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大陸媒體仍因批評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而遭處罰
 
【人民報消息】儘管中共已進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逐漸向全球化開放市場與投資,但卻對新聞媒體仍視爲宣傳思想與國家安全禁區,將拒絕外國及民間投資涉入。

在剛進入世貿並向外宣佈放寬某些產品項目的進口後,中共中央相關部門突又選擇於此時,重申新聞媒體只能由國家經營,禁止外資及私人資本進入,顯現中共在改革開放下,還是堅持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控制。

在共產黨及毛澤東主義的思想中,新聞媒體一向被認爲是階級鬥爭及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而中共傳統上也最善於運用新聞媒體做爲戰爭、談判、打擊敵人與控制民衆的利器,西方民主國家中的所謂「新聞自由」觀念,根本不爲中共所接受認同。

但不可否認的,隨著中共改革開放的發展,大陸人民的思想觀念與對外接觸也不斷擴大開放,中共管制下的新聞媒體,無論在硬體、軟體上與自由度,也有相當的改進放寬。

例如以往中共對災難性新聞,都嚴密封鎖,但近兩年來,對此已能逐漸接受其爲「新聞」,最近以來連續的礦場災難事件,媒體也都習以爲常的予以報導甚至批評。

其次,如貪污、情色、官僚及民怨的批評等新聞,中共媒體也有逐漸開放的傾向。

可是,新聞媒體的報導與批評度還是有相當多的禁忌與侷限,例如對中共高層領導人不能有所批評,一旦涉入禁區,總編輯與記者立即有被撤換的可能,媒體也有被停刊的情形,去年間就有大陸媒體因批評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而遭處罰。

在此種不自由又有點開放的格局下,中共在這次宣佈堅持由國家統管新聞媒體時,又倡導要走出一條所謂「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發展之路」。

此外,爲了應對參與世貿後,新聞媒體與廣播影視業面對外國影響力的挑戰,中共在近年來也不斷加強新聞媒體與廣播影視業的所謂「集團化」。

目前已成立中國廣播影視集團等四十七個集團,仿效西方媒體業的合併趨勢,已形成報業集團二十六個、廣電集團八個、出版集團六個、發行集團四個、電影集團三個,以強化競爭力。

在中共試圖將不具競爭力虧損的國有企業,予以民營化轉型的努力中,對媒體業卻背道而馳,由國家全部加強掌控,實令國際間不可思議,也可見中共對關係所謂「宣傳思想陣地、國家安全、政治穩定與負有社會責任」的媒體業,緊抓不放之重視。

長期以來,同爲華文地區的臺港媒體業,都對大陸市場寄予高度爭取厚望,可是而今在中共宣佈不但外國連民間資本都禁止進入之後,恐都將大失所望,望大陸媒體市場而興嘆了。

當然,香港已「迴歸」中共,但香港媒體要進入大陸都不易,連事實爲陸資的香港鳳凰電視都受限制,臺灣的廣電及平面媒體想進入大陸,更是難爲。

中共的明確指令,即依入世規定,在新聞出版、音像製品及電影業,「在分銷服務方面,三年內逐步向外國服務提供者,開放在大陸市場的報刊批發零售業務。」

總結言之,中共對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的融資政策,是由「國家經營,不吸收外資和私人資本」,只有在電影方面,經批准後可引進私人資本及吸收境外資本,但卻須保證由中共控股才行。

摘自(中央社)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16/1843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