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影片《美人魚》關注環保 女主角獲亞洲新星獎(圖)
 
2016年6月30日發表
 
電影《美人魚》海報。這部奇幻的喜劇片背後還是一部環保主題電影。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項薇萊綜合報導)近期熱門電影周星馳新片《美人魚》2月8日首映票房達到2.76億(人民幣),創華語影史首日票房、單日票房最高紀錄。這部奇幻的喜劇片背後還是一部環保主題電影。影片中,小美人魚珊珊因勇敢、善良而被稱作天使,她爲了保護自己生存的海洋和同族被傷害得遍體鱗傷,最終經過殊死搏鬥才贏得愛情和通向大海的自由。 影片《美人魚》關注環保 《美人魚》被影評人評價爲充滿童話色彩,很多橋段都體現着周星馳「孩童般幼稚」的一面。對此,周星馳解釋:「美人魚是自己鍾愛的童話故事,自己年紀越來越大,心理年齡就越來越小。同時,環保又是當下社會最重要的事,所以將兩者放在了一起。」 1994年,周星馳開始轉型做導演,從《少林足球》、《功夫》到《長江7號》,他的電影都講述着小人物的悲歡。 談及《美人魚》的特別之處,周星馳表示它是從小人物悲喜劇到環保大主題轉變。電影中的一句臺詞:「如果地球上沒有一滴乾淨的水,沒有一口乾淨的空氣,掙再多錢也沒有用。」周星馳說:「當人類加速破壞地球環境時,已經不是從人類的視角出發,而是從其它生物的角度,去看看人類做了些什麼。」並說:「這就是我相信的事情,地球本身需要我們好好保護。」 主題曲《無敵》在空中迴盪「無敵是多麼多麼寂寞……」,爲這部奇幻的喜劇片注入了獨特的精神內涵。 影片中,地產大亨劉軒的角色在故事中十分立體,他的出現非常好的詮釋了「無敵」的意義。那一片純凈的港灣被劉軒買斷,金錢在他眼中看來似乎是無所不能,無敵的金錢閃耀着名氣,無敵的金錢吸引了美女,然而在越來越多的名譽、財富降臨的時候,他的本性被埋沒了,他沉醉在慾望與金錢的海洋裏,不可自拔。 然而,當他面對着視錢財如糞土的人魚珊珊,尤其是珊珊將那張一百萬的支票丟入烤爐的時候,他愕然了。這個世界上還有金錢買不到的東西,比如愛,比如對生命的尊重,比如信任,比如善良。此時他想起了小時候,父親的愛、白手起家的艱難…… 「無敵是多麼多麼寂寞,無敵是多麼多麼空虛,獨自在頂峯中,冷風不斷的吹過,我的寂寞,誰能明白我……」劉軒在風中歌唱。此時的他開始了人性的復甦,他開始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無敵」。 當劉軒的合作伙伴爲了金錢而不惜毀滅海洋,不惜對人魚族趕盡殺絕之時,反倒成就了劉軒「無敵」的形象,此時的他一改過去的痞子氣,成爲了正義與良知的化身。他竭盡所能關掉聲吶系統,奮不顧身保護美人魚,這不單單是愛情的力量,而是生命本真的復甦。此時的劉軒是真正「無敵」的,他的飛行器瞬間派上了用場,飛向海洋英雄救美,身中兩劍依然大難不死,如有神助的他爲這場戲劃上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無敵」的人是寂寞的,特別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里,堅持那份道義與良知,需要面對不解、傷害甚至誹謗。然而可貴的是,正因爲這一份堅持,才成就了「無敵」。 女主角獲亞洲新星獎

林允憑藉在周星馳電影《美人魚》中的出色表現,榮膺第15屆電影節「亞洲新星」獎。

7月2日,第15屆紐約亞洲電影節頒獎典禮在紐約舉行。95後新生代女星林允憑藉在電影《美人魚》中的出色表現,榮膺本屆電影節「亞洲新星」獎。據新浪網報導,紐約亞洲電影節頒發的亞洲新星獎是由《國際銀幕》(Screen International)雜誌評選,用於表彰亞洲最具勢頭的新人。林允憑藉出演電影《美人魚》,不僅收穫了一座沉甸甸的獎盃,同時也獲得了《國際銀幕》雜誌的高度評價:「她是《美人魚》的祕密武器,是一位具有喜劇天賦的演員。」現場,該雜誌資深影評人格里爾森(Tim Grierson)親自爲林允頒獎。 林允在獲獎感言中說:「作爲一名新人,相信這個獎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肯定,更多的是鞭策。」她同時特別感謝《美人魚》導演、她的恩師周星馳,「在這裏,我要特別感謝我的老師周星馳先生,是他爲我開啓了電影大門,教會我如何去表演。我還要感謝我的家人,是你們給了我不斷前進的勇氣。」她最後說:「千言萬語一句話——感謝!」 據悉,同時獲得「亞洲新星」獎的還有日本籍演員綾野剛(Go Ayano)、菲律賓籍演員馬爾瓦爾(Teri Malvar)。林允表示:「能和這許多優秀的亞洲電影人同獲殊榮,是自己最大的榮幸,也是未來不斷努力進取的動力。」 7月4日中午,林允發佈微博:「作爲新人,每一個獎,都是鼓勵;每一種聲音,都是鞭策。一直關注我的你們,謝謝。」還一併附上了頒獎典禮上的照片。 林允1996年4月16日出生於浙江湖州,就讀於山東菏澤音樂藝術專修學院北京分院。2014年,周星馳爲電影《美人魚》選角,18歲的平面模特林允憑藉169釐米的身高、清純甜美的形象,從12萬報名者中勝出,飾演片中女主角。△

 
分享:
 
人氣:27,77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