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川普若再上台會重啟對華貿易戰嗎?
 
林楓
 
【人民報消息】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最近表示,如果再次當選,他可能會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中國商品統一徵收60%甚至更高的關稅。分析家認為,如果川普再次入主白宮,關稅必將會成為他第二個總統任期內對中共的最重要經貿政策工具,但考慮到他自稱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有著「很好」的個人關係,不排除他會推動與中共達成「第二階段」貿易協議。 據美國之音報導,川普目前在共和黨內遙遙領先並極有可能在11月的總統大選中與現任民主黨籍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再次對陣。他對自己有意重拾關稅大棒,在經貿領域向中共發起更大挑戰毫不隱諱。川普最近一次談到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是在接受《福克斯新聞》的「Sunday Morning Futures」專欄專訪的時候。他表示,如果在11 月的大選中獲勝,他打算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稅率可能超過60%。川普在回顧自己第一個總統任期時強調,加徵關稅對於解決他所認為的中共對美國經濟的不利影響具有重要意義。他說:「我們必須這麼做。」 前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有望回歸,重拾關稅大棒? 《華盛頓郵報》最早報導了川普有意對中共發起新一輪貿易戰的消息。報道引述三位熟悉內情的人士的話說,川普與他的顧問私下討論過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統一徵收60%關稅的可能性。在公開場合,他提出要取消對中共的「正常貿易關係」地位。根據一項分析,此舉將可能導緻美國對從玩具到飛機和工業材料等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40% 以上的關稅。 川普自詡為「關稅俠」(Tariff Man)。在競選文件和媒體訪談中,川普提出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10%的關稅,並對關稅較高的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以牙還牙,以關稅還關稅」。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威廉‧芮恩施(William Reinsch)對美國之音表示,川普發出的關稅訊號值得警惕。 「如果你認為他會贏得大選,你應該對此擔心,」他說,「他有努力信守承諾的歷史,尤其是在貿易方面。因此,如果他最終真的將此作為一項提案,並用在競選中,那麼,如果他贏了,他會嘗試這麼做。」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川普在競選綱領方面依賴前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erhizer)。萊特希澤是一位資深的鋼鐵業貿易律師,也是川普第一任期議程的執行者之一。川普的助手說,萊特希澤將是第二任期回歸的小圈圈顧問之一。 全球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企業事務項目主任安娜·阿什頓(Anna Ashton)對美國之音表示,萊特希澤對美國貿易政策的願景將在川普第二任政府中佔據重要地位,就像在第一任政府中一樣。 「我們可以非常有信心地預計,萊特希澤大使將以某種身份重返川普第二任政府,無論是作為美國貿易代表還是擔任不同的內閣職務,」她說。 在去年6月出版的《沒有貿易是自由的》(No Trade Is Free)一書中,萊特希澤把中共稱為「致命的對手」(a lethal adversary)。他提出的措施包括,拒絕向中共提供正常貿易關係所保障的低關稅,並對從中國和其他污染國進口的產品徵收碳排放費。他也主張繼續使用「301條款」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 阿什頓說,對全部中國商品徵收60%的關稅的說辭或許是誇大的競選言論,亦或是一種談判的姿態,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川普上台,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大概率會提升。 「不管10%或60%,不管是一刀切還是只提高某些種類的關稅……川普將會提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萊特希澤認為這是適當的做法,但也因為拜登政府一直在維持了川普時期的關稅。川普希望比拜登政府做得更多。」 川普在2018年和2019年對價值3,000多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了25%的關稅。在2020年美中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之前,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展開了一波針鋒相對的關稅戰。 關稅是最有效的對華經濟武器嗎? 拜登政府大致上維持了川普2018年任職總統時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拜登總統所在的民主黨傳統上抱持保護主義立場。為了吸引工薪階層選民,並避免被更鷹派的共和黨人批評對中共軟弱,拜登政府頂住了取消部分非戰略性商品關稅以緩解通膨的壓力。不僅如此,拜登政府還採取了其它限制和保護措施,包括對先進半導體和其他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措施以及對某些關乎國家安全領域的對華投資限制。 但現在川普承諾要走得更遠。在2024年的競選活動中,他一直堅稱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可以促進國內產業發展,同時為聯邦政府籌集資金,而這有悖於經濟學家普遍觀點,即關稅增加了美國消費者和生產商的成本。 曾在2001年至2016年擔任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成員的芮恩施說,如果川普的關稅措施落實,那在經濟上將是災難性的。 「他上一次對一批商品徵收較低關稅時,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對製造商尤其有害,」他說,「首先,製造商從中國購買的零件變得更加昂貴,這意味著他們的成品競爭力下降;其次,報復總是存在的。中共上次採取了報復行動,基本上是以牙還牙,這意味著我們的製造商試圖在中國銷售的產品也更加昂貴。因此,對美國製造商來說,這是一種雙重打擊。」 芮恩施也表示,川普所說的中共最終會為此買單的說法也是荒謬的,「有多項研究表明,事實並非如此,是進口商買單或國內銷售商提價,消費者買單。」 根據美國商務部2月7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的美中貿易逆差為7,734億美元,比前一年下降了近20%,為十多年來的最低水準。表面上看,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的關稅是導緻美中貿易逆差減少的原因之一。而實際上,美國並沒有像數據顯示的那樣停止從中國進口商品。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製造商找到了許多規避關稅的方法,例如將最終組裝地轉移到越南和墨西哥等地。 2023年美國對墨西哥的貿易逆差上升到1,520億美元,是2017年的兩倍多,與越南的貿易逆差達到1,050億美元,是2017年的三倍。 加大出口管制還是與中共簽新協議? 現在尚不清楚川普如果當選,他在第二任期內是否會加強在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領域對中國的出口管制。 歐亞集團中國企業事務項目主任阿什頓說:「在這個技術更加先進的時代,出口管制當然與國家安全的考量息息相關,而國家安全所包含的內容也在不斷擴展。因此,我認為要確定他是否會更加咄咄逼人,還是不那麼咄咄逼人,更傾向於妥協或談判,還是更不傾向於妥協或談判,這一點比較棘手。這是一個未知領域。」 在川普提出要對中國商品徵收60%的關稅的同時,他也強調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私人關係。他在接受福克斯新聞的採訪時說,「我希望中國做得很好,真的。我非常喜歡習主席,他是我在任期間的好朋友。」 川普對習近平的稱讚似乎由來已久。去年,川普稱這位中共領導人「聰明、卓越、一切完美」,用「鐵腕」進行統治。 歐亞集團的阿什頓認為,川普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似乎希望與習近平建立私人關係,他或許也會在第二個任期內這麼做,從而恢復落實他任內與中共達成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並以此為進一步談判的基線,透過關稅手段與中共談判達成第二階段貿易協議,這或許是一份對美國農業生產者有利的採購型協議,但中共能從中獲得美方的哪些讓步就很難預料了。 「我認為,如果貿易關係變得更加平衡,其他一切可能都會變得更有談判餘地,但這也是預測變得更加棘手的地方,因為我們也可以預計,第二任川普政府會在國家安全議題上保持相對強硬的立場,這只是基於美國共和黨對中共的整體共識,以及川普顧問在第一任政府期間的取向。」她說。△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2/12/8059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人民報視頻
毛澤東一生中的女人們:其私人醫生李志綏在他的回憶錄中揭露真相⋯⋯|
毛澤東一生中的女人們:其私人醫生李志綏在他的回憶錄中揭露真相⋯⋯|
陸國產電車尷尬:趴窩 數十輛車搶充電樁!愛國者買國產車後嗷嗷叫!|
陸國產電車尷尬:趴窩 數十輛車搶充電樁!愛國者買國產車後嗷嗷叫!|
大年初一 北京警車密佈  6萬人搶燒頭香!大陸民眾湧進寺廟燒香祈福!
大年初一 北京警車密佈 6萬人搶燒頭香!大陸民眾湧進寺廟燒香祈福!
上海 廣州 深圳過年「空城」 街道空蕩蕩 敗相盡現| #人民報
上海 廣州 深圳過年「空城」 街道空蕩蕩 敗相盡現| #人民報
返鄉難 高速路上過年了!湖北堵車6天 男子吃光年貨!
返鄉難 高速路上過年了!湖北堵車6天 男子吃光年貨!
中國女子「涉諜」被加驅逐 背後組織「僑辦」遭起底| #人民報
中國女子「涉諜」被加驅逐 背後組織「僑辦」遭起底| #人民報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2/12)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