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连续4年干旱 北京水荒制约经济发展 (图)
 
【人民报消息】水资源紧张已经成为制约北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北京已经出现1949年中国成立以来最严峻的供水形势。近日,中国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办公室主任张基尧指出,京津冀豫等北方地区因持续多年干旱,目前缺水形势日趋严峻。

北京市已经连续4年干旱,4年年均雨量仅为多年平均雨量的70%。2003年以来,北京降雨量仍比多年平均雨量少30%。目前北京市主要水源地密云水库,蓄水量仅7.76亿立方米,可供水量仅3.5亿立方米,而每年需供城市生活用水量为5亿立方米。长城附近的官厅水库,每年约有290万□泥沙流入水库,淤积量超过6.19亿立方米,约占总库容的27%。在人口急速成长下,2010年北京全市将缺水11.85亿立方米,如遇枯水年将缺水19.99亿立方米。

为解决北京水荒危机而启动的「南水北引」工程,计划从长江将水抽送到北方。但工程浩大,需穿过长达1200公里的山脉、及沙漠,总建价高达1490亿人民币,最快只能在2010年完成。「南水北引」工程完工后,也仅提供12亿立方米水,并且成本极高,用户难以承受。

张基尧说,今后几年如果持续干旱,北京市将加大节水、污水处理回用力度和尽可能挖掘当地应急水源等措施。但是从2007年至「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前,北京当地水资源也将难以为继。

北京除了严重缺水问题,还有水质污染严重问题,北京的污水集中处理率仅达40%,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和渗井、渗坑,加之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许多地下水和河湖受到严重污染。城市下游的河道多为超五类水体,基本没有生物存活。

水荒意味着未来5年北京市资源利用形势将进一步恶化,而这将对北京的投资环境和工业结构调整带来严重影响。耗水量大的工业的成本将显著增加。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的对北京水资源危机的看法更为悲观,他认为,倘若水源和污染不能有效解决,北京已到了不得不考虑迁都的问题。

尽管北京的水荒特别突出,中国城市普遍缺水:中国的600多座建制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130多个,大城市大都缺水。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日缺水量超过1600万立方米。目前中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国监测水体40%,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饮用不合格的水源。中国河流近二分之一河段受到污染,十分之一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其水已失去使用价值。专家估计,中国缺水的高峰在2010年和2020年出现。

很多人只看到中国呈现的勃勃商机。但是这种繁荣可能只是以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和牺牲可持续发展而造成的一时一刻的表象。一个生命之源都处于危机的国家其经济很难取得长足的发展。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11/16/2876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