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4月3日发表
人气:11,217 分享:
|
|
中国券商菁英收入减冲击中国经济(图) |
|
 资料图:一位投资者在中国杭州的证券交易所大厅观看电子板。 |
【人民报消息】中国经济疲软之际,就连因为傲人收入而被称为「打工皇帝」的证券商员工也面临大幅减薪。《证券时报》统计22家上市券商年报,发现其中60%的从业人员2023年人均薪资都有所下滑,只是减幅相比2022年重挫20%~40%略有缩窄。学者指出,券商薪资缩水是中共官方「脱虚向实」和「共同富裕」政策下的结果,但长远来看,恐怕更不利于经济发展。
据美国之音报导,作为在中国市场占有领先地位的投行,中金公司3月末发布的年报显示,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收近23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逾6,243亿,在整个行业中堪称表现亮眼。
然而,根据中国《证券时报》1日报导,中金公司人均薪资从2021年的人民币116万元降至2023年人民币70万元,两年内「缩水」39.84%,降薪幅度为业界最大。
该报导统计截至3月底已揭露资讯的22家券商年报,发现除了中金公司之外,中原证券、国泰君安的员工,薪资也都缩水超过一成。
表现较好的则是中信证券,人均薪资从2021年的95万元降至2023年79万元。
券商薪资缩水学者:官方政策是主要原因
尽管缩水之后的薪资数字依然令网友称羡慕,但被视为高收入精英的证券业近两年人均薪酬持续下滑,还是成为中国媒体关注话题。
在台北的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王国臣指出,最根本的因素来自于中共政府的机构改革,在2023年将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这对资本市场影响最大的是,原本金融业者在事业单位中享有额外利润或抽成,在转为国家单位后,仅剩公务人员待遇,就像是国家带头大砍国有金融业的薪水。
王国臣认为,券商业的降薪有两大政治因素,也就是习近平近年来高举的经济改革政策「脱虚向实」和「共同富裕」。
首先「脱虚向实」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防止以钱滚钱的炒作,
政府不重视资深的高阶金融人才,反而希望将金融从业人员疏导至工业制造业,因此在金融业降薪后,未来实体产业可望见到加薪趋势。
另一方面,「共同富裕」则试图减少高收入产业的薪资,以降低仇富心态。
王国臣说,中共政府未能在经济疲软时把饼做大,再加上国内先后传出理财公司违约爆雷,既然无法帮民众要回亏掉的资金,至少砍低有钱人的收入,通过「惩罚性」措施来消减报复心态,具有社会弥补作用。
投射的日落时代金饭碗褪色
在这一波证券业降薪潮中,原本受惠于政策,真正拿得到高薪的投行跟各种研究所的研究员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
《21世纪经济报导》2月1日指出,有券商的资管部门1月份裁员1/10,还有研究员月薪被大砍30%,季度奖金缩水,年终奖也被打折,整体收入形同腰斩。
相较于头部券商,中小券商降薪、裁员更为严重,报导形容这是「中国投行的日落时代」。
《富比士》中文网3月31日指出,综观中国银行人均薪酬,招商银行以61万元稳居第一,但已揭露年报的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均薪酬皆有下降。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在内,多家银行高层大幅降薪,最大降幅超过60%。
王国臣表示,一连串的打击措施压抑外资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经济前景不看好,再加上反间谍法的实行,已经造成外资相继出走。
矛盾的是,北京当局一方面希望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却大砍拥有超高消费能力族群的收入,一旦资本外逃加剧,未来中国整体消费复苏也会有疑虑。
值得观察的是,根据《证券时报》报导,在一片降薪的声浪中,有9家券商的员工人均薪酬不降反升,但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公司合并影响会计核算,有的则是因为员工总数减少。
王国臣分析,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两会期间重提「共同富裕示范区」,也暗示官方政策将越趋明确,可预见金融业减薪潮还将持续。
王国臣告诉美国之音:「去年因为整个经济比较贫困,所以他就减缓这些口号的呼喊,或这些运动、或这些改革。今年的共同富裕又可能会提上议程,这当然就符合习近平的作为。我预期这个降薪会持续,而且今年的幅度可能会补去年的(降薪)进度,就20%或25%。」
「打工皇帝」降薪恐冲击中国经济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有超过八成券商最顶尖的「董监高」(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薪酬总额减少,20家上市券商中有127名高管当期报酬不足人民币200万元,降薪幅度约20%-50%。
另据港交所揭露的年报显示,在证券公司薪资达千万以上的「打工皇帝」群体规模也在缩水,例如头部券商中信证券2022年有两名员工薪资逾人民币1,600万元,但2023年人数归零,华泰证券2022年有5名员工薪资逾人民币1,500万元,来年仅剩一人。
《证券时报》分析证券公司传统业务受市场环境及监管政策变化影响,出现业绩下滑,「降本增效」(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已成主旋律;另一方面,监管层也持续完善行业薪酬管理制度,包含主管与员工薪酬的比例不能差距太大,重视第一线从业人员报酬的公平性等。
王国臣直言「只出得起香蕉,来的就是猴子」,「降本增效」本身就是矛盾概念,他认为习近平仍用毛泽东时代观点看待当前的经济和金融体系,但「国家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的模式在资本市场早已行不通。他说一旦金融产业全听中央命令,经济就难有突破性发展,甚至悲观一点,还会倒退。△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3/81807.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4/4/3) |
-
中国政局突变时刻逼近 后习时代可能突然到来 (192,435次) 2024/3/21
-
习两会对赵乐际震怒敲桌 传因报告泄露这机密(图) (191,861次) 2024/3/21
-
院士田伟家中搜出现金近4亿 美国还有两套别墅 (190,922次) 2024/3/19
-
让江泽民最害怕的「英法美」 (186,018次) 2024/3/18
-
涉活摘器官 贵州三所医院院长书记落马(图) (182,946次) 2024/3/31
-
党媒记者冲记者会主席台 被曝是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情妇 (179,840次) 2024/3/14
-
大开眼界--中共高官被捕时鲜少爆光之内幕(图) (177,691次) 2024/3/28
-
内幕:习的内部讲话 刘亚洲彻底完了(图) (176,045次) 2024/3/25
-
习严控红二代 但恐被身边人暗杀(图) (171,504次) 2024/3/25
-
中共偷鸡摸狗遭围堵 美英同日制裁中共黑客 (170,539次) 2024/3/26
-
美国会九剑齐发 拜登川普竞相表现谁对中共更强硬(图) (169,981次) 2024/3/20
-
蔡慎坤:李强不揽权最安全「清零」实为软禁高官(图) (169,148次) 2024/3/17
-
习挖空心思说好话 美商酒足饭饱 拍拍屁股走人 (167,221次) 2024/3/30
-
六次两会进京「维稳」 内蒙公安副局长跟党走猝死 (164,096次) 2024/3/19
-
余茂春:习近平招拢的很多都是拍马屁的人 (161,575次) 2024/3/29
-
消息:李强失宠写检讨 祸起清除李克强影响不力 (158,079次) 2024/4/4
-
中南海权斗不止 传蔡奇再添新职(图) (157,865次) 2024/3/29
-
李克强阴魂不散 习大怒退场 李强还在检讨 (156,709次) 2024/4/4
-
大陆前最顶级夜总会老板认罪 刘亚洲案太棘手(图) (155,778次) 2024/3/22
-
中南海权力再分配传闻四起 习对李强又爱又疑 (153,781次) 2024/4/3
-
近一年多 至少12名中共市委书记遭厄运(图) (151,767次) 2024/3/14
-
从许其亮1月惊魂 看中共内耗完结(图/视频) (147,232次) 2024/3/18
-
中南海内斗激烈 网传前司法部部长唐一军出事 (146,017次) 2024/4/2
-
对付李尚福 习近平采用了新战略 (144,850次) 2024/3/30
-
王毅遭两监军夹击 刘建超突然消失 外交部面临重组(图) (144,476次) 2024/3/22
-
中共公安系统第一个大冤案(图) (143,623次) 2024/3/24
-
刘亚洲案被连续上报 习怒批「给脸不要脸」 (143,009次) 2024/3/27
-
毛泽东为什么打倒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图) (142,237次) 2024/3/28
-
中共外交部新任发言人遇尴尬一幕 视频热传(视频) (141,138次) 2024/3/23
-
金家三代视中共为千年宿敌 盼美军长驻韩国 (139,607次) 2024/3/26
-
公安局长被炸死?当局连夜清理燕郊爆炸现场(视频) (138,297次) 2024/3/15
-
扒一扒刚刚离美的徐学渊和曾经的部长接班人张昆生 (137,646次) 2024/3/23
-
中共一神秘机构权力超大 众多头目离奇死亡 (130,811次) 2024/3/17
-
美英加多国民众聚集中领馆外抗议「23条」立法(多图/视频) (127,530次) 2024/3/25
-
断崖式降薪冲热搜 网民:往后是大饥荒大革命(图/视频) (115,699次) 2024/3/2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