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3月26日發表
人氣:17,897 分享:
|
|
全面割蓆?23條立法後西方社會將令香港「孤島化」 |
|
顏寶剛
|
|
【人民報消息】在基本法23條立法後,官員告訴你可以「無後顧之憂,全力拼經濟」,但在中環核心商業區卻看到另一個景象:大量租用一級商廈的金融服務行業正在退租: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近律師行正減少承租中環歷山大廈一個樓層,歐華律師行已把位於交易廣場的租用面積減少約5000方呎。對金融界更震撼的是美國最大金融機構美國銀行,傳出將縮細其香港總部的部分寫字樓面積,涉及放棄中環長江中心其中一層半的辦公樓面,樓面面積高達三萬平方呎,僅保留需要接見客戶的員工繼續辦公,其餘把後勤員工調遷至遠離核心商業區的葵涌九龍貿易中心。
由「中環人」變成到葵涌工業區返工,我沒有地區「歧視」,但單是看呎租就已經相差五倍,假設租回相同面積,美銀每年就可以節省四千三百萬元的額外開支,這在香港今天IPO市場正是一潭死水之際,這是商界合理部署,而且既然美銀走得、其他大銀行投行一樣可以照樣有樣學樣。
有很多評論認為,基本法23條立法加速,目的是為了讓外國政府及觀察家措手不及,從而避免受到批評。如果是這樣,這個策略就是失敗。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罕見即日發表聲明,稱這項措施不符合國際法,是香港人權的一大倒退。 歐盟警告稱,這可能會威脅香港作為全球商業中心的地位。 英國表示,這將損害市民的權利和自由。
國際社會對23條投下不信任票
除了政界,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彭博、紐約時報以至經濟學人,這些對西方政商界有巨大影響力的媒體,連日來發布大量評論及新聞報道,都是對23條立法作出負面批評,標題是「外企高管憂心忡忡」、「中國增強對香港控制」、「香港還會是金融中心嗎?」、「外資以新加坡作Plan B應對」、評論都是一針見血指出,新法的內容包括對危及國家安全的境外干預行為處以重罰,並將管有或披露所謂「國家秘密」相關行為列為罪行,有外企高管表明,這些措施可能會降低香港對國際商界的吸引力。
在港企業增加了政治風險成本
儘管政府官員不斷強調對營商環境沒有影響,但即使對一些親政府的企業或金融機構,最顯而易見的是即時增加了所有企業的合規成本:因為對「國家秘密」定義的刻意含糊及將「境外勢力」泛指任何「國際組織」,日後企業經營的任何決定,包括選擇商業合作夥伴、尋找新的資金引入股東,甚至簡單如聘請一名初級員工,都要對對方身分進行背景審查,包括對方會否構成任何程度的國安風險,這些都是營商新的合規成本。
香港德國商會:高管更難理解香港與中國有何差別
對外資來說影響更加顯著,有律師行、顧問公司及對沖基金更新應變計劃和尋求法律意見。有顧問公司高層表示,因為數據安全的擔憂,一些公司將香港視為與中國一樣,將香港團隊與其他部門的資訊隔絕。有對沖基金希望留在香港,但新加坡將是備用計劃。香港德國商會說,由於認為存在風險,企業今後可能會避免從事某些活動,並表示外國總部的高管將更難理解香港到底與中國其他地方有何不同。
面對西方社會的猛烈批評,特區政府只懂以一招反駁:「抹黑」,卻從未真心去解決外資營運上實際遇到的不安與困難,恐怕這種選擇與西方全面割蓆的處理手法,只會加速外資的不信任,最終結果是加快撤離。
香港主權評級勢被下調
而真正重點是未來數月,西方政府及商界會否做出一些實際行動?去年12月穆迪首次針對《港區國安法》實施和選舉制度作出改變,提出成為香港制度的負面看法為理由,將香港評級展望降至負面,今次通過23條後穆迪就有大條道理將香港信貸評級正式下調,而其他國際評級機構,亦好大機會以23條為主權降級藉口,這樣不單會增加企業借貸成本,連特區政府每年發行過千億債券,亦勢必負上更沉重利息。
當然,另一項必然發生是西方政府的反應選項,是可能擴大制裁名單,包括負責立法官員及立法會議員,據報包括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及15名法案委員會成員,已做好被制裁的準備,包括安排好資產處理,部分人短期內將避免踏足美國。而美國政府相信亦會加快取消駐美經貿辦目前幾乎等同大使館的特殊地位,甚是收回因應97回歸訂立的《香港關係法》,取消香港在貿易、投資、旅遊等便利,直接將香港和內地城市看齊。
同一時間美國國會及行政中國委員會(CECC)去信國務卿布林肯,要求美國政府採取具體行動保護美資機構,加強制裁香港官員,又指23條通過後,現時美國的第二級訪港旅遊警示並不足夠。
提高旅遊警示比制裁影響更深遠
這個旅遊警示的提升,影響可能比其他制裁行動影響更深遠。現時美國對訪港旅遊警示仍然維持四級當中的第二級「加強預警」,但其實早在2022年3月,美國對香港的旅遊警示曾升至最高的第4級「切勿前往」,原因除了疫情香港全面封關外,亦指香港《港區國安法》的實施,嚴重威脅香港境內、外人士的言論自由,美國公民若公開批評中國面臨刑責風險更高。美國在港員工很多都因為旅遊警示升級要離開香港,美國駐港澳總領事梅儒瑞去年就稱,過去兩年共有15000名美國人決定離港,佔在港美國公民人數多達兩成。
這個第四級別的旅遊警示,直至去年中才獲得轉變,調低至第二級的「提高警覺」,但仍指美國公民在港應注意格外注意任意執法的風險。布林肯已表態譴責23條立法恐嚇、騷擾和限制美國公民和香港市民言論自由,又指條例含糊,實施將可能違反中國維持高度自治的承諾,破壞「一國兩制」框架,並損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聲譽。有很大理由相信美國政府很快就會再度提升對港的旅遊警示級別。
而眼前最快採取行動的是澳洲政府,在上周五更新訪港旅遊警示,雖然維持第四級中第二級的「保持高度警戒」,但內容更新了23條立法相關資訊,包括描述香港有「嚴格且可空泛詮釋的國家安全法律」,訪港旅客可能會無意中觸犯法律,並在沒有受到落案的情況下被拘留,並被拒絕會見律師。台灣政府亦提醒公民,赴港風險增加、「毋須意圖亦可觸犯法例」。
很明顯對外國公民來說,提升旅遊警示是會否遠赴當地工作旅行留學的重要考慮因素,因為在某些情況下本身的旅遊或人身保險可能會失去保障,這已經是超出任何政治或經濟考慮因素。正如《華爾街日報》日前就以社論「香港大倒退」為標題,正是形容23條通過後香港變得更危險,又在文末提醒公民「去香港會有危險」。
中央對23條立法後有高度信心,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更形容香港人要有「零起點」思維。但在今天的香港幾乎已經與西方社會完全割蓆,過去「食四方飯」的超級聯繫人角色不復在,這又是否「歸零」?這對特區官員來說又成了另一難題:23條立法後一切政治障礙已全面掃平,要交出一分「香港復常」的成績表,已不能歸咎「亂港勢力」,恐怕這才是他們真正考驗的開始。△(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3/26/81631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3/26) |
-
習怕承擔責任?中南海下令全面銷毀新冠疫情資料(圖) (243,987次) 2024/3/6
-
中共銷毀疫情資料 親歷者揭露詳情(圖) (235,085次) 2024/3/11
-
孤身駕車衝撞中南海 司機獲贊「真正勇士」(圖/視頻) (218,962次) 2024/3/10
-
大戲將要落幕 三件大事讓中南海驚魂未定 (208,538次) 2024/3/13
-
中國政局突變時刻逼近 後習時代可能突然到來 (192,427次) 2024/3/21
-
習兩會對趙樂際震怒敲桌 傳因報告泄露這機密(圖) (191,853次) 2024/3/21
-
院士田偉家中搜出現金近4億 美國還有兩套別墅 (190,913次) 2024/3/19
-
消息:軍中兩上將供出江綿恆 致三中全會難產(圖) (186,782次) 2024/3/12
-
讓江澤民最害怕的「英法美」 (186,010次) 2024/3/18
-
分析:中共兩會的細節透露習或身患重疾(圖) (182,986次) 2024/3/7
-
中共「大數據CEO」劉東昊暴死背後的真相(多圖) (181,113次) 2024/3/12
-
黨媒記者衝記者會主席臺 被曝是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情婦 (179,831次) 2024/3/14
-
冤民起來反抗了!江蘇某政府被炸 作案者公告動機(多圖) (179,157次) 2024/3/8
-
內幕:習的內部講話 劉亞洲徹底完了(圖) (176,033次) 2024/3/25
-
中共兩高報告時主席臺現異常:眾人交頭接耳(圖) (173,492次) 2024/3/10
-
習嚴控紅二代 但恐被身邊人暗殺(圖) (171,496次) 2024/3/25
-
中共偷雞摸狗遭圍堵 美英同日制裁中共黑客 (170,531次) 2024/3/26
-
美國會九劍齊發 拜登川普競相表現誰對中共更強硬(圖) (169,973次) 2024/3/20
-
蔡慎坤:李強不攬權最安全「清零」實為軟禁高官(圖) (169,140次) 2024/3/17
-
傳許家印奢華祖墳或被拆除 涉佔用耕地(圖) (164,230次) 2024/3/13
-
六次兩會進京「維穩」 內蒙公安副局長跟黨走猝死 (164,088次) 2024/3/19
-
困境下的中共政府已成最大的騙子(多圖) (161,241次) 2024/3/6
-
逆了習近平的龍鱗 李強被打入了冷宮?(圖) (159,469次) 2024/3/11
-
大陸前最頂級夜總會老闆認罪 劉亞洲案太棘手(圖) (155,769次) 2024/3/22
-
近一年多 至少12名中共市委書記遭厄運(圖) (151,759次) 2024/3/14
-
爆雷傳聞不斷 中共要求銀行加強對萬科的融資支持 (147,986次) 2024/3/11
-
從許其亮1月驚魂 看中共內耗完結(圖/視頻) (147,224次) 2024/3/18
-
王毅遭兩監軍夾擊 劉建超突然消失 外交部面臨重組(圖) (144,468次) 2024/3/22
-
中共公安系統第一個大冤案(圖) (143,615次) 2024/3/24
-
劉亞洲案被連續上報 習怒批「給臉不要臉」 (143,001次) 2024/3/27
-
中共外交部新任發言人遇尷尬一幕 視頻熱傳(視頻) (141,130次) 2024/3/23
-
金家三代視中共為千年宿敵 盼美軍長駐韓國 (139,599次) 2024/3/26
-
公安局長被炸死?當局連夜清理燕郊爆炸現場(視頻) (138,294次) 2024/3/15
-
扒一扒剛剛離美的徐學淵和曾經的部長接班人張昆生 (137,638次) 2024/3/23
-
菲律賓發視頻 控中共海警船衝撞菲船 射水炮傷人(視頻) (135,797次) 2024/3/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