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胡錦濤「三把火」燒跳江澤民 江家班拉開倒胡序幕
 
【人民報消息】

爭鳴元旦社論:不平靜的一年

我們剛剛在紐約和舊金山度過了《爭鳴》二十五週年。各界朋友的熱情支持使我們懷着更大的勇氣踏進第二十六年的征途。種種預兆顯示,這個二○○三年將是一個不平靜的年頭。

恰好在這歲尾年頭之際,香港發生了六萬人反對二十三條立法的大遊行,人數之多,聲勢之大,爲六四以來所僅見。這是香港人爲保衛自由而奮起抗爭的一次高潮。和這個高潮構成強烈對比的,是支持二十三條立法的集會。反對者與支持者針鋒相對,壁壘分明,它預示着新的一年裏捍衛自由和消滅自由的鬥爭將在香港更加激烈的展開。

同樣在這歲尾年頭,北京中南海里的鬥爭也更加尖銳起來。江澤民指揮江家班的人馬已經拉開了倒胡鬥爭的序幕。

新上任的胡錦濤在中央政治局常委裏只是少數,在書記處裏又被曾慶紅架空。人們都看得清清楚楚,江澤民「廢胡立曾」的框架已經搭好,只是動手早晚的問題了。現在,江澤民已經動手了。

江澤民拒不參加紀念憲法的大會和不同意胡錦濤的講話,就是發出了倒胡鬥爭的信號。果然,江家班子聞風而動,立刻對胡錦濤展開圍攻。江澤民之所以這樣迫不及待,是因爲胡錦濤「新官上任三把火」,表明他不想當兒皇帝,而是要走自己的路。

第一把火是胡的就職演說。他沒有去歌頌江澤民,沒有吹捧「三個代表」,而是旗幟鮮明地提出政治改革,這是江澤民最惱火的事情。江跑到組織工作會議上氣急敗壞地嘶叫:黨的執政地位「絕對沒有講價餘地」,不就是針鋒相對,拒絕任何政治改革嗎?

胡的第二把火是把當前的政局動盪歸咎於官逼民反,而且不準用專政手段對待羣衆。這和江澤民的高壓政策又是兩條路。

胡的第三把火是樹立憲法權威。如果真樹立起憲法的權威,那就要把中共置於憲法之下,這更是堅持一黨專政和個人獨裁的江澤民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江澤民這樣急於拉開戰幕,不是偶然的。他原來把胡當作阿斗,可以隨便擺弄,不料胡一上任就要有所作爲,而且這三把火都深得人心,如果不把胡「消滅在萌芽之中」,將來會啃不動的。這就是倒胡戰鬥突然提前打響的原因。

但是江澤民這一仗將非常難打,因爲胡錦濤這個「萌芽」已經很難啃了。

第一,胡已經被十六大選爲總書記,不管江澤民和曾慶紅怎樣不把他放在眼裏或是怎樣把他架空,胡都是名正言順的中共第一把手,是合法的,是正統。而江澤民和曾慶紅則處於非正統的地位,他們要奪總書記的權,屬於僭越,是非法的。

第二,胡的三把火,合乎歷史潮流,合乎時代要求,是深得人心的。他在紀念憲法大會上的講話所得到的熱烈掌聲,不是禮節性的,不是被臺上「領唱」出來的,而是聽衆自發的。這種動人場面,是江澤民從未經歷過的。

因此,胡只要打出鮮明的旗幟,必有強大號召力並可凝聚成強大的政治力量,因爲他既是合法的正統,又深得人心。在政治鬥爭中,這兩條是決勝的因素。一九九一年蘇聯軍人舉行反改革的軍事政變,但赤手空拳的葉利欽登高一呼,軍民同聲響應,反動的軍事政變立刻被粉碎,這個歷史事實乃是「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的生動例證。誰如果以爲只要掌握了軍權便有了一切,他應當從蘇聯的軍事政變中照照鏡子。當然,這是極而言之,現在事情並沒有發展到那一步。但是既然戰幕已經拉開,這出倒胡的戲就會繼續演下去,只不過如何演法,要取決於江澤民和他的江家班了。或是冗長的連續劇,或是不時出臺的摺子戲,但是不管怎樣,在新的一年裏,中南海是平靜不了的。在雙方沒有分出勝負之前,這場戲是不會落幕的。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1/2/2457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