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李強與內閣關係現異常 中共極權內部混亂已開始
 
2024年4月10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中共總理李強在今年的「兩會」上被公開矮化,中南海權力格局異常。有分析認為,李強在國務院內部已毫無權威,這是中共極權統治開始進入衰敗時期的混亂狀態。 李強開經濟座談會 分析:比李克強少了領導權威 中共總理李強4月8日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內閣成員只有國務委員兼祕書長吳政隆參加座談會。去年李強主持同類會議也一樣。而上屆的總理李克強開同類會議時,基本上是常務副總理出席、相關內閣成員全部參加。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這樣一對比,最明顯就是李強比李克強少了領導權威。很難說是李強自己要求大家不要參加的,至少與經濟沾邊的常務副總理丁薛祥以及副總理何立峰應該一起聽下專家和企業家的意見。很可能是李強的這些手下找藉口不參加會議。 外長王毅拒參加李強的會? 3月15日,李強開國務院全體會議,中共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當天沒有外訪任務,但沒參加會議。從公開報導看,他自去年7月兼任外長以來,似乎從未參加過李強主持的國務院會議。 李林一表示,王毅直接聽命於習近平,一直不參加李強的會,這對李強在中共內部的威信上也是一個打擊。 李強的祕書長去參加蔡奇坐陣的祕書大會 去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全國黨委和政府祕書長會議在北京召開,前所未有地將黨政的祕書長大會合併,由黨委系統來開,蔡奇是與會的最高領導,並傳達習的指示。過去由總理管理的政府祕書們,現在聽命於蔡奇。與會者包括李強的大管家、國務委員兼祕書長吳政隆,這也是首次。 前中紀委撰稿人王友群去年12月2日在大紀元撰文分析說,蔡奇現在變成是全國黨委祕書長和政府祕書長的總頭目。各級政府的祕書長都可以直通蔡奇,成為習安排在各級行政首長身邊的「眼線」。蔡奇可以通過吳政隆,隨時掌控總理李強的動向。 副總理何立峰被指是國務院真正的掌權者 中共分管經濟的現任副總理何立峰,是以蔡奇為首的福建幫成員,他在福建時就是習的鐵桿。何立峰擔任副總理後,權力可能比以前的劉鶴更大。李強雖是新設的中央金融委主任,但有實權的辦公室主任和控制黨務的中央金融工委書記是何立峰。而作為習出行標配的發改委主任鄭柵潔,也是何立峰的福建舊部。 今年3月27日,《經濟學人》分析中國經濟管理團隊的浮沉,認為,現在國務院真正的掌權者是何立峰。 新國防部長董軍的級別待遇未解決 由於前國防部長李尚福落馬,似乎也給李強的內閣人事帶來混亂。 董軍2023年12月29日接替被免職的李尚福,正式擔任國防部長。但剛過去的中共「兩會」上,他並沒有如外界所預測的那樣成為國家中央軍委委員和國務委員,現在國防部官網上的中共軍方高層名單中也沒有他的名字。 中共總理李強開國務院會議時,董軍未能坐主席台。今年3月15日中共國務院開全體會議,官媒畫面顯示,董軍坐在主席台下;同時,主席台上卻多放了一張空椅子。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今年3月15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的政治文化在會議桌上可以看出一個端倪。董軍的地位難擺,顯示中共內部政治出了問題。 旅美政治學者王軍濤則表示,董軍或許只是個過渡人物,習近平還要考驗考驗他,再決定他能不能獲提升。 中共國務院整體被矮化 今年3月份的中共人大會議通過四十多年來首次修訂的《國務院組織法》,增加了「維護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 海外輿論普遍認為,修訂後的《國務院組織法》「矮化國務院和總理職能」,使其變成「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祕書處和管家」。 另外,人大會議還取消了會後的總理記者會,推翻了三十多年來的慣例。外界也多指李強被打壓,是習近平要強化黨中央權威而弱化政府權力的體現。 法國《世界報》新任北京通訊員哈羅德‧蒂博(Harold Thibault)發文表示,總理記者會被取消,讓人覺得,李強不再是真的中共第二號人物,而是「習近平思想」的一位執行者。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不管是習近平收權也好,還是李強甘願讓權也好,李強現在作為一國總理所面臨的處境,反映出中共的極權統治開始進入衰敗的時期,內部的混亂已經開始了。△ (大紀元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
 
分享:
 
人氣:48,67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長沙正午變黑夜 再現末日大片場景!廣東閃電擊倒黨旗 又一凶兆指向中共
長沙正午變黑夜 再現末日大片場景!廣東閃電擊倒黨旗 又一凶兆指向中共
中國三個月內46萬家餐飲店消失;中共斂財新招!重慶換「智能」燃氣表,
中國三個月內46萬家餐飲店消失;中共斂財新招!重慶換「智能」燃氣表,
「遙遙領先」出大事了! 華為問界M7碰撞爆燃 車門打不開  悲劇了!
「遙遙領先」出大事了! 華為問界M7碰撞爆燃 車門打不開 悲劇了!
強大龍捲風襲擊廣州 場景宛如世界末日!超大冰雹大於拳頭!
強大龍捲風襲擊廣州 場景宛如世界末日!超大冰雹大於拳頭!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