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4月3日發表
人氣:25,086 分享:
|
|
北京「老朋友」羅奇訪華 被禁止談論香港問題(圖) |
|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及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接受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專訪。(視頻截圖) |
【人民報消息】北京宣傳中的「老朋友」羅奇透露,他上週訪問北京時被官方禁止談論香港,這次的高層會議言論審查甚過歷年。
據大紀元報導,前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及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日前接受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採訪時說,他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受到當局的嚴格言論審查,並被禁止就香港問題發表不同意見。
根據報導,羅奇在3月下旬以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的身分,獲邀出席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自2000年起,羅奇已連續24年參與這一經濟論壇,他是參與時間最長的外國代表之一。
羅奇原希望在演講時有機會表達對香港未來的擔憂,但最後被主辦方制止。他透露,今年的各種約束限制甚於歷年,無論在活動舉行之前、期間和之後,主辦方都明確表示不想公開聽到任何尖銳問題,只允許「對中國(中共)有建設性的看法」。
「我寫過幾篇文章,對香港的未來表示嚴重關切。這觸及北京的一些敏感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要求我不要在中國發展論壇上談論這個問題。」羅奇告知自由亞洲電台說。
羅奇在2月份時兩度投稿英國《金融時報》,直指「香港已玩蛋」(Hong Kong is over),以及很難再「重造一個大家以前心愛的香港」。
羅奇批評香港代表團不說實話
此外,羅奇批評香港代表不說實話。他直言,香港學術界及企業界代表在北京期間,沒有如實反映香港的情況。
羅奇在邊會上與現任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就中國金融政策進行了公開討論。羅奇和史美倫是相識20多年的老友。
羅奇提出了三個論點。第一點是香港與中國的經濟聯繫緊密,達到相互依存的程度;第二點是擔憂中美政治衝突對香港貿易造成不利的影響;第三點是香港自治權,擔心特別第23條通過後對港府自治權的影響。
羅奇表示,香港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聯繫異常緊密,在內地經濟進一步放緩下,香港經濟不太可能有增長。
「我說這三點會在未來幾年給香港帶來麻煩。史美倫同意我三點中的兩點:與中國經濟的聯繫,以及中美衝突的不利影響,她不同意港府的自治權受到北京或香港本身的損害。」
羅奇指出,他的論點是基於經濟,而非政治考慮,幾乎沒有人反對他的核心論點。
本次與會的香港代表共八人,分別是:現任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查懋德、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盈科拓展站團創辦人李澤楷、香港中文大學前院長兼中國經濟學家劉遵義、被視為習近平「國師」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長鄭永年,以及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李成。
外商管理層都在討論香港的政治風險
羅奇說,剛頒布的基本法第23條是否適合解決香港的政治爭議、會否被過度執行,這些長期影響還需要歷史學家作定論,但他肯定立法已經為「一國兩制」規定下政治和政策自主蒙上陰影。
他更擔心中美衝突的大背景,再加上23條,會加劇在港外國人才外流。
羅奇透露,外國投資人特別擔心亞太區的業績大幅下降,外國證券公司管理層都在討論香港營商的政治風險,而且擔心美國制裁行動帶來的影響。因為一旦個別北京及港府官員受制裁,外國企業無法與受制裁人員繼續接觸,不然就算違反美國法律。
自從2020年開始,美國宣布了三輪針對破壞香港自治權的制裁行動,總共制裁18名北京及港府官員,包括:現任特首李家超、現任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現任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以及現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上週五(3月29日)宣布將對更多的港府官員實施入境簽證制裁。
自由亞洲電台說,「三司十一局」中大量港府主要官員受到美國限制外訪或與外國人交流,將會影響港府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
一眾中共老友倒戈 批評北京政策
最近,北京的一眾「老朋友」,除了羅奇,還有前美國財政部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和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利奧(Ray Dalio)都紛紛對中國前景表示擔憂。
羅奇表示,自己愛香港,哪怕搬離香港、也曾多次回港探訪。在被問到23條通過後會否擔心再到不了香港,羅奇沉默了一頓才回答。
「如果建設性的批評引起政客和商人的不舒服反應,他們需要審視自己。如果他們不希望我回到他們的國家、城市或經濟體,因為我讓他們感到不舒服,我將繼續寫文章、演講、與自由亞洲電台等平台交談,努力說出真相。」羅奇說,「辯論比個人壓力重要……討論辯論的議題,而不是根據個人政治目的去討論。」
他說,中國現在的問題,早在溫家寶年代已浮現,中共官員也十分清楚,但十幾年來一直沒被正視過。
「中國經濟表面上看似強勁,但內在卻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最終不可持續。」羅奇說。△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3/81798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4/3) |
-
中國政局突變時刻逼近 後習時代可能突然到來 (192,435次) 2024/3/21
-
習兩會對趙樂際震怒敲桌 傳因報告泄露這機密(圖) (191,861次) 2024/3/21
-
院士田偉家中搜出現金近4億 美國還有兩套別墅 (190,922次) 2024/3/19
-
讓江澤民最害怕的「英法美」 (186,018次) 2024/3/18
-
涉活摘器官 貴州三所醫院院長書記落馬(圖) (182,946次) 2024/3/31
-
黨媒記者衝記者會主席臺 被曝是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情婦 (179,840次) 2024/3/14
-
大開眼界--中共高官被捕時鮮少爆光之內幕(圖) (177,691次) 2024/3/28
-
內幕:習的內部講話 劉亞洲徹底完了(圖) (176,045次) 2024/3/25
-
習嚴控紅二代 但恐被身邊人暗殺(圖) (171,504次) 2024/3/25
-
中共偷雞摸狗遭圍堵 美英同日制裁中共黑客 (170,539次) 2024/3/26
-
美國會九劍齊發 拜登川普競相表現誰對中共更強硬(圖) (169,981次) 2024/3/20
-
蔡慎坤:李強不攬權最安全「清零」實為軟禁高官(圖) (169,148次) 2024/3/17
-
習挖空心思說好話 美商酒足飯飽 拍拍屁股走人 (167,221次) 2024/3/30
-
六次兩會進京「維穩」 內蒙公安副局長跟黨走猝死 (164,096次) 2024/3/19
-
余茂春:習近平招攏的很多都是拍馬屁的人 (161,575次) 2024/3/29
-
消息:李強失寵寫檢討 禍起清除李克強影響不力 (158,079次) 2024/4/4
-
中南海權鬥不止 傳蔡奇再添新職(圖) (157,865次) 2024/3/29
-
李克強陰魂不散 習大怒退場 李強還在檢討 (156,709次) 2024/4/4
-
大陸前最頂級夜總會老闆認罪 劉亞洲案太棘手(圖) (155,778次) 2024/3/22
-
中南海權力再分配傳聞四起 習對李強又愛又疑 (153,781次) 2024/4/3
-
近一年多 至少12名中共市委書記遭厄運(圖) (151,767次) 2024/3/14
-
從許其亮1月驚魂 看中共內耗完結(圖/視頻) (147,232次) 2024/3/18
-
中南海內鬥激烈 網傳前司法部部長唐一軍出事 (146,017次) 2024/4/2
-
對付李尚福 習近平採用了新戰略 (144,850次) 2024/3/30
-
王毅遭兩監軍夾擊 劉建超突然消失 外交部面臨重組(圖) (144,476次) 2024/3/22
-
中共公安系統第一個大冤案(圖) (143,623次) 2024/3/24
-
劉亞洲案被連續上報 習怒批「給臉不要臉」 (143,009次) 2024/3/27
-
毛澤東為什麼打倒代總參謀長楊成武?(圖) (142,237次) 2024/3/28
-
中共外交部新任發言人遇尷尬一幕 視頻熱傳(視頻) (141,138次) 2024/3/23
-
金家三代視中共為千年宿敵 盼美軍長駐韓國 (139,607次) 2024/3/26
-
公安局長被炸死?當局連夜清理燕郊爆炸現場(視頻) (138,297次) 2024/3/15
-
扒一扒剛剛離美的徐學淵和曾經的部長接班人張昆生 (137,646次) 2024/3/23
-
中共一神祕機構權力超大 眾多頭目離奇死亡 (130,811次) 2024/3/17
-
美英加多國民眾聚集中領館外抗議「23條」立法(多圖/視頻) (127,530次) 2024/3/25
-
斷崖式降薪衝熱搜 網民:往後是大饑荒大革命(圖/視頻) (115,699次) 2024/3/28
|
|
 |
 |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