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4月6日发表
人气:23,160 分享:
|
|
何清涟:美中接触频繁 只为保持沟通(图) |
|
【人民报消息】最近美中接触频繁,4月2日,习近平应约(意思是美国主动)与拜登在通了个电话;紧接著是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从拜习通话结果来看,似乎毫无进展,也许有人会问:在目前中美关系处于尴尬状态之时,这种通话有什么意义?这事儿,得听听美国的中美战略-关系专家们的看法。
媒体对会议报导多是照录如仪
几大英文媒体都报导了这次长达1小时45分钟的通话,当然都是先从两国各自发布的新闻稿中寻找亮点,比如都用「坦诚」来形容这次通话:白宫称,两人进行了「坦诚和具建设性」的讨论;新华社则表示两人「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内容包括中美在禁毒、两军沟通、应对人工智慧带来的风险和气候变化等合作领域的进展,重点当然还包括台湾问题。
通话之后,中共官媒引用习近平的话称,今年中美关系要坚持几条大的原则,一是以和为贵;二是以稳为重;三是以信为本。白宫声明说,两位领导人对两国保持沟通渠道开放,负责任地管理关系的持续努力表示欢迎。通话后,拜登在X(前推特)上写道:「我期待著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负责任地处理我们之间的关系。」百年老报、发行量第二大的《纽约邮报》可能是美国大报中唯一表示不满意的,在4月2日的报导「How lame was Joe Biden in his latest call with Xi Jinping?」中调侃了一把,文章中先说「拜登总统在周二的电话会议上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报了美国在几个问题上的立场;习近平的回答基本上是『FU』」,但随后又说「不,习近平并没有使用这些确切的术语。但足够接近了」——意思是指拜登所谈一切,都遭到习近平的否定回应。文章中还有一些话,我就不引用了。
美国中美关系专家意见:保持沟通就算利好
有些评论不起眼,但给出的信息很有意思。BBC在《习近平拜登:再次「会谈」,中美之间的分歧减少了吗》(4月3日)一文中,梳理的几个要点各报都有,最出彩的部分是在「意义:「向全世界表演」这一节。该节引述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所长罗伯特.戴利(Robert Daly)的谈话,认为虽然这次讨论并没有明显改变两国关系的现状,但有专家认为这可能不是重点。戴利认为,尽管双方都把重点放在了合作和对话上,但「这并不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解冻的迹象」,「两国领导人都希望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理中美关系,他们知道从长远来看可能会非常紧张。关键在于要控制风险,并且尽力而为。但两位领导人都没有寻求改变两国关系基调的机会。「
戴利的态度并非他个人独有。习拜通话后,国内网站上广为传载一篇文章《孙成昊:美国学者对我说,中美之间哪怕互相争吵,也比不说话强》,内容是观察网记者王恺雯采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孙成昊。近日,孙成昊随该中心主任达巍等访问美国,重点是走访了多家美国智库,其中当然包括威尔逊中心。该采访中谈了美国智库关切的问题,以及双方在美中关系上的不同看法。但孙特别提到一条,美国战略界人士普遍希望中美两国能够加强各个层面的交流,例如在官方层面,美方人士希望把打击芬太尼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到执法合作。他们也特别强调民间交流,包括人文交流。以下是孙的原话,「此次访问之前,我们也担心一些智库不愿意和我们沟通,但后来发现他们普遍都很欢迎我们。这些美国战略界人士认为,无论两国关系处在什么样的状态,竞争也好、博弈也好,该沟通还是得沟通。有一位美方学者说:『哪怕是互相争吵,也比不说话要强。』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中方「我不理你了」的戏码刚结束
美方智库有只要形式上保持沟通,「哪怕是互相争吵,也比不说话要强」这种认识,实因不久前中方还对美国上演过「我不理你了」——中美两国元首不说话的事情发生,而且不短,大概有一年左右。
网际网路上的痕迹,查起来远比纸媒时代方便,且摘录几则:
《习近平拒绝与拜登面对面会谈》(法广,Sep 15,2021)
《拜登仍盼与习近平通话中国继续冷淡回应》(美国之音,Apr 11,2023)
《拜登计划与习近平通话:稳定恶化的美中关系?还是重回接触的失败模式?》(美国之音Mar 18,2023)
除了高层沟通之外,美国还特别担心两国军队的高层交流中断。《美中军方在中断交流一年多后恢复对话》(《华尔街日报》,Dec 22,2023)认为:「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与中国对等官员进行会谈,表明美中军方在中断交流16个月后恢复对话。这是华盛顿和北京方面努力保持双边关系积极势头的又一迹象。」
看多了这种对「中国不理美国了」的担忧报导,就会理解2023旧金山拜习会获得那么多美媒报导并给予积极评价的原因。
美国主动与中国接触,目的是达成风险管控
2023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之后,《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黄安伟(DAVID PIERSON)在《布林肯访华揭示美中分歧:高层外交解冻,核心问题犹存》(2023年6月21日)写了很多细节,暗示中国官方推动网路上中国对美外交的胜利叙事,比如习近平坐在长桌一头,而不是像接见前两任美国国务卿那样坐在扶手椅上,官方媒体借这些场景暗示「布林肯此行是为了让中国放心,是来听取中方关切问题的」。
这篇报导试图说明中国网民普遍认为美国求恳中方搭理的各种表现与言论,读来多少有点滑稽:「但对中国有民族主义倾向的受众、尤其是社交媒体上的人来说,这些场景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对他们来说,布林肯是在恳求了好几个月后才收到访华邀请的。在访问期间,他被教育要尊重中国的利益,扮演了向习近平恳求的角色。中国的社交媒体用户们幸灾乐祸地指出,布林肯是在父亲节那天抵达的,按照网际网路上的说法就是,习近平是美国的爸爸。」
即使如此,黄安伟还是写出了美国官方的态度:「美国官员说,布林肯访华是有必要的,因为在作为竞争对手的两个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两支最大的军队)之间保持定期的高层外交接触,对避免公开冲突至关重要。不仅美中两国的政府寻求关系的稳定,他们的盟友和其他国家也希望两国这样做。外交接触让双方能够在闭门和公开的会谈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美中两国的外交经验不在同一层次
如果说拜习通话,主要意在接触,那么耶伦传达的信息要具体得多(另文分析)。本文长话短说,之所以在美国主动接触中国这件事情上,美中两国有如此不同的看法,乃在于两国的外交经验不在同一水平。美国作为美苏冷战的一方,深知两个敌对的拥核超级大国保持接触、避免误判的重要性。冷战期间,美苏保持经常性的接触和对话,认为相互了解,尤其是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至关重要。基于这种认识,肯尼迪政府一方面与苏联.争夺寸步不让,强化美国的军事实力,争取时间;另一方面也与苏联保持联系,1961年的美苏首脑会议,实际上是给双方一个估量对方的实力的机会。肯尼迪通过这次接触,多少增进了对赫鲁晓夫个性的了解,据其幕僚肯尼思.帕特里克.奥唐奈尔(Kenneth Patrick O'Donnell)后来的回忆,这种了解是肯尼迪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处理得当、让美国获胜的因素之一。
中国则缺乏冷战中作为美国对手的经验,对关系持续恶化中仍然保持接触的重要性了解不够,这可能就是中方对美过去两年采取「我不理你了」态度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仍然反对使用竞争来界定美中关系,认为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敌对关系,这其实是对国际关系尤其是对两个利益冲突的大国如何相处缺乏足够的经验所致。△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6/81909.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4/4/6) |
-
习近平点名抓捕姚明等 体育界正在大清洗中(图) (230,070次) 2024/4/5
-
习近平二个计划受挫 三中全会搁浅(图) (222,442次) 2024/4/7
-
中国政局突变时刻逼近 后习时代可能突然到来 (192,438次) 2024/3/21
-
习两会对赵乐际震怒敲桌 传因报告泄露这机密(图) (191,864次) 2024/3/21
-
院士田伟家中搜出现金近4亿 美国还有两套别墅 (190,925次) 2024/3/19
-
让江泽民最害怕的「英法美」 (186,021次) 2024/3/18
-
涉活摘器官 贵州三所医院院长书记落马(图) (182,950次) 2024/3/31
-
大开眼界--中共高官被捕时鲜少爆光之内幕(图) (177,694次) 2024/3/28
-
内幕:习的内部讲话 刘亚洲彻底完了(图) (176,048次) 2024/3/25
-
习严控红二代 但恐被身边人暗杀(图) (171,507次) 2024/3/25
-
中共偷鸡摸狗遭围堵 美英同日制裁中共黑客 (170,542次) 2024/3/26
-
美国会九剑齐发 拜登川普竞相表现谁对中共更强硬(图) (169,984次) 2024/3/20
-
蔡慎坤:李强不揽权最安全「清零」实为软禁高官(图) (169,151次) 2024/3/17
-
习挖空心思说好话 美商酒足饭饱 拍拍屁股走人 (167,225次) 2024/3/30
-
六次两会进京「维稳」 内蒙公安副局长跟党走猝死 (164,099次) 2024/3/19
-
余茂春:习近平招拢的很多都是拍马屁的人 (161,578次) 2024/3/29
-
重庆检察院分院副检察长遭报猝死 (159,286次) 2024/4/6
-
消息:李强失宠写检讨 祸起清除李克强影响不力 (158,082次) 2024/4/4
-
中南海权斗不止 传蔡奇再添新职(图) (157,868次) 2024/3/29
-
李克强阴魂不散 习大怒退场 李强还在检讨 (156,712次) 2024/4/4
-
唐一军被抓详情曝光 「无所作为」是为了掩盖一真相(图) (155,949次) 2024/4/5
-
大陆前最顶级夜总会老板认罪 刘亚洲案太棘手(图) (155,781次) 2024/3/22
-
中南海权力再分配传闻四起 习对李强又爱又疑 (153,784次) 2024/4/3
-
李强再遇尴尬 耶伦访华会晤清单现异常 (151,480次) 2024/4/7
-
中共司法部先后有过五个"污点部长" (147,345次) 2024/4/6
-
从许其亮1月惊魂 看中共内耗完结(图/视频) (147,235次) 2024/3/18
-
中南海内斗激烈 网传前司法部部长唐一军出事 (146,020次) 2024/4/2
-
对付李尚福 习近平采用了新战略 (144,853次) 2024/3/30
-
王毅遭两监军夹击 刘建超突然消失 外交部面临重组(图) (144,479次) 2024/3/22
-
中共公安系统第一个大冤案(图) (143,626次) 2024/3/24
-
刘亚洲案被连续上报 习怒批「给脸不要脸」 (143,012次) 2024/3/27
-
毛泽东为什么打倒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图) (142,240次) 2024/3/28
-
中共外交部新任发言人遇尴尬一幕 视频热传(视频) (141,141次) 2024/3/23
-
金家三代视中共为千年宿敌 盼美军长驻韩国 (139,610次) 2024/3/26
-
习最新动作:蔡奇掌控党建 霍小光飞升新华社高层 (138,421次) 2024/4/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