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七年之病 求三年之艾(圖)
 
容乃加
 
艾草是灸療中醫學重寶,古人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人民報消息】艾草有「五月艾」的芳名,同時醫家用幹艾灸百病,故而稱艾草爲「灸草」、「醫草」。艾草的用處很多,既是好食材,也是醫病良藥。最古早的中國民謠中,就有采艾的歌謠。「一日不見如三年」的濃情蜜語就是從《詩經》中脫胎而來的:「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詩.國風.王風.采葛》)顯然艾草在古代普遍被採用。 《本草綱目》說嫩艾草可以作菜食,和麵作成餛飩丸子,也可以做成生薑煎幹艾餅,長服止瀉痢。艾草入了這些個常民食物,都具有療病的功效,展現了艾草食療同源的功用。艾草性至熱,李時珍說︰「艾灸百病能回絕氣。」中醫灸疾用幹艾絨,置久而彌善,越陳而越佳,故而孟子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孟子真正說的「七年之病」不是指一般生理上的病,「三年之艾」也是一種借喻,那麼孟子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要表達什麼思想呢?生在戰國時代的孟子,爲勸諫各國君主實施仁政,不遠千里到處奔波,他講的「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是他的政治思想的表現。 孟子處在戰國時代,看到各諸侯王,講法術、講權勢、講利益,但是卻幾乎不講仁政,仁政幾乎要消失蹤跡了。 孟子勸告想要「王天下」的君主們要以「仁政」爲重:當今天下之君有好仁政的,那麼諸侯都會聚集到他那裏爲他效命,就像水往低處流那般自然,實施仁政自然就成了天下的君王,即使本人沒有「王天下」之意,形勢也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天下局勢紊亂,人心不古,社會危亂,病情深重。在這種局勢中,想「王天下」,就好像「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非唾手可得。艾草雖然是靈藥,但針對年久日深的痼疾,想要治好久病,沒有三年之艾也起不了作用。但三年之艾不是隨取隨得的,需要時間,採來之後必須經過三年歲月來成就,若沒有準備的功夫,最終也得不到。同樣的,君王呀!如果當下不立志於仁政,不積蓄仁政的能量,那麼連艾草都不可得,更不用說「三年之艾」。 想「王天下」之王侯,面對社會國家的重疾,如果從現在開始行動,去採集蓄積艾草,則可能還有機會得到三年之艾可用。不然的話,病情日益深重,死情日益迫近眼前,而三年之艾終不可得矣,最終就是無奈地陷入死路。 孟子講「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是爲了宣揚「仁政」思想的借喻。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放到個人的人生寶庫去修爲也是很管用。平日爲自己建立好習慣,去掉壞思想,行善積德,那就像爲自己儲存「三年之艾」一樣,不怕七年之病來磨,積蓄越多,越有可能不生「七年之病」。△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6/18/7277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