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不知道的都算新聞!江辦機要祕書自殺
 
林凌
 
【人民報消息】1997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江澤民辦公室機要祕書王建國自殺身亡。王自殺的原因撲朔迷離,說法不一。

1997年底,北京中南海紅牆內傳出了一起自殺事件。

事件的主人公是江澤民辦公室的機要祕書王建國。

據《爭鳴》雜誌報導,王建國是前南京軍區司令員王必成中將之子。他是大陸的「解放牌」一代,即生於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的同一年,故名建國。一九四九年春,他在乃父王必成隨解放軍南下時出生,忌年四十八歲。

王建國這一代中的絕大多數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上山下鄉,在苦難中渡過了他們的青春。但王建國和一些有特殊家庭背景的人卻逃避了「知青」的命運,得以參軍,然後在軍中入了黨,拿到爲日後走上仕途所必須的「黨票」。王建國的人生旅途,走的正是這條路。「文革」結束後,王建國得天獨厚地先後入西北工業大學、國防大學深造。然後,王建國又被先後調至北京軍區政治部辦公室、總參辦公室擔任副主任,軍銜是大校。一九九四年初,又調進中南海,任江澤民辦公室的機要祕書。

自殺案被中共宣稱「心臟病猝發」死亡

王建國自殺事件發生在1997年11月2日。

關於王建國的自殺方式,傳有兩個不同的版本:

一說,十一月二日爲星期日,王建國曾登記外出購物(中南海有規定,凡住中南海的工作人員,出入須登記出入時間)。據說,王外出後,曾到銀行取出自己的存款,然後又去郵局匯給江蘇徐州的家屬,再至王府井購買了一套新衣服,一瓶茅臺酒和一些熟肉回中南海。當晚還看了電視,返回宿舍後用茅臺酒吞服安眼藥身亡。

另一說,王建國是打開煤氣,在浴室中坐着自殺身亡的。

王建國死後的第四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將其遺體火化,並稱他是當晚心臟病猝發,第二天送醫院,經多方搶救無效宣告死亡。

王建國自殺原因傳聞

關於王建國自殺的原因,也有幾種傳聞:

一說,王建國有重大經濟問題,曾收受某軍隊經濟實體的賄金達百萬元,他本人在深圳、南京、徐州等地擁有多套豪華住宅;又曾以江澤民辦公室的名義,在南京與省經貿委幹部進行非法經濟活動被揭發,目前正邊工作邊接受審查。

這種說法被中南海內的人質疑,因爲根據王建國的履歷,他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北京的軍隊裏工作(北京軍區政治部辦公室、總參辦公室擔任副主任),軍人沒有太多的行動自由,所以他沒有必要在深圳、南京、徐州等地購置多套豪華住宅,到了江辦以後,中南海有規定,凡住中南海的工作人員,出入須登記出入時間,更是被捆綁得厲害,所以這種說法有些牽強。但是也很正常,人死了,怎麼說都行,反正他已經失去了反駁的能力。

另一說,指王建國曾將江澤民辦公室內部的一些情況在熟人中泄露,受到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曾慶紅的批評,曾被責令檢查聽候處理。江澤民於十月下旬訪美時,王已有「除名待查」的結論。

這種說法比較能說服人。因爲中共不斷髮出通知,泄露江澤民的任何消息都是犯罪,而且還上綱到和「亡我之心不死」的外國敵對勢力勾結的高度去了。最近BBC世界報導電視訊號被中斷的原因,是該臺在報導七月一日香港主權轉移五週年新聞時,還報導了法輪功組織抗議活動的新聞。這就是泄露共產黨的最高機密。所以王建國「除名待查」,這一查要是查到那遙遠的海外,可就長着八張嘴也說不清,說不清可就要動刑了,受了半天罪還是得承認那些組織上讓你承認的罪。那倒不如先主動讓自己的這張嘴停止蠕動吧。

第三說,他殺

這種說法也不是沒有可能性,北京市關於王寶森案就有這一說,說是自殺,可是有人在旁邊監督着死的,這到底叫自殺還是他殺?至於說王建國的自殺方式能傳出來兩種,本身就說明有問題。

不管王建國怎麼死的,都是和江澤民有關係,看來最好的辦法,還是離江越遠越保險。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7/5/2179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