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老师免费教自闭症孩子学钢琴 有人已达八级水平(图)
 
2017年4月11日发表
 
在罗杨老师的感召下,社会上很多的志愿者加入到爱心班,赵晨雪(右一)就是其中之一。
在爱心班的课堂上,罗杨老师利用自己的「小发明」来锻炼自闭症孩子集中注意力。

【人民报消息】自闭症的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五年来她利用自己每周一天的休假日,免费教贫困家庭自闭症孩子学钢琴。对自闭症儿童,她说:「绝不当悲情的旁观者,要当温暖的创造者。」 她想用音乐打开自闭症儿童的情感世界,让他们通过音乐与外界融合在一起。在对自闭症儿童「音乐疗法」的探索之路上,她正在带动着身边的人加入。 这位可敬的女性是罗杨老师。 每周三免费给自闭症孩子上课 据《辽渖晚报》2017年4月1 日报导,3月29日上午,在沈阳市儿童活动中心,罗杨给40多个孩子上电子琴课,她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声音非常温柔。 她走到一个孩子的身边,轻轻托起孩子的胳膊,让手臂保持平行琴键的高度,扶住孩子的手,纠正他的手型在琴键上要形成一个「小房子」的形状。 孩子们有的在认真地听,有的在默默地咬着衣袖,有的在地上乱跑,也有的不停地说话。所有这些孩子都是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有的还伴有脑瘫。 罗杨是沈阳市儿童活动中心一名正式钢琴老师,每周三是她的休息日,五年前开始,她开办了一个儿童电子琴班,利用每周三这一天给贫困家庭自闭症孩子上课,不收取任何费用。 罗杨曾经留学英国,在英国时就跟随导师参与过对自闭症儿童的音乐疗法课题研究。「音乐可以刺激人的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通过这些刺激可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智力、记忆力、注意力,并能加强儿童的整体协调能力以及驾驭空间的能力。」回国后,罗杨没有丢下这项研究,而是独自继续下去。 向儿童活动中心申请借用一间教室,罗杨保证「不占用工作时间,不以营利为目的」,她的爱心班得到单位的支持。 3月29日11时,张原郡走进罗杨的办公室,谁都没看、径直坐在钢琴前,抬起双手在琴键上方停顿了几秒钟,随后手指有力地落在琴键上,一首《土耳其进行曲》行云流水般地弹奏出来,这首曲子是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的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曲子相当有难度,光谱子就有六七页,张原郡没有看谱,双手肆意地在黑白琴键之间来回跳跃着。弹完一首不过瘾,紧接着又弹了一首《梦中的婚礼》,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张原郡弹起来驾轻就熟。 张原郡弹琴的时候,他妈妈马晓秋站在儿子身后,幸福又自豪的目光落在儿子的背影上。 五年前,罗杨提出要单独教张原郡学钢琴时,她感觉「如同天方夜谭般不可实现」。 当时张原郡18岁,他与哥哥是双胞胎,均是先天脑瘫患者并伴有抑郁症。哥哥常年卧床,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弟弟张原郡走到哪都需要妈妈跟着,他不会与人交流,一个问题反复问,害怕陌生人。教自闭症患者学钢琴真的绝非易事。 「一开始,我很难让他老实地坐到钢琴前,满场乱跑,基本是我说我的,他跑他的。」自闭症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很少主动与人交流,但罗杨并没有轻言放弃。 为了走近自闭症孩子的世界,罗杨向班上的妈妈们借了很多相关书籍,她非常用心地研究如何与自闭症孩子进行交流。最终,罗杨成为张原郡最喜爱的老师,短短五年时间,张原郡的钢琴水平达到八级。 「不说记音符有多难,原来孩子手指都是不分瓣儿的,弹琴时手指头僵硬得跟木头一样,我老打退堂鼓说他不行,老师坚持说他行。」马晓秋非常真诚地说,原郡这样先天条件不好的孩子能学会弹钢琴,都是因为罗老师有巨大的爱心和耐心,是老师一步步鼓励出来的。让马晓秋感受更多不同的是来自老师的尊重。 「她称呼我们宝妈,最初这让我们浑身不自在,多年来在其它培训机构早就习惯遭遇白眼,这种被尊重令我们感觉意外和惊讶。」马晓秋说,后来慢慢习惯了这种被尊重的温暖。 通过音乐 学会与外界情感沟通 「我用音乐搭建了一个平台,让自闭症孩子通过音乐学会与外界进行情感的沟通。」罗杨在几年的实践与研究中,欣喜地看到音乐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作用,音乐能超越语言表达情感,可以开启自闭症儿童封闭的内心,使其情感能与外界交流,而语言障碍、情感障碍正是自闭症儿童的问题存在。 妞妞也是一名跟随罗杨学习钢琴多年的自闭症儿童,目前钢琴水平达到6级。音乐对她最大的改变就是让她对身边的人有了「情感」。 在很多人眼里,自闭症孩子都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身边关心照顾他的人并没有多少感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妞妞甚至都不认识我这个钢琴老师,每周来上课见到我都如同陌生人一样,她妈妈每次都要拉住她,跟她讲这个是罗老师。」发现妞妞的变化是因为最近妞妞一直吵着要爸爸。 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妞妞爸爸离开家里,见不到爸爸,妞妞竟然开始找,经常吵闹,妈妈问她要干什么,妞妞回答:「我想爸爸,我要爸爸。」如此一句话让妞妞妈妈抱住女儿泪如雨下,她问罗杨:「是不是这孩子现在心里什么都明白了?」 「这就是情感的搭建,我觉得通过几年音乐的学习,妞妞的世界正在打开。」罗杨很欣慰,她说这不是一件易事,也不是她的功劳,这背后如果没有母亲坚持的付出,也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是漫长而枯燥的,比如在一些康复训练中心,为了让孩子做好一个跨越球体动作,可能需要孩子重复练习数百遍,而家长也要在一旁陪练数百遍,这样的枯燥重复,对任何一位家长都是考验。 「学习钢琴也会经历这些,每节课我只是把音阶教给他们,回去以后家长必须要带着孩子反复练习,比如妞妞妈妈为了让孩子记住音符,五年来做过上千张卡片。」罗杨说,作为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只有加倍地付出。 进入普通校园 跟健康孩子多一些接触 4月2日是第十届世界自闭症日,今年的世界自闭症日主题其中一项就是「为自闭症创建平等、宽容的社会融合环境」,融合教育是罗杨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努力做的事。 在自己教的两个班级,「爱心班」自闭症儿童与「国际班」健康孩子的连手活动中,罗杨欣喜地看到融合的力量。 你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和自闭症儿童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对这个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不可否认,目前自闭症人群遭受很多人歧视,而且不被社会接纳。」罗杨认为融合教育是自闭症孩子走出自我封闭世界的关键,一个好的社会大环境,是让自闭症儿童与其它孩子一样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社会关注和认同。 在罗杨开办的「国际班」里,有很多来自德国、法国、日本的孩子,他们因为父母在沈阳工作而来到国际班学习钢琴。 这些孩子对与自闭症孩子一起活动不但不抵触,甚至非常开心,他们会主动拥抱自闭症孩子,与他们交谈、赠送礼物。 「我会特意安排两个班级的孩子同台演出,比如同一首钢琴曲,一个国际班孩子和一个自闭症孩子每人一台钢琴,同时演奏。」罗杨说,这样的活动竟然大大激发国际班孩子学习的热情,他们并不把自闭症孩子视为「弱者」,而是实力相当的竞争者。 「融合教育,就是要让自闭症孩子进入到普通校园里,跟健康孩子多一些接触,这对他们敞开心扉非常有帮助,最终是希望自闭症孩子也能独立生存在社会上。」罗老师一直在做着这样的尝试,但她坦诚感觉压力很大。「一个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社会对自闭症孩子接受程度也是有限的。」 加入爱心团队 成为志愿者 「罗杨老师教一节钢琴课课时费是200元,我家原郡免费学了五年,一个爱心班40多个孩子呢,她少赚多少钱?」马晓秋深知,像罗杨这样的钢琴老师如果在外面教课赚钱太容易了,时间对于她们来说就是金钱。在一些培训机构,很多老师的钢琴课都是从早晨八时排到晚上八时,每节课之间仅间隔十几分钟。 罗杨把这宝贵的时间都给了自闭症孩子,不仅仅是舍弃赚钱的机会,也舍弃陪伴家人的时间。她自己也有孩子,但自己孩子的接送、补课等所有事情都「承包」给了丈夫去做。 有时候也会有流言蜚语「罗老师你这是在干什么,放着自家的孩子不管」、「你这是要办残疾孩子培训中心吗」? 罗杨的大脑从来不会受这种「流言」干扰,在自闭症孩子们演出时,她身着盛装照样可以坦然跪在地上指挥孩子们演出;她可以把自家的钢琴送给自闭症孩子帮助他们学琴;也可以自己一次又一次为自闭症孩子出资购买演出服装。 所有这些,罗杨都说我只是一名志愿者,我志愿帮助他们。 2011年,罗杨加入一个专门为辽宁省贫困家庭自闭症孩子做康复训练的社会爱心组织,成为一名志愿者,此后她一直致力用音乐对自闭症孩子的帮助。 如今,罗杨的身边又多了其它志愿者,儿童中心的何丹老师主动提出免费教画画;速音学校的韩笑老师志愿教孩子们学习非洲鼓;音乐学院的学生赵晨雪多年来志愿教原郡学美声。 「公益没有绑架,我特别高兴和欢迎这些人加入到对自闭症孩子帮助的队伍来,但我从不主动对别人提出这种要求。」罗杨说。 「希望相关部门投入更多资金来组建专业特教教师队伍,希望融合教育能够普及。」这是罗杨的美好愿景。 这些幸运的孩子遇到善良的好老师,老师的无私奉献,这才是真正的为人师表。△

 
分享:
 
人气:57,593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