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心念不同 前程迥異(圖)
 
2016年11月26日發表
 
心存善念者不需身處富貴人家,即使爲一平民布衣,自有神靈護佑。

【人民報消息】古語云「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衆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是指被稱爲善人的人,人人都會尊敬他,上天會保佑他,福祿富貴都屬於他,各種邪魔都遠離他,神靈也會保護他,凡是他所想辦的事情一定會成功。以下爲古籍中記載的幾個善惡報應的故事。 知恩圖報 招感善報 明代的黃鐘,延慶州人,四歲就成爲孤兒被伯父養育。伯父很貧窮,夫妻倆每天吃糟糠,偶爾弄到一點米都讓黃鐘吃,黃鐘很感激他們的恩德。才六歲時就流着淚告訴伯父,希望讀書將來有所成就,以報答伯父母。然而伯父太貧窮,不能出學費送他上學。 有一天,州官蔡公夢見城隍神說:「你所管轄的郡中有一小兒,日後要當順天府尹,現在貧窮不能上學,然而他有一念善心,期望報答養父養母,已經感動了神明。你現在可以賙濟他。再就是這孩子白天廟中玩耍時,踩過我的肩頭。」 第二天,州官到廟中,仰視神像的衣冠儀容,完全像夢中所見的那樣。而左肩上果然有小孩子踩過的痕跡。州官召集在廟中玩耍的孩子們詢問,才知道是黃鐘所爲,問他爲什麼,說是上去摸雀窩的小鳥。然後問他家裏情況,知道了他家中的貧窮狀況。 州官每月供給大米一石,讓孩子的伯父養他。又爲他找了一個高明的教師,送他去學習,州官自出學費給教師。過了三年州官卸任離去了,這時黃鐘才十歲已經能做文章,而州官也不曾對外泄漏夢中預言。 黃鐘十八歲時,由地方官推薦進京應考,隨後中進士及第。州官蔡公辭官回來,特意來看黃鐘,才將夢中之事告訴他,黃鐘以老師的禮節接待他,後來果然官做到順天府尹。在這之前他的伯父已過世,伯母已嫁了別人,黃鐘侍奉蔡公非常恭謹。 濟人利人 積善餘慶 清代的閔世璋,是安徽歙縣鹽商,在揚州行鹽累資鉅萬,樂善不倦乃篤行君子也。每年鹽業利息,自奉極儉,除供家食,餘盡以行善事,施濟百姓全不吝惜。其人惟喜好讀書,每夜深「猶手不釋卷」,曾對別人說:「吾生平不博弈、不美食炫服、不遊倡優,無他嗜好也。」人們稱他爲儒商,即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財富與成功。他的居室非常狹小無園亭之娛,坐臥一小室,人們每勸其撤材新建,他回答:「視吾不蔽風雨時何如?且久與之習,如故人,不忍棄也。」 當百姓遭災時,閔世璋總是首倡募米賑粥,一人不得其所,終夜環走若有所失。每當揚州水旱災荒,他都捐資賑濟,全活饑民不計其數。 他平日也是濟人之急,如有一次見郡中有夫婦負宦債,以身償宦,逐夫收婦,其夫婦痛哭矢死不離。閔世璋知道後代爲還債,使得那家夫婦仍歸完聚,對他感激不盡。再如有收養遺嬰、接濟窮人、施捨寒衣、修造橋路,種種不可枚舉。閔世璋一生嚴於自律,行事作爲對得起天地良心俯仰無愧,其本人一生多福運、壽考、康寧,其子孫蕃衍科名鵲起,鹹謂德行之報。 心念不同 前程迥異 這是發生在明代的事:浙江建德的王廷當諸生時,省上的提學大人主持縣上年考後,正好有分守官某參政到縣上辦理公務,諸生們都去參拜他。談話中說到考試的事,參政只問了問第一批考取了多少人,後補的還有多少人,其它事都沒有問。過了幾天有位任分巡官的某僉事(職官名)又來了,也和考生談到考試的事。他只問了考試時有多少人被取消資格,多少人降級,多少人受罰,其它的事都沒有問。 王廷與其它諸生私下議論說:「兩位大人,問的問題相反到這種程度,我們都記住這件事,看看他二人這輩子前程和運氣怎樣?」 後來參政大人的官做到戶部侍郎,兒孫都取了功名。僉事升任陝西副節度使,上任路上遇到強盜,財物全部被搶光僅保住了性命。到任不久又遇上安化的王某造反,最後落得腰斬的下場。 助人爲非 損福取禍 明代的楊開是丹陽縣的縣令,個性非常暴躁蠻橫。他的幕僚楊詢個性奸巧諂媚,善於揣摩對方心意加以順從以博得歡心。因此有時明明知道楊開做錯了,也不敢去忤逆他。凡是楊開的所作所爲,楊詢只是讚歎做得很好、很對而已。 有一天天氣非常炎熱,楊開下令用杖責打衙門裏面辦事不力的官員以及牢中的犯人,一共打了四十幾個人,其中有兩位被打死了,楊詢竟然還從旁稱讚說:「打死了,很好啊!」 晚上楊詢就夢到神明呵斥他說:「你幫助楊開作惡,應該與楊開同罪!」楊詢不久之後就身染惡疾而死。 (資料來源:《太上感應篇彙編》、《清稗類鈔》)△

 
分享:
 
人氣:41,80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