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戒毒所里的女性群落
 
程萌
 
【人民报讯】程萌: 戒毒所里的女性群落  
  
  一

1、女毒犯 2、戒毒所的女性 3、停止吸毒十分痛苦

  在去戒毒所采访之前,我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下午,一名约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从五楼的窗户跳下,重重地摔在水泥地面上。当警察赶到时,他已经咽了气。

  随后而来的法医先诊断为自杀,但有一个疑点:死者在自杀前,已经用利器砍断了自己的左手。为探明原因,进行了尸体解剖和刑事调查,终于真相大白。

  原来死者是一名吸毒者,家里希望他戒毒,他本人也决心戒掉,为此,家人弄来一副手铐,把他铐在铁床上,希望能以强制的手段,使他度过毒瘾发作期。这种手段,他本人也赞成。

  但仅仅过了一天,他就再也忍受不了,竟一边爬着,一边挪动铁床往厨房里拉,够到了一把菜刀,把自己铐在铁床上的左手,一刀剁下来,然后用一条毛巾裹住伤口,登上窗台,一跃而下。

  于是法医说:照这样看,他不能算是自杀,因为他跳楼的动机是去找毒品。

  但一位目击者不同意这种意见,坚持说,在死者从窗口跃出时他听到死者喊了一声:“不能吸毒啊!”

  第二天,死者的父母带来了儿子的遗书,是死者的“自画像”,用钢笔画的:一条吐着毒信的大蛇,蛇身死死缠着一个少年的脖颈,他的下半身已经化为一堆白骨,上半身仍在扭曲挣扎。他仰着头,双手伸向苍天,乞求着钞票、海洛因和注射器;在他的身后,画着一条越来越窄的小路,路尽头,是手铐、逮捕证和判决书。画上没有文字,但死因已经很明确了。

  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就这样被毒品吞噬了.

  有人说,如果当时死者的父母把他送到戒毒所,就不会有如此悲惨的结局。

  为此,我不断到戒毒所去。对戒毒者进行深入地采访。

  二

  “戒毒本身并不难。自愿戒毒者45天就可以完成治疗过程,强制戒毒的时间为3-6个月。”宝安戒毒所医疗组长赖医师告诉我说。

  他介绍说,用美沙酮、路脱菲、可乐宁等进行药物治疗,十天左右就将吸毒者体内大部分毒素排除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生理性毒瘾”就可以戒掉,但“心理性毒瘾”却几乎无法戒断,80%-90%的戒毒者离开戒毒所后,一年内又重新吸毒。

  另一位梁医师认为,戒毒在医学上应属精神科,以前不少医院都有这一项治疗,但如果不用强制的手段,根本戒不了毒。

  三

  许多初次到戒毒所的人,都痛下决心,一定要戒断毒瘾,重新开始美好的生活。

  萍,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从小到大邻居老师都夸她学习好、听话、可爱,走到哪里都有一帮朋友像众星捧月一样围着她转。1989年技校毕业后,她在内地针织厂工作了几个月。后来因收入太低,她就跑到深圳来,在酒店先做知客,后来做公关经理。当有一年她回家探亲,得知自己非常尊敬的父亲竟然背着她们母女,经常在外面与其他的女人鬼混时,她心中父亲的高大形象粉碎了,她的整个世界一下子坍塌了。

  这时,她无意中吸了几次毒,白粉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她发现,她的烦恼、苦闷一扫而空,好像心里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一样,但很快她就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她性情骤然变得孤单,不能跟朋友长时间在一起,因为怕暴露自己是吸毒者。渐渐地,原来的朋友也都疏远了。

  她家楼下是一所学校,以前她最喜欢坐在阳台上,看学生们在校园里快乐地进行各种体育锻炼,但自从吸上白粉后,她不敢再到阳台上,她怕见到别人健康、幸福地活着,而自己偷偷摸摸地吸毒。她时常很沮丧,无颜面对自己,她恨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全毁了,甚至连20多年培养起来的最起码的自信心也没有了。

  终于,她下定决心戒毒。她从家里飞回深圳,先到一家正规的医院去戒毒,但当她交了4000元住院费,验血透视完后刚进病房时,就有人来问她要不要白粉。她感到在这种环境下无法戒毒,就马上离开医院到深圳这家戒毒所来了。

  现在她正在康复期,每天锻炼身体,干一点体力活,吃得香,睡得好。对于今后的生活,萍设想得很简单,很美好。她打算,戒完毒后,离开深圳,回去做正当生意,过回正常人的生活。

  四

  为什么戒毒之后,复吸率会这么高呢?

  吸毒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选择和行为。毒品孕育了吸毒者,老毒客培育了新毒客,在社会互补、相互感染的作用下,使吸毒队伍不断扩大,毒品消费市场也不断扩大。这些人逐渐形成一个吸毒圈,实现了毒品“供销一体化”。

  吸毒的灰色亚群体令一些戒毒者对戒毒失去信心。只要在这个圈子里,只要还与圈子中的“道友”来往,戒毒往往是毫无效果的。

  一位管教干部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在一片茫茫的毒海之上,戒毒所就像一叶孤舟,不断有人失足落水,我们竭力拉上一个又一个落水者,但刚被救上船的人又不断往海里跳……

  因吸食毒品弄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大有人在。他们回去后往往得不到社会的关心,感受不到亲情和温暖,又解决不了就业问题,还要受到周围人的嘲讽和歧视。

  有些戒毒者本来回去后打算重新做人,但亲人们冷眼相看,邻居朋友避而不见,使他们意志消沉,精神空虚无所寄托,对未来缺乏信心,于是自暴自弃,又回到毒品的“怀抱”。

  在采访中,有一位双臂都有刺青的白粉仔说:“深圳卖白粉的太多了。我有个建议,要求每一个来戒毒的人供出三至五个卖白粉的,把贩毒的人全抓起来,复吸的人就会少很多。”

  但是,由于毒品过境引发的吸毒,贩毒不断蔓廷发展。梁医师说:“中国一年查获的毒品量仅相当于全国吸毒者一天吸食的数量。”

  五

  在戒毒所里,顾政委告诉记者,最近他们研究国外较成功的集体治疗戒毒方案,结合几年来本所积累的经验,开办了名为“创新生”的职业培训班,为期一年,设有电脑操作、烹调、工艺美术、书法等课程,参加学习的都是戒毒期满人员。

  管教干部刘老师说,吸毒者普遍文化水平低,他们戒完毒出去后,无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工作,而且原来的“道友”肯定会去找他们。我们办这个班,希望让他们学到知识和技能,至少可以提供一个无毒的环境,帮助他们巩固戒毒的效果。

  这一举措得到广大戒毒人员的家属大力支持,但戒毒人员本人却不是个个都愿意。有些人是迫于家庭的压力才走进戒毒所,更有极少部分人戒毒是为了更好地吸毒(因为戒完再吸,又可以感受到飘飘欲仙的滋味),所以开课才一个月,就有4个人先后逃出戒毒所,原因是怕上课,怕读书。

  在我就要结束采访的时候,便衣警察押着一个本地“白粉仔”进来。一个管教干部悄地告诉我们:“又进来了!这是第五次了!”

  我的心再次沉重起来。

  (摘自《舞台与人生》2000年第6期)(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28/520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捐助,哪怕3元5元也是鼓励和支持。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导读
 
 
 

1. 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全文实录 (65,359次)

2. 推荐李洪志先生获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信 (40,403次)

电视图片:江泽民怒斥记者原形毕露
3. 电视图片:江泽民怒斥记者原形毕露 (36,603次)

4. 江泽民特务机构胁迫海外异议人士出卖良心换取回国探亲权利 (34,944次)

5. 中共最高权力交接在台海紧张情势中的作用及台湾的对策选择 (34,629次)

6. 江泽民病情的进一步报导 (33,687次)

7. 我所知道的江泽民之妹--江泽慧 (29,564次)

8. 口眼歪斜 是为江主席 (28,690次)

9. 博你一笑:江大蛤蟆“三讲”动画图 (27,865次)

10. 天机泄露江氏垮台不远 铁口直断神算身遭不测 (26,988次)

11. 【特别报导】江泽民身患离奇绝症 中南海倒江气候可望形成 (26,705次)

12. 江泽民权势日下 迟张二将横眉冷对 (26,112次)

13. 姬胜德案惊暴江泽民借反腐败铲除军中异己的黑幕 (25,955次)

14. 江泽民身患绝症 医生建议截肢 (25,330次)

15. 中国高干子女在美国大揭秘 (25,275次)

16. 李瑞环:江泽民人事布局中最头痛的定时炸弹 (23,055次)

17. 天安门广场镇压法轮功实况录像片 (22,758次)

18. 透视中南海:江泽民的迷信和反迷信 (22,524次)

19. 江李之间的权力争夺战正拉开序幕 (21,128次)

20. 义军报告震动中南海 (连载之一) (20,861次)

21. 唱唱咱们的江主席 (20,465次)

22. 江泽民政府培养了一个“多有出息”的外交官啊! (19,449次)

23. 江泽民怒骂香港记者不够水平兼且天真 (19,218次)

24. 江主席怎么啦? (18,871次)

25. 习仲勋晚年的几件大事 (18,421次)

26. 丰城农民大暴动的启示 (18,169次)

27. 拯救中华 揭露江泽民黑政内幕 (17,963次)

28. 异端在中国的命运 (17,623次)

29. 镇压法轮功 朱总理叫停 (17,586次)

30. 台湾命相学家: 从江泽民的嘴形谈起 (16,982次)

31. 梁新:读《天机泄露江氏垮台不远 铁口直断神算身遭不测》有感 (16,974次)

32. 江泽民训斥香港记者实况录音 (16,940次)

33. 剥开共产画皮,看看中共真相:我为什么研究延安整风 (16,277次)

34. 政治小笑话 (15,723次)

35. 江泽民孤家寡人好凄惨:五中全会曾庆红失利 (15,332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enmin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