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王丹:中菲冲突将会继续升级?
 
王丹
 
【人民报消息】众所周知,中共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主权争端已持续多年。早在2012年4月,中菲就曾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对峙长达数月。但最近一年来,冲突似乎有不断升级的迹象。仅去年下半年,中共海警就多次使用水炮攻击菲律宾船只。近期更是愈演愈烈,3月5日,菲律宾补给船在南海有争议的仁爱礁海域向搁浅军舰提供补给,遭到中国海警船使用水炮攻击驱赶,造成菲方船只受损,四名船员受伤。3月23日,中国海警再次在该海域用水炮攻击菲律宾民用补给船,造成船只损坏,三名船员受伤。这显然不是单一事件,而有刻意部署的痕迹。 事发之后,美国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谴责中方的危险行径,并重申美菲1950年代签署的联防条约中对菲律宾的安全承诺,强调这一条约涵盖南海的任何区域。这一动作,显示美方已经决意介入中菲之间的领土争端,坚定支持菲律宾的主权诉求。这是为了应对中国方面在南海有争议海域展开的一系列挑衅行为的最新表态。 从去年11月以来,美国与菲律宾已在南海举行了三次联合军演。并且,4月7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在南海举行了四国联合海上演习,值得注意的是,四国的联合军演,这是历史上的首次,显示美方加紧了海上作战的准备。同时,四国防长发表联合声明,表示联合军演「加强了区域和国际合作,展示了我们支持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这一集体承诺」,这也是历史上首次,措辞也非常强硬和明确。两个「历史上首次」,隐隐透露出美国对于南海局势的担忧。 这种担忧当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就在同一天,中共军方表示,南部战区也在该海域组织了联合海空战巡,对抗美日澳菲四国军演的意味浓厚。双方在同一天举行战备演练,这反映了南海争端已从海警部队这样的警力对峙提升到了准军事对抗的程度,这样的升级,当然值得外界高度关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4月7日的四国联合军演,是进一步政治动向的前奏。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国总统拜登,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在华盛顿举行了历史上首次美日菲三边峰会。拜登在峰会开场致辞中表示,美国对日本和菲律宾等太平洋盟友的防务承诺「坚如磐石」,在南中国海对菲律宾飞机、船只或武装部队的任何攻击都将启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会后三国发表联合声明,对中共在南中国海「危险和破坏稳定」的行为表示「严重关切」,也对东中国海局势表达了「严重关切」。对此,中方想必也不会示弱。不难预测,南海的局势将会进一步升温。 其实,菲律宾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传统上并不愿意与中国发生冲突,而是更愿意在中美两大国之间寻找平衡。前任总统杜特尔特执政期间刻意淡化与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争议,以此换取中国的投资。但据《纽约时报》援引的数据显示,杜特尔特在任期间,中国只兑现了240亿美元投资承诺的3%。2022年小马科斯当选总统之后,重新加强了与美国的防务合作,重提维护菲律宾在南海的主权。所以,是中国在南海动作增加,才迫使菲律宾大幅转向美国。而中国这样的做法,符合习近平部署「国际大变局」的战略意图。南海局势升温,并不令人意外。 因此,虽然国际舆论都在谈台海冲突前景,但我认为南海爆发冲突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台海战争一旦开打就会变成登陆战,人员和后勤成本极高。而南海战争只涉及海上作战,成本较小,一样能达成煽动民族主义的目的,塑造习近平政治强人的形象。因此,南海有可能比台湾更早成为中美爆发军事冲突的地点。△(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16/8214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