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退学举债出走 "校园贷"害惨多少学生(图)
 
2017年11月26日发表
 
某大学校园贴的贷款小广告。

【人民报消息】一位父亲无助的呐喊:我已经心力交瘁了,我就是想弄明白,为什么我女儿没有身份证在身,还能多次借钱?我又如何能挽救我的女儿? 大学离家一年 夫妻自豪的宝贝走样 事情发生在连云港市赣榆县居民王先生的女儿身上。 据《扬子晚报》2017年11月26日报导,1997年10月出生的小洁,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表现得非常优秀。「2015年9月以高出本一线12分的成绩,进入扬州某大学外语学院学习。」 王先生告诉记者,2016年上半年,学校打来电话告诉他,小洁在学校经常逃课,期末甚至有6门挂科,已被学校警告,有可能面临劝退。王先生赶紧从赣榆赶到扬州,在苦苦哀求之下,学校同意小洁继续就读,留校查看。 在女儿承诺改变后,王先生惴惴不安地回家了。 王先生说,他和妻子都是事业单位职工,自己5年前查出患有帕金森病,一直在家休养,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家教一直都是传统而严格的,此前女儿的表现也令他们夫妻两人自豪。可谁知仅仅上大学一年后,女儿的行为让他非常失望。 2017年4月份,王先生再次接到老师电话,女儿因经常在校外玩游戏彻夜不归,还借了大量「校园贷」,已无心上课。王先生再次来到学校,经协调,他给女儿办理休学手续,将她带回家关「禁闭」。 「我们给她买的新计算机,还有她妈妈的金项链,她都说被人偷了。」王先生说,事后来看,应该都被她变卖了,以前没发现她有撒谎的毛病,上大学开始堕落之后,就没一句真话。 「每个月给她2,000元的生活费,这在扬州应该足够了。」王先生说,但女儿经常说钱不够用,以各种名义向他要钱,一年半在校时间,一共给了女儿近6万元,但王先生当时并没有感觉其中异样。 没身份证 居然还能多方借到钱 女儿这一次离开了家,就像断线的风筝,王先生再怎么找也找不到她。「只有她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才知道她的存在。」 此前,王先生为了阻止女儿借贷,没收了女儿的身份证、银行卡,还砸了女儿的手机,毁了她的手机卡,甚至销了号,所以他们并没有女儿的手机号码。 校园贷的深坑远比王先生想象的要可怕。王先生告诉记者,通过查询女儿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得知,离家后的女儿陆续又向「校园贷」借了几笔钱,「这些借款必须要身份证,我到派出所查询了,她并没有补办身份证,那这些钱又是如何借出来的呢?」 不仅如此,8月份小洁曾一直居住在赣榆县一家宾馆,王先生闻讯找到宾馆。老板告诉他,小洁说自己的身份证丢了,因为是熟人这才让她入住的。 此外,没有身份证的小洁还可以买票坐车、还可以到健身房打工,王先生纳闷:「我女儿没有身份证,却丝毫不影响她借钱、离家出走,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记者发现,在电子钱包流行的今天,即使小洁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进行网络订票、订房,但真正要拿车票、住宿时,依然需要出示身份证,至于她是如何能避开这一点,目前尚不得而知。 收到校园贷催款短信 才知女儿已陷深坑 「收到了催款短信,才知道女儿在外面贷了很多钱。」王先生说,从他给记者展示的短信内容来看,「在校期间」、「怀孕」、「不知道谁的孩子」、「人流」等等不堪入目的字眼一个接着一个。 而这些短信不仅王先生及家人收到了,连其它亲戚朋友,甚至学校的同学、老师也都收到了。 王先生说,今年7月,有两名男子从南京赶到赣榆王先生的家中,要求王先生替女儿还钱,不然就强行将小洁带到南京打工还钱。王先生急得报警,此事才得以作罢。 「我女儿向3家借贷公司借款几万元,期限只有20天,利息高得吓人。」王先生说,通过借款记录和借条他发现,一笔拿到手6,000元,打的欠条是1万元;一笔拿到手是6,500元,打的欠条是2万元;一笔借款是8,000元,打的欠条是2.4万元。 记者看到,在小洁签订的校园贷借款合同上,作为甲方的出借人都是空白,有的借条连向谁借、从哪个机构借都没写,极不规范,但小洁却要在合同上写上包括自己奶奶、父母、同学、老师至少7个手机号码,这也为将来催债用的。 经过统计,至今年8月1日止,小洁共向38家借贷公司借款利滚利,总数超过20余万元。在女儿一次次承诺改正,催债公司不断四处发送羞辱短信的压力下,王先生只得答应还钱。 拿出积蓄,向亲戚借钱,王先生终于将这些钱还上了。 把女儿关家里几个月后,女儿再次表决心,王先生同意让她出去打工,希望女儿能吃点苦,懂得生活与挣钱的不易。但女儿再一次让这位父亲失望了。 各种名目 校园贷乱象屡见不鲜 通过网络搜索发现,中国各地的大学校园内或者校园论坛中,都充斥着大量的校园贷款广告,各种诈骗和欺诈行为也时有发生。 有专家表示,这跟网络贷款平台不规范操作、缺乏监管有很大关系。 记者在南京多个高校探访时发现,在一些公开场所明确针对大学生的校园贷,如「大学生信用贷款」、「同学易贷」、「无忧学生贷」、「凭学生证,来就借」等琳琅满目的广告,其一大特点是只要学生身份,即可以申请信用贷款,先消费,后还款。 看着是雪中送炭的贷款其实就是趁火打劫,它们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度过难关,反而让涉世未深的学生一步步踏入无法自拔的深渊。 与其说这是借贷,不如说这是披着借贷外衣的诈骗,而且是连环诈骗。 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经济收入的,借货公司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没有想到会不会因此害了学生一辈子。这是现在社会道德沦落的没有底限了,为了捞钱诈骗手法不断翻新,所以你骗我、我骗他、他骗你,人人生活在充满着欺骗的社会。 这样的环境已经不是人类生存的社会,所以天灾人祸不断。△

 
分享:
 
人气:43,458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