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5月份工業企業獲利成長大幅放緩
 
【人民報消息】星期四(6月27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幅大幅放緩,凸顯了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內需求疲軟、整體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所面臨的困境。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5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7%,增幅低於4月份的4%,而今年前五個月(1至5月)的增幅也從1月至4月的4.3%降至3.4%,回落0.9個百分點。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受到中國最新數據顯示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放緩的影響,香港股市星期四早盤重挫至近兩個月低點,截至當地時間上午11點20分,恆生指數下跌1.8%至17,767.65點。與此同時,中國股市也下挫,上證綜合指數下跌0.7%。 申萬宏源集團分析師姚立奇(Yao Liqi,音譯)表示:「經濟復甦受挫,勢頭似乎有所減弱,房地產市場仍處於下行趨勢。市場情緒低迷,可能持續調整。」 這項備受關注的中國工業企業狀況指標是在5月份一系列經濟指標普遍低迷之後發布的,儘管中國出口強勁,但房地產行業未能對上個月宣布的「歷史性」救助計畫做出反應。 中共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於衛寧在隨附的聲明中說:「(中國)國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工業企業效益恢復基礎仍不牢固。」於衛寧將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放緩歸咎於「投資收益增速回落等短期因素」的影響。 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6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作為非必需消費品增長的主要貢獻者,汽車行業今年前四個月(1至4月)的利潤率為4.6%,低於整個製造業領域平均水平5%。 該協會表示,由於中國國內競爭激烈,以及許多汽車製造商的收益都已出現大幅下降,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大部分利潤依賴於出口和高檔車型。 中共國家發改委星期一(6月24日)鼓勵地方政府放寬汽車購買限制,這是中共官方為提振國內需求疲軟而出臺最新一系列措施之一,加上隨著中共與西方的緊張關係加劇,也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壓力。 彭博社報導,中共政府一直在鼓勵企業和家庭升級其使用的機械設備和家電,以促進消費。相關推動措施促使裝備製造等行業受益,該行業在2024年前五個月利潤同比大增11.5%。這是同期工業企業整體利潤增長3.4%的最大貢獻者。 不過,中國國內需求持續疲軟,經濟復甦能否持續仍有待觀察。其5月份房地產市場低迷加劇,對鋼鐵、鐵礦石、裝飾材料等產品的需求產生了影響。零售額有所回升,但增速仍遠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直難以提高利潤,由於產能擴張,導致中國電動汽車等行業降價。此外,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和持續的通貨緊縮壓力,也使企業和消費者不願消費。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分項數據,今年前五個月,國有企業利潤下降2.4%,外資企業的利潤則增長12.6%,私營企業利潤增長7.6%。 中國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涵蓋年主營業務收入至少達2000萬元人民幣(約合276萬美元)的企業。△(轉自美國之音)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6/27/8362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