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人生指路灯(图)
允嘉徽
2022年8月22日发表
《千字文》是南梁周兴嗣编纂的千字长韵文,在历代训蒙读物中独领风骚。图为唐朝名书法家欧阳询《千字文》局部。
|
【人民报消息】《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是南朝梁武帝的散骑侍郎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气韵绕梁气势雄伟,引经据典义蕴隽永,丽辞华章传扬文化精髓,在儿童训蒙读物之中独领风骚。
周兴嗣,字思纂,陈郡项人(今河南沈丘),学优才赡。他的著作有《黄第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百卷,有文集十卷,然而流传最广的莫如《千字文》。
《千字文》一夕飞思传佳作
唐朝李绰《尚书故实》有一段文字,记述《千字文》作成的传奇:其始乃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拓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赐甚厚。
起初梁武帝为了教育王子们书写练字,命令大臣殷铁石从碑石上拓印名家王羲之的书迹,拓取完全不重复的一千个字。梁武帝看着散拓在纸上的一千个字,一字一纸,既没有顺序也没有联缀的意义,显得杂碎无序。他脑中想起才思敏捷的文学侍从——散骑侍郎周兴嗣,就召他入宫,交付他一个大任:「卿有才思,为我韵之。」要周兴嗣将这一千字编成一篇押韵的《千字文》。这就是《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的缘起。
周兴嗣受命之后,在一夜之间就将这一千字编纂成《千字文》,次日上朝呈上给梁武帝。不过呢,周兴嗣在一夕之间「鬓发皆白」,可见这篇《千字文》含纳了周兴嗣大量的生命精华。
梁武帝得到《千字文》,加赐周兴嗣丰厚的金、帛,惊喜、赞许自不在话下。
《千字文》可贵在何处?
周兴嗣编写的《千字文》训蒙长卷韵味隽咏。他将原来毫无关联的千字,编缀成四字成句的长韵文。通篇一百二十五句起承转合一气呵成,二句成联,联联押韵,分段转韵,通篇相属,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气韵绕梁。原本拓印王羲之书碑而得独立无序的一千个字,经过周兴嗣编缀之后,字字都注入了文化生命,连绵成铸章,意蕴深厚。
全篇主题清晰,从开天辟地以降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就是《千字文》的主轴,文理清晰一脉相承,内涵丰厚层层增广。更可贵的是《千字文》不仅是识字的读本,更是人生指路灯,中华传统文化源起的道家思想成了生命教育的础石,修身处世的儒家哲学就是人格培育的蓝图。
《千字文》采撷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精髓,词词用典,句句引经。透过引经据典传扬传统文化思想与懿德风范,潜移默化陶冶人格。
其引用的经典包含《易经》、《淮南子》、《诗经》、《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史记》、《神农本草经》、《管子》、《韩非子》、《庄子》和《汉书》等等。范畴涵盖人生哲理、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历史、伦理等等层面,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对儿童启蒙来说,起到很好的启发与引导作用,传承文化的力度更是不言而喻。
名家赞扬
六世纪的时候,《千字文》一出,成了儿童教育的重要启蒙读物。后代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训蒙读物「三百千」。明代王世贞以「绝妙文章」形容《千字文》。清代顾炎武说《千字文》让人感到容易亲近,「于是至今为小学家恒用之书」;章太炎说《千字文》的文采独领蒙书读物风骚,可以说是「训蒙长诗」。
《千字文》同时具有《王羲之千字文》的缘由,因而历代书法名家都把书写《千字文》当作一件殊胜的事。例如智永、怀素、欧阳询、赵佶、赵孟俯、文征明等等,代代不绝。他们所留下的《千字文》帖本书文并茂,又是另一种传世的文化杰作。
《千字文》很早就传扬到海外东亚汉字文化圈,受到韩国、日本国的重视,《千字文》可说是中华文化中任重道远的「传播大使」之一。
《千字文》内涵深厚
此文大体可分为四大部份:
第一部份:从开天辟地展开人处于天地之间的序曲,直点中华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这部份包含天象、地理与人文宝物的表征。
第二部份:讲述中华文化与历史的开展,讲上古盛世清明政治。
第三部份:讲修身操守和处世准则以及人物风范。
第四部份:讲不为名羁不为利锁的人生境界与人物风范。结尾强调一生吉祥幸福的常道,与第一部份呼应,回归生命之道的题旨。
宇宙开门 生命序曲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千字文》开篇的第一句,打开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从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展开人的存在意义。太史公司马迁所说的「天垂象,示吉凶」,换个角度来说,人的生命不能脱离天地寰宇而独活,生命的意义要从更高更远的宇宙中去寻求。
作为儿童启蒙的《千字文》开宗明义就点出了神传文化的精髓,遥指人安身立命之所在,结尾又归结到生命永恒的题旨。△
(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