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外商独资企业增多,合资企业纷纷独资和谋求控股的现象,应该说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其背后所反映出的中国政府、企业与投资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却并没有引起各方面应有的关注。 事实上,从1997年上半年独资企业合同外资第一次超过合资企业起,至今这一现象已持续了四年,1998年独资企业实际外资额第一次超过合资企业,1999年实际到位外资中,合资企业比前一年下降了近8%,独资企业却上升了22.5%,到2001年,根据其1-10月的外资统计,新批外商独资项目比合资多出70%,投资额更超过合资企业的2倍。 而在改革开放之初,合资企业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一直占有绝对优势,比例一般能占到70-80%,也因此有“合资中国”之称,至今两大投资形式上演如此的乾坤大逆转,对于年引资额一直处于世界第二的中国而言,其连带出的我国政府、企业与投资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理当引起应有的关注。 合资双方实力变化的结果 近年来合资企业纷纷独资和谋求控股的案例可谓不胜枚举。宝洁与北京日化二厂分道扬镳,并给自己广州一家合资企业象征性地留下1%的股份;西门子对中国境内多家合资企业发力增资,使其旗下45家合资公司控股率达到90%;再加上达能控股乐百氏;阿尔卡特以并购控股上海贝尔等,都在向中国展示着当下境内外企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方合资者尴尬的优势缺失和无奈的黯然离场,特别是那些发生在合资3-5年后,企业度过亏损期走向赢利阶段的“离异”,更使不少中方企业“悲愤交加”。 而如果仅以“弃妇”心理揣度外方,认为其以实力压人、始乱终弃,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则显得既不理智,也于事无益,因为很显然,无论增资还是购并,这一切都是建之于实力基础上的市场行为,而非不讲礼的强买强卖,你不想被甩掉,就得拿出不被甩掉的实力。 分析外商纷纷由合资转向独资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一是政策变化所致。外资进入之初,由于开放程度低,国内很多行业不允许独资,合资是外方进入中国的惟一选择,以此为背景进入中国的外资,一旦政策限制取消,企业走向独资则是必然。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走向独资实际上是对中国特定时期非市场行为的一种纠偏。 其次是中国投资环境变化的结果。中国在开放之初,由于市场化程度低,企业运作赖以存在的各种要素均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差距,早期进入中国的企业在政府关系、政策法律、销售渠道及人才等方面对中国市场均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而选择合资,则可以在这些方面获得较好的解决方案。就像一个外来者进入陌生地需要导游一样,不少中方合资者在特定的时期充任了这一角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中国国内的投资环境与国际日益接轨,加之合资中的外方对国内情况越来越熟悉,已能够很好地解决政策法律、政府关系、销售渠道等问题,“导游”的作用变得可有可无,在此情况下,甩掉“导游”就成为必然,无疑,这是一种市场行为,在实力决定一切的市场中,你有的我也有,我有的你却没有,我凭什么要带你玩? 本来,如果“导游”肯动脑子,多点勤奋,也能在合作中扩大自己的优势,甚至依靠本土优势在合作中掌握主动,但可惜的是,由于体制、观念等各方面原因,合资中的国内一方不少是躺在人家铺好的路上不思进取。而一个几年后仍然只会背着最初那几句导游词,甚至不会随着风景变化而变化的导游,必然会被日渐熟悉陌生地的外来者所舍弃。 第三个原因来自合资双方在企业文化、管理方面的分歧。一方注重的是如何获取最大利润,并把合资企业纳入其全球战略系统,另一方在乎的则是就业、稳定甚至政绩等很多非市场因素,思维不同造成合资双方相互掣肘,以至贻误商机。 “导游”作用已失而费用渐涨,结果自然是一方想尽办法要独自去飞。 此外,目前中方高级管理人才收入的二次分配、激励不足和不能灵活多变的公司治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优秀人才的流失。没有合适的环境,本来有可能一跃为龙的人才往往会另投它门。 所以,没能在合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实力,增加自己在合作天平上的砝码,从而被飞速发展的企业快车甩下,是此次独资潮里大部分中方合作者黯然离场的真正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