排江泽民频频出镜,似乎以此证明中共的团结。

而对待国内人民的请愿和呼声,胡锦涛政权竟然采用强权镇压,把忧国忧民之士关入监狱,连为民申冤的郑恩宠律师也陷入囹圄。

胡锦涛口口声声「为民」,但政权却接过江泽民的衣钵,继续其高压政策,这种「新政」和旧政有什么两样呢?

五、结语

处在变革中的中国,如何走出泥泞的沼泽和昏暗的困局?如何面对人民对民主的迫切渴望?杯水车薪解决不了,胡锦涛政权必须迈出脚踏实地的关键一步:政治改革的大举措。

十三年前江泽民上台之初,也曾向全国人民慷慨激昂地表示坚决反腐败。然而这腐败越反越烈,终于不可收拾。治病治根,治水治源。中国问题的解决,其根本还在于体制改革。胡锦涛在年前中纪委新老班子交接会议上有一段针对反腐败的话:「问题都集中反映在政治体制和监督机制上、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上。社会上的强烈呼声、人民的强烈呼声,是对共产党前途发出警告,对共产党的命运又一次敲响警钟。」但愿这不是江泽民十三年前那一幕的重演。

不经意间,想起了这么一段话,可能对胡锦涛有用。《家语》孔子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香港争鸣12月期刊)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12/5/2900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