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天安门自焚案」后中共封杀《黄祸》
 
【人民报消息】由加拿大明镜出版社和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出版的五十万字的《黄祸》在「天安门自焚案」后成了禁书。亦凡公益图书馆登出告示说:「该作品已经不再刊登」。

《黄祸》被认定为“政治预言小说”,对大陆未来的变局的“种种变数,和那雪崩般的坍塌,悉尽描摹出来,写得惊心动魄。中共政权在强人辞世、法西斯青年军人搞暗杀抢班夺权,大军区司令们见风使舵,东南裂土,少数民族独立等一系列崩溃程序中解体,一环环都仿佛是无解的死结,一直引向核子战争、大饥荒、疯狂的全民族大迁徙; 神州沦为地狱,人退化为兽;由中国的灭顶之灾再扩散为世界性的大劫难。人类文明整个崩溃了。”

王力雄说:它“不是在为未来的中国构想了一种可能,更重要的是这种可能是建立在现实的土壤之中。”(《黄祸》卷首附文)

王力雄还说:「如果现实真按照我的描写兑现,倒会使我毛骨悚然」。

今年一月的「天安门自焚案」真的就按照王力雄的描写所兑现,使所有善良的人们毛骨悚然 。

由香港《亚洲周刊》编辑部组织来自全 球十四位文学名家,联合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二十世纪中文小说 一百强」最近已经揭晓:描写中共勾心斗角、倒行逆施、 最后导致中国社会崩溃的王力雄政治预言小说《黄祸》获第41位。
  
《黄祸》出版至今的十年,四个“最”的走向如何?首先中国人口又增加了上亿,人均资源因此更少,生态也遭受更多的破坏,中国人的欲望有增无减,社会道德却继续江河日下,因此四个“最”更加“最”,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加失衡。这说明《黄祸》描写的深层危机没有消失,而且仍然在发展,那么《黄祸》描写的灾难就仍然有可能发生,不同的只是灾难由什么引发和表现为什么形式而已。没有《黄祸》那些故事,也会有别的事使那深层危机浮出水面。

其实《黄祸》故事中使用的元素这几年已经有不同面目的出现。《黄祸》开篇写的是大水,98年长江不是发了大水吗?波及两亿人口,造成两千多亿的损失。那灾难的背后原因就是人口过多,砍伐森林、围垦湖泊、堵塞河道等,造成了生态的失衡。

《黄祸》中发水的是黄河,98年的黄河却是一大半时间无水入海,那当然也是一种生态灾难。黄河断流的天数91年是16天,95年122天,97年226天,断流长度也从131公里增加到704公里。危机加深的速度是惊人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断流的意象比发水还令人沮丧。黄河近年没发水跟北方持续干旱有关。其实黄河自身的泄洪能力早已惊人下降。98年花园口1号洪峰的流量仅为58年的21%,水位却超过58年0.56米。下游黄河有几百里高悬空中(高出河南新乡20米,高出开封13米),一旦遇到洪水决堤,破坏将难以估量,成为推动危机爆发的引信完全可能。

设想未来,如果中共再继续镇压下去,人民失去基本生存权的时候,那么风起云涌的暴动示威就会使中国发生动乱,再加上天灾人祸,经济萎缩,这块土地无法再养活如此多的人,被求生欲驱使的中国人就一定会走出国界,走向世界。

现在只是为了挣多一点钱,他们都不惜冒死偷渡,将来面对的是生死之交,难道能指望他们坐以待毙?当年几十万越南人漂洋出海震动了全球,如果百万、千万、上亿中国人走向世界,将导致怎样的反应链条?最终造成什么结局?现在虽然无法预料,但可以确信那必定是致命的。

99年4月25日,上万法轮功修炼者中南海上访,震动了中共,也震动了世界。随后的《亚洲周刊》说《黄祸》预见了气功团体的强大能量,并称“文学的洞见往往出奇的准确”。

王力雄说,我则在祈祷,《黄祸》中后面那些可怕的故事千万不要再继续成为现实。

十年来,我的内心没有随时间的过去而放松,反而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劫难正在逼近。无疑会有人认为我把问题极端化了。我说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但类似的说法历史上从未断过,中国国歌的歌词也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哪个年代的忧国之士不曾担心中国要亡?

对此,首先应该谈的不是危机,而是中国目前为什么会这样稳定?如果真存在那么严重的危机,为什么现在看到的现象是相反?而我恰恰在这种稳定之下,感到著最大的危机。

今日中国除了政权以外,没有任何有组织力量可以在整体上对社会进行整合。政治反对派、意识形态、国家化军队、宗教、公民社会那些任何完善社会所不可缺少的整体性整合机制,不是已经死亡就是被铲除,或是在压制下无法生长。唯一的整体整合力量只剩下中共政权。中国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前所未有的稳定一点也不奇怪的,因为目前在大陆,除了独裁政权本身,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凝聚」社会,「引导」人民,足以对暴力政权形成挑战。一切都只能在独裁中共政权的指挥棒下运行。

所以,当今中国的基本状态是这样的: 就是一只政权的桶装著十四亿人的散沙。散沙内部进行著活跃而无序的分子运动,而桶因为失去信仰的凝聚也已经“脆化”,从毛泽东时代的铁桶变成了今天的玻璃桶。当然散沙无论如何不会挑战桶,哪怕桶是玻璃桶,这就是今日中国在外人眼里显得稳定和繁荣的原因所在。

但是,这稳定并不是吉兆,却应该说蕴含著极大的危险。危险在于,万一一次意外的震动使那玻璃桶破碎了呢?——唯一的整合就会丧失,社会就会失控,那时的中国将会怎样,能够怎样呢?所有的危机将一同爆发,桶里的散沙也就会漫天飞扬,无法收拾。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1/12/1698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