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半年GDP增长5.3%?分析:造假惊人恐不足1%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龚奈报导)7月,中国各地上半年GDP数据出炉,根据网络公开数据分析,发现很多省份存在数据造假现象。更有分析指出,中国上半年GDP增长率不足1%,而不是官方给出的5.3%。 一、中共数据造假由来已久 7月27日,《朝鲜日报》发文《中国经济增长5.2%?再次引发「统计造假大国」争议》指出:中国政府捏造经济统计数据。背后原因是:出于维护共产党执政正当性。因为如果经济指标恶化,中国共产党和习近平执政的正当性可能会受到民众质疑。 《自由亚洲》5月发文《中国统计局公布7省份统计数据造假》指出:中国经济下行,但是近年来中国GDP增长率年年都喊5%达标,引起数据「注水」的质疑。 《联合早报》2024年发文《韩和元:数据造假的中国式逻辑》指出:中共GDP造假背后原因是「一票否决」制。中共官员为了迎合上级的偏好,虚报浮夸数据便成为他们规避风险的无奈选择,「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潜规则开始大行其道。这就令在官僚制内部本已失真的信息,于流通中进一步被扭曲。 《BBC》2024年发文《中国河南等省爆出GDP增速「改降为升」 「数据注水」的背后原因》提到:中国媒体援引一位国家统计局工作人员称,「尽管各级官员深知数据造假的危害,但面对来自上级考核、地区竞争和自身升迁等压力和冲动,最终还是层层分解指标、人人摊派任务,数据造假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22日宣布修改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严惩统计造假。也就是说,中共政府要严打地方政府捏造统计数据的行为,但又感觉是在说:「数据造假的事放著中央政府来,你们如实上报就行。」 二、卡尔曼滤波理论可以检测GDP是否造假 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是一种状态空间模型,可以动态跟踪时间序列的趋势和波动,适用于处理非平稳的经济增长数据。比一般的线性回归、ARIMA、波尔曼定律模型更容易看出数据有无异常,GDP 数据是否合理。 媒体人「一个狠人」利用卡尔曼波理论检测中共2025年上半年GDP数据,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上半年GDP增长率不足1%,而不是官方给出的5.3%。 三、检测河南省GDP,分析背后经济问题 2025年上半年河南省GDP数据为31683.80亿元。按照卡尔曼滤波理论,偏差4476.82亿元,偏差百分比-12.38%。 再结合河南省2025年上半年PMI、税收、借贷等公开数据对比: 河南省税收增长4%,政府基金收入(卖地收入)增长22%,PMI出口订单47.5%,<50%,表现为收缩,信贷增长7%,但没有使PMI增长,表示贷款未进入市场;而河南GDP数据公开为5.7%,与其他数据增长不一致,表明数据注水严重。 河南省经济问题表现为:财政基础薄弱,税收收不上来;增长结构失衡,依旧过度依赖卖地实现经济增长;GDP数据为政策服务,而非市场真实反映。 河南省经济问题仅仅是中共统治下一个缩影,继续分析下去将会发现更多省份存在数据造假问题。在中共北戴河会议前夕,各地要员极力表现,粉饰太平,数据造假恐怕仅仅是冰山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