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市早苗获更高民意支持 操弄民族主义将遭反噬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金欣综合报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就“台湾有事”表态,引发中共强烈不满,中共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更言“斩首”,中共当局更在中国境内发动一系列反制行动,要求高市早苗收回言论,但日本官员重申,并无撤回发言的打算。而日本民意调查显示,有半数受访者赞成与倾向赞成“台湾有事,日本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
据自由时报报导,根据日本“共同社”民调显示,有48.8%受访者赞成与倾向赞成“台湾有事,日本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反对则有44.2%。
针对日本当地民众看法,共同社15、16日进行全国电话调查,民调显示,对于中共若攻击台湾,日本是否应该行使集体自卫权,日本民众的看法存有分歧。
另外,高市提出“增加防卫费以强化国防”,有60.4%受访者赞成、34.7%反对。
民调也指出,高市内阁支持率为69.9%,较10月的民调攀升5.5个百分点,不支持率则为16.5%。中共没料到这一波反日炒作,不但没有吓倒日本人,反而提升了高市早苗的民意支持率。
而美国《华盛顿邮报》19日报导,北京正利用严厉的言词、军事恫吓和经济胁迫,表明对高市该言论的不满,不过,美国前总统布希任内国安会亚洲资深主任葛林(Michael Green)认为,中共这些行动可能反而催生亚洲盟邦对中国的围堵。
英国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19日在X平台上,撷取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18日报导的截图,并发文说,“很高兴看到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展现出强有力的领导作用。这应该成为英国的榜样”。这篇发文已有近68万人次浏览,有网友留言,“日本正确的认识到,(在台湾问题上)模棱两可无异于与北京达成自杀协议。左派及其企业游说集团几十年来一直绥靖中共,妄图用金钱换取和平。日本的举动证明,实力才是习近平唯一尊敬的货币。英国和美国必须摒弃幻想,立即(与中共)划清界线。”
针对薛剑“斩首说”,台湾总统府资政、前驻日代表谢长廷在脸书提到,美国驻日大使葛拉斯发文嘲讽说:“感谢中方人士不理性的言行大力巩固了美日联盟”;薛剑的攻击性言论,一般都是以“战狼外交”形容其好斗,葛拉斯在几个月前就点出,“与其说是战狼,更像是一只没有训练好的狗”。
台联党主席周倪安17日表示,放任外交官发表“斩首”等偏激言论,可见目前东亚和平最大的威胁,就是源自中共对外输出共产主义与中华霸权。
台联党秘书长王铭源表示,高市早苗不畏中共打压,表达捍卫区域和平的决心,可说是踏出让日本国家正常化的关键一步,相当值得台湾人肯定。
目前中日关系紧张,中共宣布17日起在黄海中部进行为期3天的实弹射击,此举被视为剑指日本。
对此,台湾日本关系协会会长、前立法院长苏嘉全17日受访时表示,每件涉及台湾的事情中共都会抗议,包括外交部长林佳龙前往日本、谢长廷获颁“旭日大绶章”等。他说,抗议对中共来讲是家常便饭,但对国际关系来讲是不正常、是霸权行为。日本政界对中共的抗议有种麻痺的感觉,无所不抗议,到最后抗议都会无效。
对于中共在黄海实弹射击,苏嘉全说,所谓的实弹射击,是一种恐吓国际、日本,甚至是恐吓台湾的手段。一开始日本各界也会紧张,但现在似乎也习以为常,日本各界对于中共这样的挑衅都非常愤怒。对中共而言,未必会在国际关系当中得利。
中共还快速的利用民族主义,挑拨中国民众的愤怒,要求中国民众减少赴日观光和留学。
台湾学者洪耀南在Newtalk新闻网发文指出,中共利用民族主义作为政治杠杆已非首次。此次中共在短短数日内就完成了利用民族主义的反日的动作,民族主义在此不再是群众心声,而是一套可反复使用的政治技术。若仅从外交层面理解这场对日强硬,很容易忽略其背后更深层的政治逻辑——那就是中国难以掩盖的内部压力。
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2025年第三季数据,城市青年失业率高达18.4%(优化后);房地产投资年减11.2%;地方预算赤字全面攀升;出口连三季下滑,外资加速撤离。
据《IMF亚洲区域展望》指出,中共同时面临“中等收入陷阱”与“治理信任危机”。而习近平体制下的政策高度集中,让错误难以调整,矛盾只能堆叠。
洪耀南指出,在这个背景下,反日民族主义成为一种最方便、最低成本的情绪止痛剂:中共从制造外部危机来触发民族愤怒和模糊经济焦点,最后达到巩固政权正当性。与其修补真正的结构性问题,不如发动一场外交对抗来转移注意力。反日民族主义的本质不是自信,而是不安;不是战略,而是治术的短视;不是力量,而是焦虑的伪装。当一个政权需要靠制造敌意来维系稳定,真正的危机不在钓鱼岛,也不在台海,而在北京自身。民族主义固然能被动员,但绝非无限资源。当它成为治理的替代品,最终将反噬操弄它的人。输的从来不是日本,而是中国自身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