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陳方安生提醒中港都不要模糊了「兩制」的界線
 
【人民報消息】被譽爲「香港的良心」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自去年四月退休後,罕有地在香港迴歸五週年的敏感日子撰文評論政事。她強調,未來五年公衆將會最關注政制改革檢討,它亦將考驗北京是否繼續實踐「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承諾。她並提醒中港合作之餘,不要模糊了「兩制」的界線。

《金融時報》發表文章

陳方安生在特區迴歸五週年紀念日,在《金融時報》發表文章。她強調香港必須繼續保持國際化的形象,即使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兩地要發展更緊密經貿關係,香港也不能因爲要取得經濟利益而變得「中國」一點。她認爲這將是短視的做法。

她又重申,中國並沒有「欠」香港什麼,期望北京在經濟上救港是不切實際的。「雖然中港兩地的人流、貨物與資金的流通暢順是必須的,但我們必須小心不要模糊了『兩制』的界線。」

民主步伐成關注焦點

她又指回歸五年來香港經歷了經濟上的困難,令不少人對前途感到憂慮,香港似乎失去了以往的「我做得到」精神。

陳方安生又特別提到,有些人認爲香港人感到沮喪,部分是源於未能影響政府的無力感。「如果香港人能對管治有更大的參與度和影響力,或許能讓大家感覺好一點。未來五年,公衆關注的焦點將會在於香港民主步伐的發展。」

陳太指出,《基本法》已明確指出最終達至全面普選,而香港人亦有權決定二○○七年後的政制發展時間表。「這將會是既敏感又富爭議的事,它亦將考驗北京是否繼續實踐『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承諾。」

談及今日正式實施的高官問責制,陳方安生認爲它能否提高公衆對政事的參與度,或許仍有少許疑問,但它事實上是從基本上改變了政府的內部運作。一直強調公務員政治中立的陳太指出,問責制下最重要的確保公務員繼續自由地給予忠誠的意見。

陳太說:「問責製成功與否,唯一的因素在於新的政治委任局長與每一階層的公務員,能否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團結合作。」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7/1/2173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